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蟲治蟲”走向田間 全面推廣尚欠火候
前一陣,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農場主薄振元對山東省農科院植保所送來的一批蜂片感到疑惑,“這一張小小的卡片怎么能防治住肆虐的鉆心蟲?”
老薄種了8公頃谷子,一心想做好綠色農產品的他決心不打藥,“蟲子靠人逮,草靠人鋤”。然而人力趕不上蟲子的繁衍速度。到了7月底,農場里的草長得比谷子還旺,蟲子也是滅了一茬又生一茬,“尤其鉆心蟲沒農藥治它,猖狂得狠?!毖劭垂茸泳鸵樟?,他急了。
把半張名片大小的卡片掛在谷桿植株上,老薄一天天去看,短短一周時間,“奇跡”出現了,“原先一遍遍打藥都拿不下的鉆心蟲蟲卵,咋就沒了?小卡片干了啥?”
“這可不是一般的小卡片,它很有‘內涵’?!鄙綎|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鄭禮是小卡片的研發(fā)者之一,“這是赤眼蜂的蜂卡,別看它小,里面能鉆出大約1 000頭赤眼蜂。因為赤眼蜂是鉆心蟲的天敵,后者的氣味是赤眼蜂的最愛,被釋放的赤眼蜂專門寄生在鉆心蟲蟲卵上,寄生率在96%以上,這就達到了‘以蟲治蟲’的目的?!?/p>
以前,谷農靠打化學農藥對付最嚴重的鉆心蟲,但越來越多的農藥不僅“鍛煉出”害蟲的耐藥性,而且容易導致農作物藥殘超標。還好,以蟲治蟲的新法子,解決了老薄長久的“痛”。
“相較化學藥物防治,生物防控的效果不錯。”在鄭禮看來,“雖然效果相對緩慢,但是更徹底、持續(xù)性更長。”
他不止一次做實驗,結果顯示:谷物枝葉茂密,化學藥物噴施效率低,實際利用率不超過30%,鄭禮認為,“多數藥進了葉子和土里”。但赤眼蜂可以在害蟲蟲卵上寄生并繁殖,可建立并擴大種群,始終保持著對害蟲的源頭壓制。同時,這類生物防治的作物害蟲數量比農藥防治的少一半。另外,生物防治代替農藥防治還可以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其他害蟲的天敵。
實際上,在山東省大田作物里,生物防治不僅僅在谷物上“顯靈”,玉米的生物防治技術也已相對成熟?!澳壳吧綎|省采用生物防控的玉米面積已有幾十萬畝之多,且效果突出?!编嵍Y說。
不過,面對生物防治的奇效,鄭禮并沒有高枕無憂的輕松,主要壓力來自推廣方面的不通暢?!半m然專家保證生物防治管用,但不少村民還是不信不打藥就能滅蟲這事。”鄭禮說,根深蒂固的農作物種植管理習慣和對生物防治原理的不了解,讓老百姓很難相信生物防治效果,更不敢輕易嘗試。
三年前,農業(yè)部下發(fā)《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推動著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但面對著技術本身的“成本高、見效慢、門檻高”等難題,在科研人員繼續(xù)努力攻關之外,鄭禮呼吁政府相關部門的配合推動,以及像薄振元這樣的“種田意見領袖”的帶動。
(王延斌 崔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