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文湘
(湖南藝術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聲樂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模式的設計
駱文湘
(湖南藝術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聲樂教學模式必須實現(xiàn)多元化轉型才能滿足新時期音樂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新要求。新時期,我國聲樂教學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無與倫比,但是聲樂教學模式仍存在有大量問題。本文以多元化聲樂教學的實施意義入手,探討如何進行多元化聲樂教學模式的設計,以期聲樂教學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聲樂教學;多元化;教學設計
由于聲樂教學具備較強的互動性,故而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對互動性是否有效進行充分考慮。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確保教學模式的選擇合理,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但能使老師與學生之間聯(lián)系、配合更緊密,還能使學生聲樂素質(zhì)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所以說聲樂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意義十分重大。
首先,能進一步推動課程改革。音樂教育的改革不但與教師有著重大聯(lián)系,同時也與學生的反饋有關,需要用學生所反饋的信息對課改是否成功進行檢驗,這類課改工作具有互動與雙向性。而多元化聲樂教學模式正好使這類課改工作獲得了新的發(fā)展,能推動課程的進一步改革,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其次,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充分激發(fā)、調(diào)動。對于任何學科而言,其教學效果取得成功的前提都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而要想使學生主動參與,其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便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也有著不同的興趣激發(fā)程度,只有利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才能確保所有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最后,有利于因材施教。學生與學生之間并非擁有相同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其專業(yè)基礎和聲樂條件也有一定差異。因此,在對音樂教學課程進行設置時就應以不同學生學習特點、情況為根據(jù)進行教學與聲樂方案的設計[1],確保所有學生聲樂理論與技能水平都能提升。多元化聲樂教學模式正好與因材施教這一原則相適應,是以學生學習習慣、歌唱水平和聲樂技能等為基礎進行針對性教學的模式,利用該模式教學還能使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密切,所取得的教學成果也更為顯著。
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很難將基礎知識與實踐充分融合,導致學生表演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而聲樂學習中,理論知識是基礎,教師應先對其進行整理并分類,隨后對學生特點進行分析,并以學生特點為根據(jù)傳授將相應的聲樂理論知識,實現(xiàn)區(qū)別劃分與教學。同時,在教學中要對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觀察、總結,對不適當?shù)慕虒W設計進行糾正,確保學生能掌握將基礎知識并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融合。除此之外,也要對聲樂曲目內(nèi)容進行拓展,避免過于單一、過于簡單或復雜,也不能僅將數(shù)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從多角度、全方位進行曲目拓展。如對民歌、戲劇或是通俗歌曲等進行有機結合,或是將部分英文曲目融入,使學生綜合聲樂技能得到培養(yǎng),并在種類繁多的曲目中選擇與自己最符合的類型。而在表演時,也應與獨唱、合唱和重唱充分結合,確保學生綜合聲樂技巧得到培養(yǎng),進而使聲樂水平得到提升。
聲樂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能使學生獲得更真實的情感體驗,同時還能借助演唱歌曲充分表現(xiàn)出歌曲中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在設計文化素養(yǎng)教學模式的時候應以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為中心:一方面,教師在進行歌曲傳授時,應以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歌曲為主,將歌曲自身所蘊含的文化素養(yǎng)與情感體驗相結合[2],確保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文化修養(yǎng)對聲樂學習的影響;另一方面,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部分具有濃厚文化素養(yǎng)的圖片或幻燈片,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文化素養(yǎng)對聲樂藝術所能產(chǎn)生的作用。
學生要想獲取情感體驗就必須不斷進積累行生活經(jīng)驗,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活場景進行觀察,或組織學生前往自然體驗美景,使學生在演唱過程中能融入生活實踐的經(jīng)驗,進而得到藝術靈感與構思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學生也能通過學習優(yōu)秀的藝術文化獲得情感體驗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作為講解的主要目標,通過這些作品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而繪畫、小說、詩歌、戲劇和電影等文學作品能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激發(fā),進而獲取豐富的情感體驗。教師在聲樂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對作者的情感變化充分感悟,理解作者如何通過作品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使學生能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抒發(fā),使其內(nèi)心世界得到充分調(diào)動,從而獲得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進而幫助學生將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融入歌唱表演中。
多元化教學模式的設計使聲樂教學模式改革得以成功的基礎,也是學生能對聲樂的內(nèi)涵真正領會,對聲樂的最高境界真正領悟以及對聲樂藝術中文化修養(yǎng)的重要性真正意識的前提。所以,落實聲樂教學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1]崔姝聲.聲樂教學的多元化教學模式設計[J].藝術研究,2016(01):152-153.
[2]蘇祥玲.論多元化時代下聲樂教學模式發(fā)展契機與方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4(01):74-75.
J61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