•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低滲透單元濱649塊開發(fā)實踐與認識

      2017-01-23 04:04:09李耀
      中國科技博覽 2016年27期
      關鍵詞:低滲透油田油層滲透率

      李耀

      \[摘 ?要]低滲透油田在我國油田開發(fā)中有著重要意義。全國發(fā)現的低滲透油田占發(fā)現油氣田一半以上,并且其產能建設規(guī)模占到總量的70%以上,已經成為油氣開發(fā)建設的主戰(zhàn)場。低滲油田由于其儲層滲透率低、豐度低、單井產能低的特殊因素,給開發(fā)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提高低滲透產量和效率迫在眉睫。本文從低滲透油田的儲量、開發(fā)難度及解決方法進行分析論述,通過開發(fā)調整改善低滲透開發(fā)效果,為類似油田的穩(wěn)產、增產提供了技術保障和可借鑒依據。

      [關鍵詞]低滲透油田 ?油層 ?滲透率 ?豐度

      中圖分類號:TE3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7-0316-01

      1 引言

      目前濱南采油廠水驅動用低滲油藏的地質儲量達7564萬噸,標定采收率僅14.7%。因此,通過對濱649塊實施以完善細分層系、細化注水為主的低滲單元治理工作,采收率可達22.5%,對進一步提高低滲油藏的水驅采收率示范作用。

      2 單元概況

      濱649塊位于濱一區(qū)西北部,構造位置位于東營凹陷西北邊緣,濱南—利津二級斷裂帶西段,北依濱縣凸起,東南臨利津凹陷。主要含油層系沙三下、沙四上,屬中低滲透構造巖性油藏,含油面積3.2Km2,平均有效厚度23.6m,地質儲量490×104t,采收率13%。 總的構造形態(tài)為中間低,向東西兩側逐步抬高的構造形態(tài),南北各發(fā)育一條以近東西向斷層。沙三段平均孔隙度18.2%,滲透率71.6×10-3μm2,沙四段平均孔隙度16.6%,滲透率30.1×10-3μm2。沙三段地面原油密度為0.869g/cm3,地面原油粘度為27.1mPa.s,沙四段地面原油密度為0.867g/cm3,地面原油粘度為29.8mPa.s。地層水為CaCl2型,其中Cl-含量為50161-59733mg/l ,平均54770 mg/l,總礦化度為83273-97521mg/l,平均90046mg/l。地層溫度125℃,溫度梯度3.1℃/100m,沙三段原始地層壓力28.5MPa,壓力系數為1.04,沙四段原始地層壓力30MPa,壓力系數為1.02,屬于常溫常壓系統(tǒng)。油藏類型構造巖性油藏。

      3 單元存在問題分析

      3.1 層系劃分不合理

      濱649塊沙三下和沙四上儲層物性差異比較大,合采合注井多,由于層間干擾嚴重,縱向層間動用差異較大,影響了各層潛力的發(fā)揮,從吸水狀況來看(表1-1),目前縱向動用程度較差,吸水好和吸水較好的層只占15.9%,大部分層吸水差或者不吸水;從目前各砂層組采出程度來看,主力砂層組主力砂層組采出程度略高,S3X4組采出程度為9.8%,沙四上2組采出程度為6.5%,其它砂層組采出程度均在5%以下。

      3.2 注采井網不完善

      濱649塊受停產停注井影響,注采井網極不完善,注采對應率55.6%。區(qū)塊儲量控制程度和水驅控制程度比較低,區(qū)塊動用地質儲量490萬噸,水驅控制儲量251萬噸,水驅控制程度為51.2%,水驅動用程度為46.5%。

      3.3 注采井距大

      濱649塊沙四段由于滲透性差,注采井距偏大(300-400米),由于注采井距偏大,油水井間無法形成有效驅替壓力梯度,油井主要依靠彈性采出。水驅效果差,開發(fā)上表現為水井注不進(啟動壓力逐年升高),油井采不出。

      3.4 能量保持和利用狀況差

      由于水井注不進,油井壓力逐年下降,目前地層壓力只有19.8MPa,壓降達10.2MPa,地層壓力保持水平只有66.0%。油井平均單井日產液4.2m3/d,動液面低(1414m),油井沉沒度都在300米以下,平均沉沒度只有190米。

      4 單元開發(fā)潛力分析

      根據濱南油藏特點,針對濱649塊存在的以上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認識到該塊有以下開發(fā)潛力:

      4.1 細分層系提高縱向儲量動用程度的潛力

      濱649塊沙三沙四儲層物性差異較大,S3為中滲(滲透率:61.5-72.7毫達西),S4為低滲(滲透率:25.0-39.3毫達西),滲透性差異較大,層間干擾嚴重,因此有進一步細分層系的潛力,減少層間矛盾,充分發(fā)揮各小層的潛力來提高區(qū)塊采收率。

