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瑞
讀圖時代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
文 / 徐瑞
讀圖時代改變了信息傳遞及接收方式,改變了讀者的閱讀及思維習慣,也給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當代圖書館要對讀圖保持清醒的認識和理性的判斷,要充分利用圖像信息對讀者的吸引力來提高圖書館閱讀推廣效果,同時也要認識到讀圖對于讀者的不利影響,并通過多樣化的創(chuàng)新方式引導讀者趨利避害,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圖時代;閱讀推廣
當今,在圖書、報刊、雜志及新聞資訊中,圖片逐漸成為新的信息載體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讀圖已成為新的閱讀風尚,有人說我們已經進入了“讀圖時代”。與傳統(tǒng)文字信息相比,圖片閱讀似乎門檻更低,更加通俗易懂、貼近實際并且感情色彩豐富,讀圖更容易實現(xiàn)信息傳遞和思想交流。雖然圖像閱讀有其內在優(yōu)勢,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忽視傳統(tǒng)閱讀,更不能用圖片閱讀取代傳統(tǒng)文字閱讀。我們要清醒地認識讀圖的局限性,例如,圖像信息一般淺顯易懂,讀者無需深入思考即可理解所包含的信息,如此一來,由深度思考及發(fā)散思維所帶來的閱讀樂趣也將隨之消失。此外,讀圖會帶來泛娛樂化現(xiàn)象,進而造成全民閱讀水平的下降。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繼承及發(fā)展的角度而言,文字始終是文化的重要載體,缺乏深入的文字閱讀將會失去對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及傳承能力[1]。
現(xiàn)實情況同樣警示我們,讀圖沖擊了現(xiàn)代讀者的閱讀陣地,使得現(xiàn)代讀者很可能缺乏豐富的文化素養(yǎng)。2014年至2016年,“全民閱讀”已經連續(xù)三年被寫入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這體現(xiàn)出國家層面對國民閱讀問題的重視,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國民閱讀現(xiàn)狀堪憂。當今時代的讀者,不僅需要提升生存技能以應對社會壓力與社會競爭,更需要通過閱讀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而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都離不開深度閱讀,或者說離不開傳統(tǒng)閱讀。因此,圖書館應該經常舉辦閱讀推廣活動,倡導民眾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后現(xiàn)代消費社會的形成造成了精英文化的衰落并帶來了大眾文化的興起。在此背景下,以圖像為主的娛樂化消費元素就成為了閱讀新寵。與此同時,精英文化也被泛化改造成大眾文化消費品,并使得傳統(tǒng)文化融入了更多的現(xiàn)代氣息。圖像與文字都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兩者并非截然對立,圖文不僅能夠相互共存,運用得當還能夠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對于圖書館而言,在開展專項閱讀推廣活動過程中需要順應大眾文化發(fā)展潮流,不僅要積極引導經典閱讀,還要與時俱進充分借鑒圖像閱讀的優(yōu)點,借助圖像這一重要閱讀符號引導讀者主動閱讀,熱愛閱讀。例如,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可以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宣傳閱讀理念,在進行經典作品推廣過程中做好導讀工作,可以采用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更加直觀地向讀者展示作品的內在價值,讓讀者切實感受到作品的魅力所在[2]。總而言之,讀圖時代,圖書館既要堅守傳統(tǒng)閱讀陣地又要開拓創(chuàng)新、引領潮流,不斷推進閱讀形式多樣化、閱讀內容豐富化及深度化。
首先,信息接收載體的變化。在傳統(tǒng)閱讀模式下,文字是讀者接收信息的主要載體。然而在讀圖時代,圖像信息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有社會學家甚至指出,在信息載體的轉換下很多文字信息甚至變?yōu)閳D的附屬。不可否認,當今時代的讀者已在很大程度上通過視覺(或者說圖像)來獲取信息,雖然并沒有準確的數(shù)據(jù)支持,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否認圖的信息載體作用正在不斷顯現(xiàn)。
其次,閱讀人群構成及規(guī)模的變化。圖像信息直觀、形象、易于理解,對讀者閱讀能力及語言能力要求有所降低,這就會帶來讀者群體結構及規(guī)模的變化。在傳統(tǒng)文字閱讀中,讀者需要具備相應的知識儲備來理解文字內容,越專業(yè)的內容需要越豐富的知識儲備。而讀圖則降低了對讀者知識儲備的要求,例如,如果以文字形式描述,家具設備的安裝及操作說明,對于非專業(yè)人士或者手工知識匱乏的人來說,解讀起來一般有一定困難,但是如果以圖的形式或者視頻展示的話,解讀起來就會容易很多。所以說,讀圖使得一般讀者以及知識儲備不足的讀者具備了相應的閱讀能力,這無疑擴大了閱讀群體。
