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雨潔 (江蘇師范大學 文學院 221116)
徐州歷史名人旅游資源的開發(fā)現狀與實施對策
沈雨潔 (江蘇師范大學 文學院 221116)
徐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歷史名人旅游文化資源豐厚,但開發(fā)相對不足。本文將從徐州歷史名人徐州歷史名人旅游資源的特點、開發(fā)現狀與實施對策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分析,以期能對徐州歷史歷史名人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提供有益的借鑒。
徐州;歷史名人;旅游資源
歷史名人文化旅游屬于一般旅游中的專項文化旅游,由于其旅游活動的對象是歷史名人文化,因此屬于高層次的旅游活動,在旅游資源的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對于資源和體驗的研究成為當今文化旅游理論層面關注的熱點。
徐州,又稱彭城,徐州歷史文化悠久,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中國著名的千年帝都?!白怨排沓橇芯胖?,龍爭虎斗幾千秋”(《八景詩》),歷史和地理的因素造就了徐州這座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孕育了一批歷史名人。“所謂歷史名人,顧名思義,即在歷史上在某一領域嶄露頭角,在某一方面,即在歷史上在某一領域嶄露頭角,在某一方面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起過重大作用,并對后代有著深遠影響的那類歷史人物。”1《宋書》中曾寫過:“英才起于徐沛,茂異出于荊宛”。他們或本身就是徐州人,或客居于此。徐州用它獨特的城市文化滋養(yǎng)著這些歷史名人,同時這些歷史名人也用自己的光輝事跡反哺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成為徐州精神文化的外顯形式,所以歷史名人是徐州旅游開發(fā)中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與調查價值。
談起徐州的歷史文化名人旅游,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特點:其一,歷史時段長,從遠古時期的彭祖到當代的著名畫家李可染、音樂家馬可,代有才人;其二,涉及的領域廣泛,從徐州走出的歷史名人涉及各個領域的各個方面,包括文學、音樂、繪畫、政治等等,從而促使徐州擁有了許多豐富復雜的旅游資源;其三,可開放資源眾多。比如陳師道、張竹坡、閻爾梅這些徐州名人,很多徐州人也不甚了了;第四,從徐州歷史名人旅游資源總體情況來看,徐州主打的文化牌是漢文化,但需要做大做強。本文集中調研徐州歷史名人旅游的開發(fā)現狀,并提出可行的實施對策。
(一)歷史名人資源未得到充分的重視
徐州的旅游文化定位是“楚韻漢風,南秀北雄”,主要強調“漢文化”,這個定位很有亮點,也比較準確,但是在無意間也會忽視一些其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許多歷史名人無論是他所處的領域,還是縱觀整個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都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但是這些歷史名人在旅游開發(fā)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比如陳師道。陳師道的詩歌在宋詩中很有地位,是北宋江西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詩歌充分體現了宋詩的特點,具有很高的價值。并且他一位地地道道的徐州人,出生于斯成長于斯,那么他的一生就最能體現徐州這座城市的文化與精神。他作詩的方法追求苦吟和琢磨,性格本分樸實,十分看重情誼。他為了給蘇軾送行,連官位丟了也絲毫不在乎,從精神層面上看可以說是一位偉大的人,也是徐州淳樸民風的凝練體現。但陳師道的旅游資源并沒有得到良好的開發(fā),缺少博物館或者故居等物質資源,與陳師道相關的旅游景點也集中于燕子樓、黃樓和快哉亭等他筆下描寫的風景,且這些景點的宣傳亮點全都被比他名氣更高的白居易和蘇軾所占據了,而這位徐州堅韌耐勞精神的代表卻缺少一個專門的場所供人憑吊。
(二)歷史名人的旅游資源缺乏整合
