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隨著人們飲食結構、規(guī)律等的變化,發(fā)病率也日趨增高,患者會產生疼痛、無法咬合、腫脹等癥狀,嚴重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1-2]。本文對現(xiàn)代根管治療術治療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進行了研究,詳細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我院2016年3—9月接受治療的100例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并根據(jù)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15~54歲,平均年齡(37.9±3.9)歲,病程2個月~7年,平均病程(3.9±0.6)d;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16~55歲,平均年齡(38.6±3.7)歲,病程3個月~8年,平均病程(3.7±0.8)d。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取塑化術治療方式,具體內容包括:手術前進行牙片拍攝,觀察X線片上患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具體情況,對病變部位進行消毒,進行開髓、接髓等[3]。使用牙鉆旋轉到根尖位置時,用甲醛甲酚棉球對根管口處進行封閉,消除感染。按照比例配制塑化液,攪勻至塑化液呈現(xiàn)棕紅色并且發(fā)熱,于深度在根尖處的1/3區(qū)內,此時切忌不要超出根尖狹窄部位,注入塑化液,用小干棉球把髓腔及根管中的塑化液吸去,并重復上述操作,直到完全吸出塑化液,將適量的ZOE糊劑放入髓腔內,使用浸有塑化液的棉球輕輕壓在根管口,把塑化液封閉于根管內[4]。觀察組患者采取現(xiàn)代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術前與對照組方式一樣,然后將根管內細小的有機物等感染源、壞死組織沖洗干凈,使用氯亞明等對根管進行反復沖洗,使用小干棉球將沖洗液吸干,用根管充填劑(如氧化鋅丁香油糊劑)加上牙膠充填根管,嚴密封閉根管系統(tǒng)。
對患者手術的時間進行記錄并比較;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劃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個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是加重。對治療效果滿意度制定問卷調查,總分100分,評分≥85分為滿意,50~85分為比較滿意,<50分為不滿意。
此次研究使用SPSS19.0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使用現(xiàn)代根管治療術手術平均時間(116.5±9.4)min;對照組患者使用塑化術手術平均時間(188.4±13.6)。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低于對照組(t=30.752,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顯效率72%(36/50),有效20%(10/50),無效8%(4/50),總有效率92%;對照組患者顯效率52%(26/50),有效28%(12/50),無效20%(10/50),總有效率80%。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χ2=5.980,P=0.0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滿意70%(35/50),比較滿意24%(12/50),不滿意6%(3/50),總滿意率94%;對照組患者滿意8%(4/50),比較滿意44%(22/50),不滿意48%(24/29),總滿意率52%。觀察組總滿意率優(yōu)于對照組(χ2=4.749,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jié)奏加快,飲食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規(guī)律現(xiàn)象,導致口腔疾病頻頻發(fā)生。牙髓病是發(fā)生在牙髓組織的疾病,根尖周病是發(fā)生在牙根肩部及其周圍組織的各種類型疾病,牙髓組織病變易對根尖周組織產生影響,從而引發(fā)根尖周疾病[5-6]。塑化術用于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操作簡單,不需要根管填充等,但注入的塑化液卻易對根尖部位造成刺激,損傷根尖組織,一旦失敗塑化液與根管合二為一,就無法取出[7]。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進步,現(xiàn)代根管治療術開始廣泛應用于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臨床治療中。本次研究顯示,現(xiàn)代根管治療術治療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相較于塑化法治療,患者的手術時間較短,治療的總有效率優(yōu)于塑化法治療。現(xiàn)代根管治療術分為根管清洗、根管消毒、根管填充,反復沖洗能夠充分沖洗干凈壞死組織、感染源,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計算根管填充劑的劑量,根管填充劑能夠有效降低根尖組織感染、產生炎癥等,現(xiàn)代根管治療術的最后使用牙膠與填充劑密封根管,能夠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即使手術失敗,也能夠較輕松的取出填充物[8]。但根管治療時要對根管的數(shù)量、彎曲形態(tài)等進行準確的分析,若分析不到位,會導致根管置入困難或者改道等。
綜上所述,現(xiàn)代根管治療術治療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治療有效率。
[1]吳韞慧. 一次法與多次法根管治療術治療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對比研究 [J]. 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25(9):1607-1608.
[2]程菡. 根管治療術一次法在牙髓病與根尖周病治療中的應用及遠期療效評價[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13):1620-1621.
[3]李俊玲,劉偉,紀彩娜. 一次性乳牙根管治療術治療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療效觀察[J]. 中國美容醫(yī)學,2017,26(5):60-62.
[4]吳卓駿,劉春麗. 采用根管治療術治療急、慢性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的療效分析[J]. 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5,2(10):57-58.
[5]王金海,魏振輝,杜原宏. 兩種根管治療對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療效觀察 [J]. 當代醫(yī)學,2016,22(29):49-50.
[6]高娟,張輝. 根管治療牙髓病與根尖周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 河北醫(yī)藥,2016,38(10):1527-1529.
[7]杜小沛,紀瑩. 口腔根管治療技術治療牙髓及根尖周類疾病的臨床效果分析 [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2):25-26.
[8]梁鳳林. 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療術后臨床療效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