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玩手機,從頭傷到腳
大腦:反應遲鈍、頭暈腦漲蹲廁時玩手機,不自覺地就會延長時間,容易使血液向下流,導致腦部供血不足,這就是為什么久蹲后突然起立會出現頭暈腦漲的原因。
心腦血管:血壓升高、猝死廁所是猝死率極高的危險地點之一,如廁時間過久,會讓風險驟增。
臨床上,經常見到一些令人惋惜的案例:一些原本病情控制很好的心腦血管病患者,由于在廁所長時間玩手機、看報紙,導致血壓升高、腦供血不足而誘發(fā)了急性心梗、腦中風甚至猝死。
頸腰椎:頸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wěn)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是頸椎病年輕化的重要原因。如廁時,身體會不自覺前傾,頸椎受到的壓力更大,導致頸椎前屈度發(fā)生變化,易引起頸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wěn)等。尤其是蹲便,還會因腰椎缺乏足夠支撐,導致原有弧度被改變,讓椎間盤所受重力不斷增大,久而久之會誘發(fā)腰椎間盤突出。
肛腸:痔瘡、便秘目前臨床已經證實了如廁時間久與痔瘡的因果關系,即使在沒有便秘的情況下,蹲廁時因為玩手機、看報紙導致時間過久的不良排便習慣,同樣可以促使痔瘡發(fā)生。
膝關節(jié):退行性病變膝關節(jié)是人體中負重最大、運動最多的關節(jié),人在下蹲時,膝關節(jié)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深蹲垂直向下看,膝關節(jié)是超過腳尖的,增大了膝關節(jié)角,使后交叉韌帶和髕骨受力增加。凡關節(jié)都由結締組織韌帶所連,韌帶在肌肉的兩端,而且血液循環(huán)較薄弱,人在久蹲后,內外側韌帶受力最大,加大了關節(jié)和韌帶的負擔。
對于已經有退行性病變的人,建議上廁所別久蹲,最好選擇坐便。
下肢:靜脈血栓人體下肢靜脈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縮來輔助,當蹲廁所看手機超過15分鐘以上,肌肉長時間不動,收縮會相應變慢,導致靜脈的血液流速減緩,容易出現腿部腫脹、發(fā)麻。如果經常保持這種壞習慣,還會形成下肢靜脈血栓,若是下肢深靜脈血栓,還可能致命。
心理:注意力下降上廁所玩手機圖的是休閑,卻會讓人陷入一種持續(xù)的“多任務處理”狀態(tài),長此以往會出現“注意力障礙”等心理問題,還會導致記憶力下降。
專家們建議,上廁所最好不要帶手機,專心排便。無論蹲廁、坐便,如廁時間不宜超過5分鐘,有便秘的人不宜超過10分鐘。已經有痔瘡的病人,更應縮短排便時間,建議不超過3分鐘。
還需要注意的是,每日排便后,最好能堅持用溫水坐浴、清潔肛門,這樣可防止肛周細菌的滋生,是有效改善痔瘡的好方法。
(人民網2017.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