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治
(運城學(xué)院,山西 運城 044000)
揚琴流傳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為了滿足樂曲的要求,同時也為了更好地表達演奏者內(nèi)心的情感,就要對它的演奏技巧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要想表現(xiàn)出地方特色和樂曲所蘊含的情感元素,主要還是依賴于技法的運用,情感只有和技法有機結(jié)合,演奏出的樂曲才能讓聽眾產(chǎn)生共鳴。
這四大流派的技巧雖然各有各的特色,但它們之間的不同卻都是在共性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下面就具體來介紹一下它們之間的共性技巧。共性的技巧主要有“單竹”“輪竹”和“齊竹”。
單竹,是揚琴最基本的演奏技巧,也是最為基礎(chǔ)的擊奏動作。在演奏過程中,用一支琴竹擊弦。單竹技法主要分為兩種:左手單竹和右手單竹。
輪竹,又叫輪音,是揚琴演奏的主要技巧之一,具有均勻﹑密集的特點。輪音又可分為三種,即定數(shù)輪音﹑不定數(shù)輪音和支手輪音。有些情況下也會分為單輪和雙輪﹑強輪和弱輪。強輪和弱輪主要用在抒情的旋律上,富含情感,歌唱性比較強。定數(shù)輪音,是指在節(jié)拍內(nèi)均勻地彈出節(jié)拍音;不定數(shù)輪音,是在節(jié)拍內(nèi)均勻﹑密集地彈奏,以求達到一種線的形態(tài),常帶有“///”符號標志;支手輪音多用來表達強烈的情感。
齊竹,又稱為雙音﹑雙打,是指雙手同時擊弦,主要是以“八度齊竹”為主的和音雙打,主要有同向﹑斜向﹑反向等演奏形式,音色飽滿,主要用在強拍的位置上。齊竹多用于樂曲的引子﹑華彩段﹑高潮段和尾聲,多以重音為主。在演奏過程中,有時出于樂曲的需要采用和諧的重音雙打,有時為了渲染某種氣氛采用不和諧的重音雙打。
20世紀初,是廣東音樂發(fā)展早期的階段,這一時期的揚琴作品以獨奏曲居多,常用于合奏之中,雖然如此,但其具有顯著的揚琴獨奏或領(lǐng)奏的特點。20世紀50年代,一些揚琴著名的演奏家雖然仍主要運用左竹法或右竹法,但他們在此基礎(chǔ)上又打破了原竹法落音重拍的規(guī)律,當有需要的時候會采用另外一種竹法,這大大彌補了原單竹法的不足。有時也是為了滿足快節(jié)奏的需要,這一創(chuàng)新之舉極大地減少了演奏過程中琴竹的交叉運行,而且演奏姿勢也變得更加優(yōu)美了,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左右混合竹法”。這種技法使得廣東音樂揚琴具有了獨特的嶺南色彩,賦予了它活潑明快﹑清麗雅致的風(fēng)格特征。
江南絲竹揚琴有其獨特的演奏技巧,它主要是依靠不同的樂器的有機配合,來接近重奏性質(zhì),而不是靠主奏樂器來突出領(lǐng)奏。各個樂器之間逐漸走向獨立性,大大增加了能動性。江南絲竹揚琴流派具有濃郁的絲竹音樂的特色,技巧也非常豐富,其中比較常用的演奏技巧有:波音﹑顫音﹑頓音﹑輪竹和雙音等。
與廣東音樂揚琴相比,江南絲竹揚琴有著更為復(fù)雜的演奏形式,因此更加注重圓潤﹑悠揚。以前,江南絲竹揚琴流派多以彈撥樂為主,如今,江南絲竹揚琴流派依然如此,只是在此基礎(chǔ)上,再輔以簫笛穿插。揚琴圓潤﹑悠揚的音色與各種絲竹樂器的音響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其獨特的特色。江南絲竹揚琴在演奏過程中,要求演奏者的擊弦動作不能過猛,每個樂段﹑樂句和樂匯中,都需要將力度變化做得極為細致。
四川揚琴流派有著粗獷﹑豪放﹑濃烈的演奏風(fēng)格,個性鮮明,這與當?shù)氐娜嗣裥愿袷敲懿豢煞值?。四川揚琴注重力度,因此以重力彈奏法為主。同時它的音色強調(diào)清脆﹑明亮,有“蜀聲急噪,若激浪奔雷”的特色。四川揚琴長而窄,琴碼用竹板制成,琴弦較粗,敲擊發(fā)出的聲響比較厚重,另外它的琴竹短寬厚而且堅硬,演奏出的音響效果明亮,也有利于力度的表現(xiàn)。四川揚琴流派其獨具特色的演奏技巧有:浪竹﹑咕嚕音﹑壓竹音和收竹音。拿浪竹來舉例,它的基本要求是手指能相互配合協(xié)調(diào),使琴竹頭能夠持續(xù)地顫動擊弦,發(fā)出一連串密集且均勻的聲音,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音響效果,渲染熱烈的音樂氣氛。
東北揚琴的演奏技巧有:吟揉﹑顫竹和顫滑。東北揚琴韻味委婉﹑抑揚頓挫﹑意境深遠﹑帶有濃重地方氣息的音樂特色,便是它這與眾不同的演奏技巧表現(xiàn)出來的。其中,吟揉是東北揚琴最具代表性的技巧之一,也稱“壓揉”,有波動的音響效果,有古琴的韻味,是從古箏﹑古琴的壓揉手法演化而來的,它是以“吟”技法為基礎(chǔ),然后采用特殊的壓揉手法迅速“揉動”出波動的揉音,這些揉音一般波動幅度都較大﹑且音高變化都在小三度以內(nèi)。吟揉技法變化比較復(fù)雜,需要演奏者下功夫去琢磨和研究。這種技法,常用來表現(xiàn)抒情哀怨的樂曲,聽之常催人淚下,韻味十足,令人難以忘懷。
音樂的表達取決于情感與技術(shù)的有效結(jié)合,然而,要想準確表達內(nèi)心情感,就要以技術(shù)為基礎(chǔ),因此,掌握不同流派的技法,有助于我們更準確地把握曲調(diào),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
[1]袁靜芳.民族器樂[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
[2]于林青.曲藝音樂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3]項祖華.揚琴彈奏技藝[M].香港:繁榮出版社,1992.
[4]徐鶴芳.中國四大揚琴流派演奏技巧之比較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4.
[5]涂贊.中國揚琴四大流派風(fēng)格的比較[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