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彥
向著大西北前行(組詩)
◎李興彥
目的地,大西北
大西北,不光是旅行的方向
更是思想的方向,思考的高度
要走,就從腳下開始
目的地
大西北
通向西北方,是一條千年的古道
蒼茫,遼闊,悲壯,充滿一種神性的力量
這用累累白骨和無數(shù)亡靈鋪就的文明之路
那些駝馬茶隊呀,從大唐出發(fā),一走就是幾
千年
走出了一條天之路,神之路,一條絲綢之路
走出了唐詩宋詞的繁榮,走出了普度眾生的
旺盛香火
奔騰不息的黃河,一望無際的沙漠,斷壁殘
垣的古城
隨處可見,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足跡
再用力的敲打,也敲不斷每頁磚,每頁瓦,
每粒沙,每棵草
骨髓中的蒼勁有力
我們不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
我們的輝煌和榮耀,曾經(jīng)來自馬背上的民族
在大西北,刀和火的血雨腥風,在我們體內(nèi)
明顯的躁動
潔白的哈達,醇香的馬奶酒,鮮嫩的牛羊肉,
馬背彎刀曾經(jīng)的自豪
再沒血性,骨頭再軟的男兒,也想做一回大
西北的王
一望無際的草原是你的,無數(shù)的牛羊是你的
在天水,天河注水的景象我沒看見
傳說并不都是假象。羲皇的故事,在古秦州
家喻戶曉
人們對人文之祖的崇拜,顯然超過一般的神
祖先具體的樣子,無人知曉。人首蛇身
這個美麗的圖案,成為華夏文明的象征
創(chuàng)八卦、造歷法、教漁獵、馴家畜、烹食物
婚嫁儀式、始造書契、發(fā)明陶塤、琴瑟樂器、
醫(yī)治百病
在一場滅絕人性的災難面前,親情演化成一
場愛情
我們注定是神的后裔,龍的傳人。人類薪火
代代傳遞
在肅穆的伏羲廟內(nèi),羲皇的面容慈祥和藹
在他的面前,我們都是他的后輩子孫
64棵古柏樹,見證了羲皇八卦的神奇
在一棵棵古柏樹上,沾滿了一個個小紙人
傳說,那都是他治好的病人
不到廬山,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見黃河,不識黃河真性情,還有一顆不死
的心,不老的尊容
還未進入,體內(nèi)早蠢蠢欲動,一場擁抱注定,
要鋪天蓋地而來
這是一條神性的河流。發(fā)源于神性的高原,
經(jīng)大西北腹地而去
只需蘭州這一段,我便沾了詩仙的靈氣,詩
仙的豪氣。我被這
煌煌大唐千年前,噴薄而來的酒氣所熏醉。
我來晚了。我本應
千年前赴約,在這和詩仙痛飲一回,大醉一
回,也不枉我一顆
千年不死心。還有什么叫我放心不下,還有
什么讓我留戀殘生
在這神性黃河面前,一切都是過眼煙云
大西北,這塊神性的地方,注定有這條神性
的河流,慰藉這蒼涼悲壯的西北漢子
粗獷豪邁中隱藏著綿綿的柔情。這暗藏血色
的黃水,注定與母親這個偉大的名字
有關。是母親,懷揣一顆悲天憫人之心,為
蒼生禱告,為大地奔走,與眾神呼號
與眾神祈福,以精衛(wèi)填海的意志,化作這洪
荒之力。滾滾黃水呀,是母親的眼淚
是母親的血肉,是母親的筋骨,是母親痛苦
分娩時的襁褓之水
包容,博愛,拯救,忍耐,堅毅,犧牲
作為母親,具有神賦予的完美品德,完成了
神賦予的神圣使命
大西北的蒼生啊,不再寂寞,不再孤單,不
再悲觀,不再憂郁
走出山川,走出國門,豪氣萬千,擲地有聲
我們都是黃河的兒女,我們都是中華的兒女
我沒見過神,但與神有緣
在蘭州,我只需擁抱一條河流,便有了這神
性般的力量
李興彥,男,陜西勉縣人。華夏詩學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青年文學協(xié)會會員,漢中市作家協(xié)會、詩歌學會會員,勉縣安全生產(chǎn)執(zhí)法監(jiān)察大隊大隊長。2014年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作品散見《綠風》《延河》等100余種紙刊。曾獲《中華文學》優(yōu)秀作家獎、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一等獎等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