徐州的歷史名人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比較松散,不成規(guī)模,形成多中心、小規(guī)模的發(fā)展格局,這與徐州的地理分布廣有很大的關系。市區(qū)與縣區(qū)之間、景點之間、景點與景區(qū)之間、景區(qū)與景區(qū)之間的關系梳理分析不夠,未能整合出相同、相近的主題,形成主題景區(qū)、主題線路的旅游產品。比如有關蘇軾的旅游資源就散布在徐州的各個地區(qū),游客游歷于徐州很難完全感受蘇軾在徐州的生活以及他對徐州百姓所做的貢獻。徐州的高級旅游項目主打的是漢墓,比如龜山漢墓,它位于徐州市鼓樓區(qū)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的夫妻合葬墓,因南北兩條平行的甬道的巧奪天工而聞名。龜山漢墓旅游景點設施齊全,并在漢墓旁建立了兩個特色的博物館,其中一間博物館為圣旨博物館,雖然展品十分有趣,但是似乎與龜山漢墓并沒有太大的聯系,導致讓游客缺乏主體完整的龜山漢墓形象。旅游資源的過于分散最終導致徐州很難吸引外地游客,熱門的旅游景點多為徐州的市民公園類公益性景區(qū)。
(三)文物保護的意識不強
歷史名人的資源最重要的是文物的保護和故居的修葺,因為他們是歷史的直接見證者,是游客感受徐州歷史名人的主要途徑。“徐州是一座古城,又是現代發(fā)展較快的城市,由于歷史原因,古建筑已破壞貽盡,現代建筑風格各異,辦公、商業(yè)、住宅建筑襲南繼北,沒有徐州獨特的風格?!?筆者在走訪徐州戶部山旅游景區(qū)的時候發(fā)現,許多古建筑都仍然用作民居,墻體剝落,管理混亂。正因為徐州古建筑保護和重建不力,才導致歷史名人旅游資源得不到良好的開發(fā)。
(四)歷史名人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發(fā)掘比較低
徐州歷史名人的建設仍停留在外部建設上,對精神內核的挖掘還不夠,流于表面,缺乏內涵的包裝與提升。比如徐州作為道教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的故鄉(xiāng),主要開發(fā)了張道陵紀念館、徐州珠山風景區(qū)兩個旅游景點。張道陵作為天師道的創(chuàng)始人,在我國宗教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張道陵紀念館遠離市區(qū),場館較小,維護不佳。珠山景區(qū)位于徐州市云龍湖西部珠山腳下,整個工程自2011年3月19日開工建設,歷時一年于2012年“五一”全面竣工。整個旅游景區(qū)以道教文化為核心,以徐州豐縣籍道教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仙路歷程(得道、修煉、斗法、立教、升天)為主線,設有鶴鳴臺、百草壇、天師廣場、創(chuàng)教路、神道、天師嶺、輔元廣場等景點。雖然打著道教的牌子,但是珠山風景區(qū)更多的是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自然公園,道教中好的精神內涵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表現,只是通過幾個造型不佳的雕塑反映道教文化,吸引力不足。而位于豐縣的張道陵紀念館有著極豐富的歷史遺跡,如果能得到良好的保護與開發(fā),其精神文化內涵可極容易的通過神圣深沉的歷史遺跡外顯出來。
歷史名人旅游資源是指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并能激發(fā)旅游動機的歷史名人及其思想、事跡和遺跡等,主要包括名人故里、名人故居、名人游歷地、碑刻摩崖、名人墓地等。3徐州作為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文化底蘊深厚,具有良好的歷史名人資源。但由于曾經是工業(yè)城市的影響,旅游資源未得到很好的挖掘與宣傳。近些年來,徐州發(fā)展迅速,在旅游開發(fā)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對于歷史名人的資源未能得到相應的重視,許多徐州籍歷史名人本應當是對外旅游觀光的招牌,但卻開發(fā)較少。針對此種情況,在徐州歷史名人旅游資源建設方面可以從以下五方面入手。
首先,虛實結合,即在歷史名人旅游資源開發(fā)中,將實有形的故居、紀念地和宗祠等和虛無形的故事、傳說和經歷等相結合,既注重有形資源的開發(fā),又將無形資源物化。徐州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是漢文化節(jié),因為徐州漢文化資源十分豐厚,能在這方面進行良好的開發(fā)。將文化儀式表演與歷史遺跡相結合,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歷史名人的旅游資源可以進行發(fā)掘。比如白居易筆下的朱陳村,目前考據出三個地方,其中一個就在徐州的豐縣,目前并沒有進行任何開發(fā),可以結合白居易與蘇軾的詩歌進行旅游開發(fā)。