再次,閱讀習慣的變化。在閱讀過程中當文字與圖同時出現(xiàn)時,讀者往往會先注意到圖,圖片也更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往往難以把控所有信息,因此簡單直觀且易于理解的圖像信息更容易被關注。此外,在現(xiàn)代快節(jié)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tài)下,人們在工作之余也缺乏閱讀深奧晦澀文字內容的耐心,而圖片信息則相對輕松、愉悅。當前娛樂化、輕松化的圖文書以及精美的圖書裝幀設計的流行也證明了這一點。這就告訴我們,當今讀者在閱讀時注重內容的豐富程度,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也會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在閱讀推廣、館藏建設以及閱讀空間布局過程中,圖書館都應該關注這種外在的形式對讀者的吸引力。
第四,讀者思維方式的變化。信息載體以及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必然帶來讀者思維方式的變化。由于圖相對文字而言表意直觀,對讀者而言更容易產生感性認識,長此以往必然降低讀者的理性思維。而大量閱讀圖片信息則會降低讀者的文字感知以及抽象思維能力,使得讀者缺乏對內容的深入思考。在讀圖時代,讀者的思維方式正偏離以文字為核心的理性主義形態(tài),逐漸轉向以視覺為核心的感性主義形態(tài)。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對讀者閱讀會產生兩種結果。一方面,它會帶來讀者在閱讀內容選擇上的跟風逐熱。讀圖時代讀者缺乏獨立的思考與判斷能力,更傾向于從其他讀者那里獲得可用的信息,從而影響了自己對讀物的選擇。另一方面,讀者更傾向于隨意、泛化的信息選擇,看待信息的方式也更加感性,邏輯思維更加簡單,最終導致閱讀內容的膚淺及娛樂化。
1.對閱讀推廣工作的認識有局限。當前,國內大部分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推廣工作僅僅簡單地定位于新書推薦、圖書館宣傳、展覽活動、館藏的揭示上,然而大部分圖書館并未理解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真正目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往往不同于其它領域的閱讀推廣,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目的在于促進館藏資源的流通和利用[3]。因此,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應以自身館藏資源為依托,而不是為讀者介紹圖書館不具備的圖書及文獻資源。而讀圖時代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時就要關注自身館藏資源的實際情況。
2.響應讀者需求不夠。當前,我國很多圖書館在響應讀者需求方面顯得比較被動,往往比較關注讀者“讀什么”,而對“怎么讀”、“讀得怎么樣”問題關注比較少。很多圖書館,特別是公共圖書館大部分工作往往集中在館藏資源管理以及解答讀者問題上,然而主動利用館藏資源進行社會宣傳以及對讀者進行指導和輔導的相關服務并不多。這其實與圖書館的職能定位相去甚遠。
而在當今讀圖時代的大環(huán)境下,很多圖書館工作人員依然認為,圖像信息只是文字內容的附屬,圖像信息只是輔助內容的理解,沒有將讀圖視為一種完整意義的閱讀行為。這難免會忽視讀者的讀圖需求,進而體現(xiàn)在館藏資源的建設和發(fā)展上。然而,現(xiàn)實情況是,圖像閱讀固然會存在著感性和非邏輯的局限性,但是我們也應從中抓住讀者的閱讀興趣點:它恰恰說明了當今讀者對直觀以及碎片化閱讀內容的需求。
3.閱讀推廣手段有待創(chuàng)新。讀圖時代之所以要強調閱讀推廣手段創(chuàng)新,原因有兩點。首先,圖書館往往與讀者缺乏有效互動。讀圖時代,讀者的閱讀思維傾向于感性,讀者更加樂于表象思維,對文字內容往往缺乏深入思考。此外,在閱讀書籍的選擇方面,往往也會根據(jù)其他讀者的推薦進行選擇而缺乏主觀意愿。而這種情況的存在恰恰反映出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不夠,因此,創(chuàng)新推廣方式和手段,加強彼此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其次,當前的閱讀推廣工作也沒有重視利用圖像和它直觀信息來提高讀者閱讀興趣。很多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往往通過網站文字通知、羅列書籍清單、宣傳圖書館歷史及館藏資源等形式開展,這在讀圖時代往往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1.轉變館藏建設方向,創(chuàng)新與堅守并舉。讀圖時代,圖的信息承載能力及信息含量日益增加,圖像也逐漸成為讀者接收信息的重要載體,圖像與文字一樣在讀者閱讀過程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所以,未來圖書館館藏建設也可能發(fā)生結構性改變,以圖像為載體的館藏資源將會得到極大的豐富。