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并進一步強調,為實現這個目標,語文課程應承擔起“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的艱巨任務。
作文,即制造文章,更準確地說是創(chuàng)造文章。在作文過程中,有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廣闊空間。但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中心、統(tǒng)一格式甚至劃一的表達方式的訓練,使學生思維呆板,抑制了不少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因此,教師要擺脫指導的條條框框,讓學生不背包袱,張揚個性,思路不拘一格,在不違背規(guī)律的前提下,求異創(chuàng)新,暢所欲言。
一、命題時,力求形式多樣,自由自主,激發(fā)創(chuàng)造熱情
學生作文,一直被要求寫身邊的人和事,這是無可非議的。但許多作文的命題年年如是,不是“舊地重游”,就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使學生覺得趣味索然,提不起寫作的興致。在這種狀況下,要讓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很難?,F在的許多學生,接觸得最多的莫過于童話故事和科幻故事,不管是童話故事還是科幻故事,那些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場景都體現了極豐富的想象,因此現在的學生好奇心、想象力之強,遠遠超出教師的意料。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這無疑是大好事,在作文教學中要好好利用。
實踐表明,教師在作文的命題上多花點心思,相機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命題,在“趣”字上下功夫,不但可以引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還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只要正確引導,學生的想象之水便會如泉水涌出,作文就不愁無米下鍋。
例如,寫課后創(chuàng)意小文章,即結合剛學完的課文,或順延故事情節(jié),借題發(fā)揮,通過推測、設想、假設進行補充,或干脆來個“老文新寫”,換上學生自己的思路,或換一換人稱或體裁。這種練習,由于學生對教材熟悉,且有新鮮感,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很容易引發(fā)聯想。思想中產生了火花,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想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火花”碰撞會誘發(fā)新的“火花”,因此,學生寫作的興致就高,且小文章往往容易一氣呵成,當堂可完成。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事半功倍??傊?,寫學生愛寫樂寫的內容,能有效消除學生怕作文、厭作文的不良情緒,更快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二、在構思立意上,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意
“磨滅了個性,也就扼殺了創(chuàng)造力”,沒有個體的東西,哪談得上新意?生活環(huán)境不同,家長對學生成長的影響不同,學生形成了不同的個性,他們觀察事物的角度也不同,對同一件事的看法、感受,自然也有差異。因此,教師務必尊重學生的個性,讓他們說“真話”,這樣的文章才是有生命的,才是新的,作為語文教師,也應提倡這種文風。在教學中,指導作文立意不能統(tǒng)得過死,要引導學生在判斷、觀察、思考的基礎上,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學生說出的有可能并不是最佳的答案,有可能不是社會的主流,但不管是褒是貶,只要是學生真心的感受,教師都不要隨意地加以否定,應盡量給予肯定,指導學生做到材料與中心相符即可。
如,布置觀察、撰寫商場一角,有的學生寫改革開放后市場搞活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有學生寫售貨員只顧促銷,不顧顧客利益,或有的顧客貪小便宜。對這些,教師都應該對學生的觀察發(fā)現給予肯定,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世界。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的側面進行觀察、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找到新內涵,讓學生在同一題材中,表現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世界是繁雜的,生活是多彩的,一個人思想的成熟是曲折的。教師沒有必要過分牽制學生的思想,就算學生的某些看法是偏頗的,既然存在,就應該讓學生表現出來,教師才能發(fā)現問題并及時給予引導。再者,不少“好立意”實際上都是教師成年化的觀點,學生覺得陌生、無趣,激發(fā)不了學生動筆的熱情,當然更沒必要讓學生講套話,戴高帽了。當然,學生或貶斥或批評或暴露時,教師可在作文的評語上下功夫,讓學生對未來充滿希望。如,“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吧,相信明天一定更美好。”“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品格高尚的人,他們才是社會的主流?!钡鹊?。這樣,可以防止學生思想上的偏頗,引導學生看到美好的一面。俗話說:“言為心聲”,給學生一雙慧眼,就應該讓學生說真話,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新。
三、在語言表述上,激發(fā)學生想象性的描述,鼓勵學生發(fā)展個性化的語言。
語言,本是極具個性化的,如果讓學生學會人云亦云,就會磨滅學生的個性。學生的秉性各不相同:有的快人快語,有的入木三分;有的喜歡揭短,有的善于贊美;有的知識面廣,出口“妙語連珠”,有的小小年紀,已有些“油腔滑調”;等等。不管哪一種,都顯示了學生不同的個性,教師要鼓勵學生使用自己的語言,多說多寫“生活語”。
平時,只要聽到學生說出精彩的語言,教師都要及時贊揚。在批改作文的時候,發(fā)現優(yōu)美的個性鮮明的語句,教師要及時摘抄,讓學生共同欣賞。評講作文時,教師要有意將不同學生描寫相同情景的好句子并列出現,讓學生領會、學習。發(fā)現教材中出現明顯個性化的語段時,教師也要讓學生反復誦讀,領悟作家成功的語言表述。
因此要努力調動學生的作文熱情,讓學生在作文中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寫出真正的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