其次,內外結合,即對名人旅游開發(fā)過程中,不僅注重挖掘本地資源的內涵,同時要注重聯動互補,與外界進行有益的互動。因為每一位歷史名人的一生都不是固定不動的,他們有的甚至游歷了許多地方,所以為了更好地發(fā)掘歷史名人的旅游資源就需要各地旅游景點的共同參與,進行互補發(fā)展。比如有關蘇軾的旅游資源在開發(fā)過程中,可以與四川眉山的三蘇祠、杭州的蘇堤還有河南平頂山的三蘇墓等地相結合,互相補充發(fā)展,更好的聯動發(fā)展蘇軾這一歷史名人的旅游資源。除了國內的聯動合作之外,還可以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據筆者所知,在漢文化節(jié)上不少海外劉氏后裔來徐觀光旅游、尋根訪祖。漢朝作為中國文化的發(fā)軔,漢文化不僅在對于研究中國文化有巨大意義,在整個世界歷史上也有其獨特意義。
再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發(fā)掘,即對名人旅游資源的定位不能僅僅局限于文物參觀上,要挖掘和發(fā)展名人旅游資源的生命力,發(fā)展多樣的旅游形式。徐州市區(qū)的歷史文化資源多改建為公園,比如快哉亭公園,方便了徐州本地市民。但也導致降低了對外地游客的吸引力。同時,旅游品牌也不能過于集中在“漢文化”上,應當多開發(fā)不同旅游品牌,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不同層次游客。當然這不是要求一味的求新求變,還要與歷史名人本身的特點相契合,發(fā)現他們高于常人的精神品質,并將這種精神內涵與旅游景點的開發(fā)有機結合。
最后,注重宣傳。徐州歷史名人旅游一直未能取得很好效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未能進行很好的宣傳。這里的宣傳一方面指的是對內宣傳,即向徐州本地人的宣傳活動,徐州本地的歷史名人,許多徐州人自己也并不是非常了解,比如陳師道、劉禹錫、張竹坡。通過了解這些文化名人,徐州市民也可以對自己的家鄉(xiāng)產生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同時這些偉大的詩人、書畫家的優(yōu)秀精神品質也可以反哺徐州市民,提升他們的精神品質。另一方面需要向外宣傳,合理利用網絡、報紙、電視等媒體平臺,尤其是現在新興的電子平臺。
歷史上的名人集中體現了一個地方的精神文化,是人們學習借鑒的楷模?!懊耸且粐⒁幻褡寤蛞坏貐^(qū)最為耀眼的群體,猶如夜空中的璀璨明珠,其傳奇的人生經歷與獨特的社會貢獻為世代景仰。圍繞名人演繹出來的文化則是一個地方歷史、社會、文化特征的集中體現,也是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精華?!?歷史名人代表著他所處時代的歷史縮影,與歷史名人有關的人、事、物會引起人們的興趣。重視文化名人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提倡人們向正面的歷史名人學習,從反面歷史名人中獲得反思,有助于將旅游與思想陶冶相結合,改善社會風氣,提升城市總體的文化品位,有助于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和諧。
衷心感謝劉嘉偉教授在論文撰寫過程中給予的悉心指導。
注釋:
1.章采烈.論歷史名人級差及其效應——中國名人名勝資源的旅游價值
[J],旅游月刊,旅游學刊,1994,9(4):44-47.
2.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秘書處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文集,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印刷廠,1995:400.
3.秦春林,謝雨萍.對歷史名人旅游資源開發(fā)的探討——以李宗仁故居為例[J],商場現代化,2007,(26):251-253.
4.孫天勝.徐州文化旅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7.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A008)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