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強(qiáng)
二十多年前,父親和母親在上海讀大學(xué),倆人有一個共同的喜好——在周末的下午,相約在學(xué)校對面的咖啡廳,手持一卷書,靜心品讀,隔窗望街,暢談人生。一杯咖啡陪伴閑暇時光,愜意盈懷。時日一久,愛情誕生了。
父親家窮,為了和母親一起品咖啡,總是節(jié)衣縮食。母親卻不同,家境殷實,零花錢富余。每次喝完咖啡,大都母親主動埋單。漸漸地,父親臉上掛不住了,不得不發(fā)奮努力,學(xué)習(xí)之余做兼職,換取咖啡錢。
那時,即使是上海這樣的城市,正宗的咖啡店也不多,學(xué)校附近僅有兩家。父親的那份兼職,就是在咖啡店里做服務(wù)生。如此一來,每當(dāng)和母親一起喝咖啡,父親便以店員的身份享受優(yōu)惠。
畢業(yè)之后,父親和母親被分到天津一家國企。年輕的他們勤奮工作,很快分到了住房,舉行了簡樸的婚禮?;楹?,他們依然延續(xù)著喝咖啡的習(xí)慣。
那些年,每天早晨五時許,父親總會早早起來煮咖啡。
咖啡煮好,絲絲香氣氤氳在小家內(nèi),夫妻倆隔幾而坐,品咖啡,品生活,盡管不大富裕,卻是充實而溫暖。
沒幾年,企業(yè)效益下滑,工資一降再降,小小的家庭,驟然拮據(jù)。以前,父親和母親喝的是價格不菲的純咖啡,后來,就只能喝速溶咖啡了。只是,喝咖啡的儀式依然莊重。父親依然早早起床,燒開水,沖咖啡,和母親對飲。喝完咖啡,吃過早點,兩個人再帶著美美的心情,騎車上班。
他們相信,日子就像這杯咖啡,苦苦甜甜,起起伏伏,但快樂不能少。
只是,父親和母親并沒有料到,企業(yè)的經(jīng)營形勢再度惡化,連續(xù)三年發(fā)不出工資,每月只有200元的生活費。如此艱苦的條件,即使是廉價的速溶咖啡也喝不起了。
父親一籌莫展,母親并未消沉,她靈機(jī)一動,發(fā)明了一種“特殊咖啡”。在那兩只從上海帶到天津的舊式咖啡杯里,加了紅糖,注了開水,攪拌均勻,味道雖不同,色澤卻相近。
昏黃的燈光下,父親品著母親的“發(fā)明”,眼角處竟泛動著淚花。他握著母親的手,說了三個字:“對不起?!蹦赣H微笑著,眼里滿是淚:“沒什么啊,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幸福。”父親說:“我一定讓你重新喝上真正的咖啡!”
此后不久,父親下海。面對浮浮沉沉的人生際遇,父親的愿望并未實現(xiàn),賠了二十多萬元,欠債十多萬元,日子越過越糟,連紅糖都成了奢侈品。
母親依然是那樣樂觀,依然鼓勵著父親,依然在清晨時分和父親對飲。只是,那只使用了十多年的咖啡杯里,不再是紅糖水,而是無色無味的白開水。
品著白開水,看著杯底的玫瑰花圖案,父親和母親并未覺得寡淡無味。小小的家里,竟也有說有笑了。
經(jīng)歷了人生的起落浮沉,他們并不在意杯子里盛了什么,對眼前人的珍視,對愛的珍視,是他們最在意的。
多年之后,父親終于迎來事業(yè)的春天,日子不再拮據(jù),生活有了節(jié)余,他們對那兩只古舊的咖啡杯仍分外珍視。
那褪了色的咖啡杯里,重新盛滿了級別不低的咖啡,香氣四溢。每天清晨,他們依然早起煮咖啡,坐在一起喝咖啡。很多時候,他們也在咖啡杯里注入白開水,開開心心地品著。
在他們看來,那無色無味的白開水,一如咖啡,洋溢著生活的滋味。
其實,無論“咖啡杯”里盛了什么,只要擁有一份恒久的真愛,總會品出咖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