      4.2 完善注采井網的潛力

      濱649塊由于注采井網極不完善,注采對應率55.6%。區(qū)塊儲量控制程度和水驅控制程度比較低,區(qū)塊動用地質儲量490萬噸,水驅控制儲量251萬噸,水驅控制程度為51.2%;水驅動用程度為46.5%。下步有通過完善注采井網,恢復地層能量,提高油井產能的潛力。

      4.3 具有井網加密的潛力

      區(qū)塊地質儲量490萬噸,靜態(tài)井網密度6.9口/Km2,單井控制儲量22.3萬噸/口,目前受停產井影響,井網密度只有5.0口/Km2,單井控制儲量高達30.6萬噸/口,因此具有井網加密的潛力。

      5 開發(fā)方案設計

      沙三段地質儲量198萬噸,部署井數37口,油井22口,水井15口,新鉆井20口,油井12口,水井8口,轉注2口,油井單井控制地質儲量9萬噸。其中,沙三段3砂組地質儲量34.8萬噸,總井7口(油井5口、水井2口),新鉆井4口(油井2口、水井2口),轉抽1口,油井單井控制儲量7萬噸;沙三段4+5砂組地質儲量163萬噸,總井31口(油井17口、水井14口),新鉆井17口(油井10口、水井7口),轉注井2口,油井單井控制儲量9.6萬噸。

      沙四段地質儲量292萬噸,部署井數36口,油井23口,水井13口,新鉆井29口,油井21口,水井8口,轉注4口,油井單井控制地質儲量12.7萬噸。其中,沙四段1砂組地質儲量145萬噸,總井24口(油井16口、水井8口),新鉆井21口(油井15口、水井6口),轉注井1口,油井單井控制儲量9.0萬噸;沙四段2+3砂組地質儲量147.4萬噸,總井27口(油井18口、水井9口),新鉆井20口(油井16口、水井4口),轉注井4口,油井單井控制儲量8.2萬噸。

      總方案地質儲量490萬噸,總井70口(油井44口、水井26口),新鉆井47口,油井32口,水井15口,轉注5口。

      6 方案實施效果

      通過細分層系方案的實施,濱649塊開發(fā)形勢取得良好的開發(fā)效果,單元日液、日油產量顯著提升,單元水開發(fā)效果明顯改善。調整后單元注采對應率由55.6%上升到94.3%,水驅控制程度由51.2%上升到90.8%,水驅動用程度由46.5%上升到85.6%,采收率13.0%上升到27.6%。顯著提升了采油廠老油田開發(fā)管理水平,促進了采油廠可持續(xù)效益化發(fā)展。

      7 結論及認識

      (1)合理的井網密度是低滲透油田開發(fā)的關鍵,采用和中高滲透油田一樣的井網密度,不適應油層地質特點,易造成大批水井因注不進水而停注,采油井因采不出油而停產,通過井網加密,縮小注采井距,建立有效驅替壓力梯度,可改善水驅效果。

      (2)細分層系開發(fā)是解決低滲透油藏層間干擾,提高油層縱向動用程度的有效方法。

      (3)通過先期完善注采井網,提前注水恢復地層能量,可有效改善油藏水驅波及效率,提高油層平面水驅動用程度。

      參考文獻

      [1] 閆慶來,何秋軒等.低滲透油層中單相液體滲流特征的實驗研究[J]. 西安石油學院學報,1990,5(2)1-6.

      [2] 姚約東,葛家理等.低滲透油藏油水兩相滲流研究[J].石油大學學報,2005,29(2):52-56.

      猜你喜歡
      低滲透油田油層滲透率
      油層重力分異對泡沫驅氣液比的影響
      曙光油田杜813油層的初淺介紹與地質分析
      中煤階煤層氣井排采階段劃分及滲透率變化
      不同滲透率巖芯孔徑分布與可動流體研究
      SAGD井微壓裂儲層滲透率變化規(guī)律研究
      高滲透率風電并網對電力系統(tǒng)失步振蕩的影響
      低滲透油田有效注水工藝研究
      低滲透油田開發(fā)的難點和主要對策
      七里村油田薄油層測井識別技術研究
      尼日爾Agadem區(qū)塊古近系Sokor1組低阻油層成因
      雷山县| 新疆| 大关县| 永州市| 平江县| 伽师县| 樟树市| 怀宁县| 平邑县| 阆中市| 都昌县| 乌鲁木齐市| 漳平市| 洞头县| 庆元县| 澎湖县| 沧州市| 九台市| 云浮市| 巴马| 获嘉县| 麦盖提县| 阿拉善左旗| 增城市| 竹山县| 惠州市| 玉屏| 杭锦旗| 广东省| 铁岭市| 青阳县| 陇西县| 万州区| 永嘉县| 呼伦贝尔市| 东乡| 梅州市| 井研县| 灵宝市| 五峰|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