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際春
女人經(jīng)歷了情感傷痛,都喜歡把矛頭指向另一個女人—自己的情敵。但你是真的恨她,還是在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這幾日,八卦圈因劉翔的前任和現(xiàn)任之斗又熱鬧了。都說時間能沖淡一切,但對“翔的女人”似乎不起作用,她們之間的戰(zhàn)爭進一步升級,甚至接近喪失底線的地步,充分刺激著廣大吃瓜群眾敏感的神經(jīng)。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2016年10月14日,一個網(wǎng)友給葛天的微博留言:“輸給公交車,正常,喜歡公交車的,跟你也不是一路,撇了干凈。”這位網(wǎng)友的話極其過分,挑事不嫌大,但似乎深得葛天之心,她即刻回復:“看來是知情人啊?!备鹛臁案呙鳌钡貨]直接罵人,卻達到了攻擊劉翔現(xiàn)任女友吳莎的目的。
憤怒的吳莎反擊,稱自己沒被包養(yǎng)過、沒處心積慮騙婚、更沒想方設法騙錢等,言下似乎暗指葛天做過這些事。接下來,兩個女人你來我往戰(zhàn)火紛飛,葛天回應“假孕騙婚、被包養(yǎng)沒做過,做了不得好死”,吳莎說“誰做誰明白”。11月1日,劉翔終于有了動靜,他發(fā)布了吳莎2009年獲得全運會冠軍的視頻,并配文“背對陰暗擁抱陽光”,由此看來,劉翔力挺吳莎的立場鮮明。
從心理邏輯推斷,戰(zhàn)火應該是從葛天方燃起,因為吳莎作為獲得劉翔支持的一方,通常沒必要主動挑事??磥?,雖然離婚已一年多,葛天可能還沒從與劉翔分手的陰影中走出來(除非是為了炒作上熱搜),其中的是非曲直我們無從得知,也不好妄加猜測。今天我們想說的重點是:明明感情是男女兩個人的,為什么有許多女人,不把炮火對準“傷害”她們的男人,而去攻擊另外一個女人?這背后的心理動力是什么?
拋開娛樂圈,放眼生活中,這樣的事也比比皆是,女人給情敵潑硫酸的、打人的、到單位告狀的、傳播謠言的……總之,恨不得置對方于死地,并且和葛天一樣,聲稱是對方搶了自己的愛人。但奇怪的是,她們對那個男人卻異常寬容,往往主動為其開脫“都是那個妖精、狐貍精、不要臉的勾引我老公……”
作為心理咨詢師的我,不知碰到過多少類似的個案,實感非常有必要深入地聊一聊,希望對大家有所借鑒。
第一個原因:嫉妒
嫉妒就像毒蛇盤踞在一些女性心里,在其控制下,女人經(jīng)常做出失控甚至惡毒的事情來。和前男友(前夫)復合,一定會幸福嗎?顯然不是,不然當初就不會分手了。可即便這樣也絲毫不影響她嫉妒其他女人。因為一個男人,兩個女人站在競爭的兩端,這時,“失敗”的一方就會自認為對方搶走了原本屬于她的幸福。
有一個網(wǎng)友的評論特別有意思,她說:“劉翔離婚沒多久就和別人狂秀恩愛,感覺挺不尊重前妻的?!彼恼f法引來眾多網(wǎng)友的駁斥,其實這句話雖然幼稚卻很真實,因為他和吳莎秀恩愛確實無意中刺激了葛天,引發(fā)了她強烈的失落,就像汪峰的前女友葛薈婕一樣,她不撫養(yǎng)小孩,但章子怡曬張全家福卻能把她氣得跳腳開罵。很少有女人會嫉妒戴安娜王妃,因為她離她們的世界太遠;但卻有很多女人會嫉妒和她們相關、哪怕只有極弱相關的女人,如閨蜜、同事、同學、鄰居,前后任更是首當其沖,最適合當假想敵。
第二個原因:惡意攻擊的快感
俗話說:男人愛打架,女人善吵架。其實二者都是在釋放人性中的黑暗力量—攻擊、報復、占有和毀壞,背后的心理是:“我得不到,也不能讓你擁有”。人性中都有陰暗的部分,只不過在正常情況下,這些黑暗力量會被道德壓制。而女人在情感失敗后的情緒崩潰中容易失去對黑暗力量的約束,不僅如此,黑暗力量的釋放會帶來快感和滿足,聊以彌補失落的痛苦,因此頗具誘惑力。罵人者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失教養(yǎng)嗎?想必知道,但卻抵擋不住攻擊和快感的誘惑。
第三個原因:對男人或者復合
存在幻想
這恐怕是女人不想將炮火對準男人的最直接原因。即便男人的態(tài)度已十分明確,許多女人卻仍然對復合抱有幻想。于是采取攻擊另一個女人的策略,結(jié)果卻是越詆毀對方,越激起男人保護對方、遠離自己的欲望,這與想挽留男人的愿望背道而馳,親手將僅存的一絲溫情葬送,比如劉翔“陰暗”和“陽光”的比喻讓人不寒而栗。
想復合是出于愛嗎?我高度懷疑。在我咨詢的個案中,許多女孩經(jīng)過分析,終于承認“不,我不愛他了,復合就是為了爭口氣”“為了不輸給那個女人”,更深一些的還有“為了證明我比她好,他選擇我才是正確的”。
