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趙一
(淇濱區(qū)明達小學,河南 鶴壁 458030)
淺談《守株待兔》
高趙一
(淇濱區(qū)明達小學,河南 鶴壁 458030)
目前,隨著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媒介的使用,我國小學的校園文化生活得到不斷的充實,在實現(xiàn)傳輸小學生文化知識目標的同時,各種開放性教學活動得到開展。在小學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建中,為了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的課外學習的氛圍更加具有趣味性,很多小學教師根據(jù)課本上一些具有教育意義且故事化的文章開展音樂劇的活動。守株待兔是我國各大教材中引用程度較高的寓言故事,目前已經(jīng)被廣泛的使用到音樂劇的教學中。
音樂?。皇刂甏?;教學設計
小學生對很多的哲理性的知識不能進行深刻的理解,可以通過趣味性的形式或是活動開展提升學生的是非觀和成長的道理,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體驗不同的活動或是形式的時候可以收獲一些重要的知識。守株待兔是我國人們比較熟知的一個寓言故事,人們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對故事中的道理有著一定的思考,小學教師可以使用該故事進行音樂劇的演練活動。通過音樂劇的開展在豐富小學生學業(yè)生活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驗快樂,感知道理。
在進行音樂劇的開展之前,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此音樂劇的主體——守株待兔,教師首先應該向?qū)W生正確講授該故事,讓學生了解該故事的主人公一共有幾個,分別是誰,有著什么樣的特征。守株待兔的故事發(fā)生在我國古代時期,那個時候人們的生產(chǎn)能力沒有現(xiàn)在先進,農(nóng)田的種植主要是依靠人力,那一時期人們要想實現(xiàn)溫飽的生活,需要努力耕作,需要付出辛勤的體力勞動。
守株待兔的故事一共有兩個重要的角色,一個是種植幾畝田地的農(nóng)夫,一個是不小心撞死在樹墩上的兔子。有一天,農(nóng)夫在田間勞作的時候看到一只兔子在旁邊竄出來不小心撞到樹墩上死了,農(nóng)夫很高興撿到這樣肥美的兔子,他不禁想到要是每天都可以撿到兔子那么他的生活該是多么的美好,于是農(nóng)夫每天守在兔子撞死的樹墩旁,不再進行田間的勞作[1]。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等待,農(nóng)夫再也沒有等來撞死的兔子,反而使自己的農(nóng)田荒蕪了,沒有收獲到農(nóng)作物。
在故事的講解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故事中的道理,讓學生知道農(nóng)夫后期的行為是不對的,想使自己的生活得到好的改善,農(nóng)夫應該努力進行田間的勞作,提升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而不是放在未知的不會經(jīng)常發(fā)生的撞樹墩的兔子身上。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故事中的道理——要想收獲某些東西,必須要付出相應的努力和行動,任何空想是不符合實際的發(fā)展規(guī)律[2]。讓學生認識到農(nóng)夫的行為是不正確的,是一種愚弄自己的行為,事實證明,農(nóng)夫的行為不但沒有收獲到第二只撞樹墩的兔子,反而使自己的農(nóng)田荒廢了,自己也成為整個國家的笑料。
音樂劇的開展必須要有歌曲的演唱,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守株待兔故事的情節(jié)之后,應該帶領學生根據(jù)節(jié)奏進行歌曲的演唱。在這部音樂劇的開展中,歌曲的演唱主要是讓學生根據(jù)一定的節(jié)奏正確地進行歌詞的誦讀,讓學生正確地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和歌詞的停頓。在開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向?qū)W生播放視頻類型的歌曲,讓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著一定的了解,對故事的情節(jié)有著更多的掌握。
為了提升學生對歌曲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男女比例開展男女生的分組,分別進行不同部分的男女生合唱,讓學生以一種較為輕快的樂感對歌曲進行展示。為了提升學生對該歌曲演唱的正確性,教師應該先進行示范性的歌曲演唱,尤其是后半部分的頓音學習的難度較大,教師應該重點對頓音進行教學,引領學生正確的演唱該音樂劇的歌曲。教師在進行整體的歌曲教學工作之后,應該讓學生一一進行歌曲的演唱,糾正一些不正確的演唱方式和節(jié)奏,使學生能夠理掌握該歌曲的演唱。
為了提升學生的演出能力,讓每一名的學生都能在舞臺上展示自己,體驗音樂劇的魅力,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再選擇出角色的扮演者,如農(nóng)夫、樹墩、兔子以及農(nóng)田,剩下的學生進行歌曲的演唱,使整體的音樂劇在歌曲的演唱中開展生動的演出[3]。在音樂劇的開展之前,教師應該向?qū)W生提出一個要求,要正確控制演唱的時間和演出的時間,要實現(xiàn)演唱和演出時間一致性。
現(xiàn)在各大學校都在倡導翻轉(zhuǎn)課堂,在小學的音樂劇開展中,教師也可以開展翻轉(zhuǎn)課堂。具體講,教師可以將課堂的主動權放在學生的手中,讓學生對其他小組演出和演唱的情況進行評價,找出其他小組音樂劇開展的不足和優(yōu)點,讓學生對自身的演出情況有著一定的了解。通過這樣形式的課堂活動的開展,教師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音樂劇的學習熱情,還能讓學生充當評審,對其他學生進行點評,同時學生自身也受到其他學生的點評,讓學生以后能夠更好地開展音樂劇的活動。
教師在學生互相點評之后對學生的演出進行總結,對學生的演出進行詳細的點評,從學生對角色的演繹情況、歌曲演唱的正確性、演出表情的控制等方面進行細致的點評。通過教師相對權威的點評讓學生對剛才的音樂劇自身的表演水平有著一定的認知,教師的點評可以讓學生最音樂劇有著更高的表演熱情,讓學生對自身的演出情況有著科學的認知,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和其他學科不同的快樂,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
為了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的課外學習的氛圍更加具有趣味性,很多小學教師根據(jù)課本上一些具有教育意義且故事化的文章開展音樂劇的活動。守株待兔是我國各大教材中引用程度較高的寓言故事,目前已經(jīng)被廣泛地使用到音樂劇的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應該向?qū)W生正確傳達該故事,對學生進行分組開展歌曲的演練,同時教師應該分組進行音樂劇的演出,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際的演出中。
[1]葉艷華.小學音樂教學中兒童音樂劇的應用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150.
[2]郭艷芳.《守株待兔》教學設計[J].黑龍江教育(小學版),2004(z3):22.
[3]彭悅峰.《守株待兔》課本劇的編排及課后記[J].小學教育科研論壇,2003(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