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正興
(江西省會昌縣第三中學,江西 會昌 342600)
高中音樂鑒賞有效性教學探究
賴正興
(江西省會昌縣第三中學,江西 會昌 342600)
高中音樂教學中,鑒賞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教學內容,它有利于學生對于音樂更深層地感知,有利于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需要教師不斷地加以探索,提高鑒賞教學有效性。故而,本文將從注重對教學內容的科學設計,使學生音樂鑒賞興趣被激發(fā)出來、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音樂主題與情感、實施互動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被動傾聽的狀態(tài)這三個層面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展開論述。
高中音樂;音樂鑒賞;教學設計;互動模式
音樂鑒賞是音樂學習中的重要內容,但也是高中音樂教學的難點。為此,筆者根據(jù)自身教學經(jīng)驗,就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有效性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從高中音樂課本的內容安排情況來看,音樂賞析作品均為聞名世界的名家名曲,這些樂曲都是人類藝術成就的結晶。不過對于大多數(shù)高中學生來說,他們更習慣接受流行歌曲,因為流行歌曲曲調歡快,并且能夠代表他們的心聲。因此,當音樂教師帶領學生賞析一些世界名曲時,多數(shù)學生對此毫無興趣,少數(shù)學生盡管能夠按照教師的指點去對樂曲進行賞析,但也只是疲于應付。長此以往,音樂賞析課對學生而言不但不能夠提升其音樂審美能力,而是會成為對其的一種折磨和負擔。
(一)圍繞樂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展開教學
之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音樂賞析毫無興趣,原因即在于這些樂曲對他們來說過于陌生,同時也因為他們欠缺對這些樂曲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歷程的了解,因此便無法在聆聽這些樂曲的過程中產(chǎn)生共鳴。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音樂賞析教學之前,應當廣泛搜集資料,進行匯總,并在教學中穿插一些搜集到的資料,這些資料應當同樂曲作者的身世經(jīng)歷、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相關,通過故事的講解,將使學生了解到所賞析的樂曲背后的故事之后,從而能夠對樂曲產(chǎn)生了全新的認識。
(二)利用學生熟知的作品進行鑒賞
學生對于熟知的作品會更感興趣,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但是教材中的很多作品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陌生的。為此,教師可以在教材的教學中,引入一些學生更為熟知的作品,以此來達到同樣的效果,促進鑒賞教學更為順利的進行。例如,在學習《草原放牧》時,我們可以用《十里埋伏》作為導入,通過對琵琶在《十里埋伏》中的精湛演奏,及對不同演奏技巧展現(xiàn)的不同演奏效果進行粗略講解,引發(fā)學生對琵琶與交響樂合作后的效果產(chǎn)生興趣,從而將學生帶入到協(xié)奏曲的欣賞中,提升了學生的欣賞水平。當然,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教師只要細心挖掘,大膽嘗試,就能夠使音樂鑒賞教學這一難點得已突破。
歌德曾經(jīng)說過:“鑒賞力不是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靠觀賞最好的作品才能培養(yǎng)成的。”從歌德的話能夠看出,音樂教師必須善于發(fā)掘音樂作品的內涵,筆者通常采取下述做法:首先,在課前教學準備階段,筆者盡可能地為學生遴選一些曲風歡快、激昂的樂曲,并將這些樂曲作為供學生進行賞析的曲目,如《歡樂頌》便是滿足要求的曲目,學生在賞析該曲目的過程中,情感能夠實現(xiàn)傾情投入;其次,筆者對樂曲內容加以發(fā)掘,幫助學生在賞析樂曲的同時,增進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以《教我如何不想他》為例,從樂曲的名稱來看,很顯然這是一首情歌作品,為了使學生在賞析這首樂曲時能夠拓展知識面,筆者為學生講解了這首樂曲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五四”運動時期,反映了當時進步青年對封建倫理綱常的抗爭,這樣,使學生在賞析音樂作品的同時,知識面也得到了拓展;再次,以歷史視角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賞析熱情。如筆者在帶領學生賞析《拉德茨基進行曲》時,學生開始僅僅被作品激昂的旋律所吸引,但隨后意識到這是一部歌頌人物的作品。我給學生深入介紹作品的歷史背景,作品所歌頌的人物,從德、奧出版的歷史書上看,是一位民族英雄,但從歷史的角度看,也是一個戰(zhàn)爭的侵略者,由于他在侵略戰(zhàn)爭中屢建戰(zhàn)功,受到皇室貴族尊敬,作曲家是為這個生活原型而作,只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人們逐漸忘記了這一歷史原因,忘記了歌頌的是侵略者,而接受了它的優(yōu)美旋律。在教師為學生介紹過樂曲的背景知識后,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獲得了提高。
此種“互動”,是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傾聽樂曲的狀態(tài),而是由教師組織學生根據(jù)樂曲的內容設計相應的活動,以便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培養(yǎng)。
(一)樂曲情境模仿方法
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對樂曲內容的理解,將樂曲所承載的內容表現(xiàn)出來。如在賞析《黃水瑤》這部樂曲之后,筆者要求學生根據(jù)樂曲內容進行分角色表演,從而展現(xiàn)出日寇入侵、百姓流離失所的悲慘境遇。
(二)邊聽邊舞法
教師在學生進行民族樂曲賞析時,可以要求學生用民族舞的形式對樂曲進行詮釋。這樣不但使學生賞析了樂曲,同時還體會到蘊藏在樂曲中的美好民族情感。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能夠使學生豐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心性的培養(yǎng)和個性的完善。因此,教師應該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和多維的教學嘗試,把高中新課程的新理念、新思想內化為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思想,切實提高音樂鑒賞教學的有效性。■
[1] 張新.普通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2] 華珊.新課標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 司偉.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2.
[4] 王桂美.高中音樂鑒賞生態(tài)課堂建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