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鳴霞
【摘 要】學英語合作探究是英語課程倡導任務型教學原則的重要體現(xiàn),展現(xiàn)了協(xié)作背景下互動探究的生成價值意義。圍繞英語教學重點和難點,突出文本對話、小組討論和師生溝通,讓學生在多樣化學習背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積極探究,對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和豐富初中生的認知視野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合作;文本;群體;交流
英語課堂是合作探究的載體,是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平臺。運用合作探究模式,不僅能在改變傳統(tǒng)“教師講授,學生聽講”主導化教學模式,還能夠是讓學生在彼此協(xié)作的過程中形成明確學習目標。合作,讓學生在課堂上形成一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讓學生跳出自我認知范圍束縛,幫助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總結(jié)和反思,在實踐體驗中增強學習綜合運用力。
一、和文本對話,挖掘主題
圍繞教材文本深入挖掘其中相關(guān)主題,讓學生在真正靜心閱讀中找到學習的切入點,更能豐富其認知感悟。和文本對話過程,就是學生理解感知由感性向理性不斷深入的過程,也是積累豐富語言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
文本對話,使得學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機會。如,在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 3的Speak up: Where are we going to tomorrow?可建議學生就“What did you read from the dialogue?”和“Where are you going to tomorrow?”深入對話,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線索。引導學生通過和文本對話深化挖掘表達主題,能使得他們跳出詞匯表面所呈現(xiàn)的信息,讓他們在主動獲得相應信息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深層次內(nèi)容,幫助學生學透、學深、深學。
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予以對話,不僅能幫助他們找出閱讀中有效信息,還能夠使得他們在自我摘抄和主動概括的過程中通曉其中表達本質(zhì)意義。給學生提供導學思考題目,圍繞文本表達內(nèi)容鼓勵其劃出相關(guān)詞匯信息,讓他們在主動拓展延伸的過程中獲得深刻感知,積淀豐富語言文化知識。
二、與同伴討論,互通有無
將發(fā)言權(quán)下放,讓學生能在課堂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quán),利于他們在同伴交流的過程中更加潛心合作,在合作對話中更加深入理解感悟。依據(jù)學生學習心理需要,多鼓勵他們主動和同伴對話,讓他們在自由交流和主動溝通中論述所見,課堂定會更有生氣。
運用任務合作交流的方式引領互動,讓學生的整體表達更加合理、科學。如,在八年級上冊的Unit 2 School life的“Speak up:Simon spends the most time on his hobbies”對話交流中,可首先采用角色分讀的形式,鼓勵學生挑選Millie、Daniel、Simon、Amy等不同角色,建議他們在朗讀中就“What did you find from their dialogue?”主動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讓他們在彼此討論中深化理解感知。同時,可要求學生圍繞“What is your hobby?”和“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進行對話交流,讓學生能夠在彼此協(xié)作探究的過程中能有有效交流,讓他們在互通有無的過程中生成敏銳語言感知。
與同學的交流是學生獲取更多知識的重要途徑,改變了單純依賴教師講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獲得了更多進行實踐體驗的機會。創(chuàng)設的任務應該在體現(xiàn)多樣化和差別化的基礎上,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明確學習目標,使得他們在彼此的溝通過程中能夠主動探究和學習。
三、向教師發(fā)難,釋放活力
課堂合作的形式應是豐富多彩的,應是師生之間圍繞一定的目標任務而進行的深層溝通。鼓勵學生多向教師提問,讓他們走出被動學習的角色境地,主動與教師對話,能使得課堂合作更有真實感,師生之間的合作更有價值意義。
向教師發(fā)難,體現(xiàn)了學生作為教學首席平等者的主體能動性。如,在八年級上冊的Unit 5的“Reading”教學中,結(jié)合“The story of Xi Wang”,我讓學生就有關(guān)大熊貓的知識以及閱讀中的疑問大膽提問。有的同學提出了“Why Xi Wang was born very small?”有的同學提出了“How to describe the giant panda?”有的同學提出了“How to protect wild giant panda?”我則根據(jù)自己掌握的知識,將同學們的問題匯編整理,并通過課件向?qū)W生一一作了解釋。同時,要求學生圍繞“Why do we love Xi Wang?”主動表達的觀點,讓師生互動成為課堂教學風向標。
學生向教師提問,能在緩和其學習緊張、畏難的心理基礎上,幫助他們從中摘錄有效信息,利于他們在主動對話的過程中獲得更多信息知識。重視學生異議,讓他們在不拘一格主動提問的過程中大膽展示,更利于他們形成帶著好奇和激情主動融入課堂。
總而言之,合作的形式可謂豐富多彩,探究問題和掌握運用規(guī)則則是其中最不能偏廢的主題。鼓勵學生從文本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讓他們透過素材對話發(fā)現(xiàn)主題,利于培養(yǎng)他們自主探學能力。多從生生討論、師生溝通中挖掘有效價值信息,能使得學生在主動調(diào)整學習認知策略和深入感知體驗中開闊視野,形成團結(jié)協(xié)作的良好學習精神。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小香.初中英語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4(11)
[3]沈雪.淺談初中英語參與、合作與探究教學模式[J].校園英語,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