對此,圖書館要認清形勢、轉變思維,合理把握現(xiàn)實與未來、堅守與變革之間的平衡。一方面,圖書館要順應讀圖時代讀者的閱讀偏好及閱讀習慣,加大繪本書、圖文書、插圖書、彩頁書以及影像類圖書資源的館藏建設,以此類資源為依托,吸引讀者,從而提高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成效,圖書館也可以憑借資源優(yōu)勢擴大讀者規(guī)模、推廣全面閱讀,實現(xiàn)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最終目標。另一方面,圖書館也要重視文字經典的傳承,要合理引導讀者閱讀經典,盡力避免讀圖帶來的讀者思維庸俗化與娛樂化,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依托,培養(yǎng)讀者的良好閱讀習慣[4]。
2.重視信息視覺化,充分發(fā)揮圖的作用。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可以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宣傳閱讀理念,在進行經典作品推廣過程中做好導讀工作;可以采用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更加直觀地向讀者展示作品的內在價值與底蘊,讓讀者切實感受到作品的魅力所在。具體而言,圖書館不僅可以在自身網站以及展板設計上融入圖像、視頻、音頻等個性化元素,也可以通過攝影展、微電影、電視節(jié)目及戶外廣告等形式開展閱讀宣傳,還可以深入社區(qū)、學校等以“流動書車”的形式進行個性化宣傳,定期開展圖書嘉年華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閱讀服務活動??傊x圖時代圖書館閱讀推廣要重視視覺化信息對讀者的吸引作用。
3.加強讀者閱讀教育,抵消讀圖之弊。讀圖時代,文字仍然是承載并傳承優(yōu)秀文化與經典的重要載體。圖書館應重視對讀者文字閱讀興趣及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定期開展專項培訓及講座以向讀者介紹經典著作,同時引導讀者如何閱讀經典;還要讓讀者清醒地認識到讀圖的優(yōu)與劣;要幫助讀者認知自己的閱讀心理,通過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激發(fā)讀者對文字讀本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讀者的文字閱讀習慣。讀圖時代也為圖書館提供了引導文字經典閱讀的手段。例如,一部經典的電影往往是吸引讀者閱讀作品原著的重要誘導因素,讀者閱讀《悲慘世界》往往是在看過電影后才去閱讀,這就為引導經典閱讀提供了思路[5]。
4.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加強平等互動。讀圖時代讀者的思維習慣及方式偏向感性,他們更容易受他人影響或者接受他人推薦來選擇讀物。這對于圖書館而言,加強與讀者之間的平等互動無疑變得非常重要。平等互動模式的構建可以從虛實兩個層面進行。就虛擬層面而言,圖書館可以借助網絡媒介進行互動方式創(chuàng)新。例如,可以在網站以專欄的形式制作以圖片信息為主的專題圖書推薦活動,網站可以為讀者提供登記注冊通道,登記的讀者可以通過郵件的形式接受圖書館發(fā)布的專題內容并進行咨詢和反饋,以加強雙方溝通??紤]到讀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圖書館可以建立專門的互動專區(qū),允許讀者發(fā)表個人讀后感,從而通過讀者間相互討論促進閱讀。就現(xiàn)實層面而言,圖書館可以走進社區(qū)進行主題宣傳活動,動員社區(qū)人員圍繞經典及當下熱門作品展開討論、互動,并與社區(qū)相關組織合作開展知識普及、讀書講座、專題讀書討論等活動,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在閱讀推廣中的帶動作用,從而形成圖書館、社區(qū)與讀者之間的良好互動關系。
[1]劉智躍.讀圖時代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與價值引領[J].圖書館,2016,(6).
[2]邢士民.云數(shù)據(jù)圖書館資源信息化的管理變革[J].山西檔案,2016,(6).
[3]周青玲.微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6,(21).
[4]張紅琳,王馨.對閱讀推廣的認識及發(fā)展建議[J].圖書情報工作,2014,(2).
[5]胡海燕,蹇瑞卿.閱讀新趨勢挑戰(zhàn)圖書館導讀工作[J].新世紀圖書館,2011,(6).
G258;G252.1
A
1005-9652(2017)01-0119-03
課題項目:河南省社科聯(lián)、河南省經團聯(lián)調研課題:學習型社會繼續(xù)教育管理者專業(yè)化提升策略(編號:SKL-2015-2065)。
(責任編輯:虞志堅)
徐瑞(1963-),女,湖北漢陽人,安陽師范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碩士,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流通、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