這也解釋了一種特別的現(xiàn)象,比如有的妻子努力讓曾經(jīng)外遇的丈夫回家了,她卻隨即開始痛恨他、折磨他,結(jié)果搞得兩個人都異常痛苦。這是因為她不是真正地原諒和接納了這個男人,而是為了打敗情敵。
第四個原因:認同“受害者”身份
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當作“受害者”的好處很多,它能博取同情,保證自己攻擊的正當性,因為“受害者”這3個字就意味著將責任全部推給了他人。認同“受害者”是一種自我合理化的防御機制。
中國女性特別喜歡當“受害者”。例如葛天,她感到很委屈:劉翔對她十分絕情,她說:“我人都沒有走出民政大廳,(劉翔)微博(離婚)就發(fā)出去了。”我相信她的陳述一定有真實的成分,劉翔或許有不周全之處,但與“劉翔不愛她”這個重點相比,抓住細枝末節(jié)彰顯自己的委屈或他人的錯來充當受害者卻是弊大于利。
我見過不少有嚴重“受害者”情結(jié)的女性,她們習慣性地沉溺在被害妄想中,永遠走不出傷痛,永遠不愿放手過去,離婚了卻仍緊緊關注依附著他人,自然永遠生不出勇氣去努力、成長、自我負責,也難獲幸福。她們不明白,在愛情里哪有太多道理、對錯、好壞可言。作為成年人,應該知道:情感的旅程就是兩人未知的冒險,沒有人可以許你一個保證圓滿的未來,沒有人可以為你的人生負責。
我有一個女性來訪者,她丈夫愛上了別人跟她離婚了。她憤憤不平地跟我羅列了一大堆那個女人的不好,我耐心地聽完,說:“好吧,可能她真的像你說的,確實不夠好,好些地方也比不上你。但是,不管她怎么壞,你前夫愛她,也許因為你太好了,而他們‘壞壞相吸。”
其實,我是順著她的好壞邏輯和她半開玩笑,她卻愣住了,陷入沉思。隨后,我和她討論了大家熟知的張學良、于鳳至和趙四的例子,進一步說明相愛不是正確、付出或犧牲就能換來的,兩個人能不能相愛跟第三方也沒多大關系。沒有趙四,張學良也不愛于鳳至,這不是于鳳至做得不好,也不是張學良的錯,不可因?qū)Ψ讲粣劬屠硭斎坏匕炎约寒斪魇芎φ摺?/p>
在西方,極少看到女性與前任糾纏不清,這跟她們所倡導女性獨立的情感教育文化有關。而中國文化的封建余毒較深,導致雖然表面上絕大多數(shù)女性獨立自主,但實際上有些女性骨子里卻深受男尊女卑、依賴附屬、宮斗戲中三妻四妾爭斗的影響,認為失寵離婚就徹底喪失了人生幸福的可能。作為現(xiàn)代女性,經(jīng)濟已獨立,但精神、情感上的獨立、平等仍然任重道遠。
第五個原因:自我價值感低
分手后遲遲走不出來,無論是以和現(xiàn)任吵架的形式,還是以自我攻擊如抑郁、自殺形式告終的人,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自我價值感低。具體表現(xiàn)為:自尊心過強、脆弱、敏感、易怒、情緒化、多疑。一個自我價值感正常的人分手時也會感到痛苦,但不會遷怒、攻擊他人,并且會比較快地走出傷痛,因為他深信自己仍是可愛的、值得被愛的,某個人不愛我,不代表沒有人愛我。而自我價值感低的人,會過分渴求和依賴被愛,且將被愛完全等同于自我價值,一旦分手就感覺失去自我價值,引發(fā)暴怒—這是攻擊性的另一個來源,通過貶低別人來維護自尊。
第六個原因:攻擊他人可回避自己和原有親密關系的問題
有一個來訪者,用六七次的咨詢時間來痛罵另一個女人,我完全插不上話,好不容易有一次逮到機會,我問她:“你好像很愛她哦?”她不解地看著我,我接著說:“你看,你專程跑來花好幾千的咨詢費來談論她,你是有多關心她啊!”
來訪者當即明白我的意思:那個女人和她沒有任何關系。之后,咨詢才開始聚焦在她自己以及她的親密關系上。其實,生活中最困難和最具挑戰(zhàn)的事情就是坦誠地面對自己,尤其面對人格中的陰影,并且能夠覺察、反省和改變。探討親密關系也必然涉及到這些,過程有喜悅,但更有痛苦、煎熬,需要人有極大的勇氣、強烈的意愿和為之努力以及相對好的自我功能。相比之下,攻擊指責他人太容易、太輕松、太爽了。不過,這種爽維系的時間常常超不過幾秒,從長遠看,回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有正視,我們才能培養(yǎng)自己獲得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浪費時間、精力、金錢去關注他人的生活。這可能也是“翔的女人”需要補上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