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達(dá)+?錐光
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日常居住的家庭,會客是在客廳,寫作是在書房,睡覺有臥室,做飯?jiān)趶N房。每個居室有每個居室的功能。毫無疑問,床是人睡覺用的,一般都放在臥室。
但老北京,也有住房窄癟的人家,一間房多功能,既是客廳,也是書房,又是臥室,那會兒用煤爐燒飯取暖,所以這間房還是廚房。
筆者絕非笑談,在上世紀(jì)90年代以前,京城這種一戶人家一房多功能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所以北京有個老規(guī)矩,到誰家串門兒,不能坐人家的床。
為什么立這規(guī)矩?
因?yàn)槔媳本┤苏J(rèn)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氣場,這個氣場有陰有陽,有強(qiáng)有弱,有正有邪。床是主人和孩子睡覺的地方,而人在睡覺的時候,氣場最弱,所以也最容易受到其他氣場的侵?jǐn)_,所以,北京人最忌諱外人坐自己家的床。
另外,床,在居家風(fēng)水學(xué)里,屬陰陽交媾之處。中國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農(nóng)耕社會,早年間,人們追求的生活理想是:“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p>
您瞧,“炕頭”成了人們追求的理想。當(dāng)然,這里說的“炕頭”是有寓意的。老北京(民國以前)大多數(shù)家庭是睡炕的,所以,早年間,北京話里上床不說上床,說上炕。
炕(床)是什么地方?男人和女人睡覺的地方,再說得俗點(diǎn)兒,是孕育新生命的地方。所以,北京話里,上炕(床)還有讓人難以啟齒的含義。因此,外人是不能往人家的床上坐的。
此外,從衛(wèi)生角度說,睡覺的床是一個家庭比較“圣潔”(安睡)的地方。您從外面來,身上難免帶些灰塵、濁氣和人的肉眼看不見的細(xì)菌。趕上邋遢的人,好長時間沒洗澡,帶著這些五味雜陳,沾人家睡覺的床,是不是給人家添膩歪?
所以,北京人從小就教育孩子,不管到誰家串門兒,人家的地方再小,也不能坐人家的床。比如屋子實(shí)在太小,不坐床,只能站著,怎么辦?那也只能站著,或者找個小板凳坐。
假如碰到這種情況,主人在家里,一時找不著能坐的地方,非要您坐在他的床上。能不能坐呢?也不能坐!因?yàn)槿思夷鞘强蜌?,并非本意?/p>
聽話聽音兒
俗話說,鑼鼓聽聲兒,聽話聽音兒。聽什么音兒?話外音。
這句話,您跟老北京人說,再適用不過了。因?yàn)槔媳本┤苏f話比較含蓄,用老北京人自己的話說:喜歡“含著舌頭”說話。吃肉不吐骨頭,罵人不帶臟字——這就是所謂的話外音。所以北京人有個老規(guī)矩:聽話得聽音兒。
為什么要立這么個規(guī)矩?就是因?yàn)楸本┤苏f話喜歡用話外音。北京有句土話叫:話里話外。話里,一聽就明白;話外,您可就得琢磨了。
當(dāng)然,有些時候,弦外之音,心照不宣。容不得您細(xì)品,人家話已然說出口了,您不懂,邊上有懂的人,于是把您給曬在那兒,您還不知是怎么回事兒呢。
所以,老北京人從小就教育孩子,出門辦事,要聽話聽音兒,明白事理。尤其是到人家做客的時候。
因?yàn)槟强腿?,主人對您說的話不滿意,或者主人已經(jīng)對您不耐煩,想轟您走,當(dāng)然不會直說,這時就會“含著舌頭”旁敲側(cè)擊了。
有時明明是要趕您走,他卻不直說,而找別的話:“哎呀,您瞧聊著聊著,都這個鐘點(diǎn)了。您出來大半天了,到這會兒,也累了吧?”這句話的話外音是:我們都聊半天了,你趕緊走吧。
假如您沒聽懂他的話,或者聽懂了,揣著明白裝糊涂:“沒事兒,我不累?!边€要坐那兒接著跟他聊。
他會進(jìn)一步往下說了:“我這一天到晚地瞎忙。您瞧,眼瞅快到點(diǎn)兒了(其實(shí)離中午還早著呢)。一會兒,我還要到馬路對面的小學(xué),去接孫子。您說我累不累呀?”這句話的話外音是:你裝什么糊涂呀?告訴你,我馬上就出門,你還在這兒賴個什么勁兒?
話說到這兒,您或是真沒聽出他的話外音,或者是裝傻充愣,仍然無動于衷。
他會不斷地拉出這個那個來找說辭,總之,就想讓您馬上走人:“一會兒,我們二小子該回家吃飯了,他下班早。這小子犯懶,凈等著吃現(xiàn)成的。我接了孫子,還要給他做飯。怎么著,都這點(diǎn)兒了,您別走了。一會兒,我買兩斤切面,回頭咱們吃炸醬面。我再給您炒幾個菜,您喝二兩?!?/p>
話說到這份兒上,腦瓜再笨的人也能聽出來,人家是在往外轟人呢。
聽音兒,除了聽對方說話的語氣、聲調(diào)外,還要看他臉上的表情。當(dāng)然,最好是人家話一出口,您就能會意。
串門兒不能屁股沉
“屁股沉”,算是一個噱(開玩笑)詞兒,特指人在某個地方,長時間坐著不動。
當(dāng)然,說到長時間坐著不動,得說那些練功打坐修行的人。但“屁股沉”說的不是他們,而是指到誰家做客,長時間不走,讓主人感到不耐煩的人。
這么說來,“屁股沉”并不是個招人喜歡的詞兒。
北京人喜歡聊天,把聊天叫“侃大山”?!百保钦{(diào)侃之意。但為什么叫“侃大山”,不說“侃大?!蹦兀?/p>
老北京形容北京人聊天的事,有句順口溜:“先說地,后說天;說完了北山,說南山;說完了石鼓(門墩),說旗桿;說完了影壁,說地磚?!边@個順口溜大概有100多句,從大門口,一直聊到熱炕(床)頭。說明北京人多么能聊。因?yàn)楸本┏侨姝h(huán)山,所以開頭是從山聊起來的,由此,人們把聊天叫“侃大山”。
聊天,也分聊什么。說正事,叫聊天;扯閑篇,也叫聊天。但“侃大山”這個詞兒,專指扯閑篇。
通常到人家串門兒(做客)屁股沉的人,都喜歡“侃大山”。如果碰到一個也愛侃的人,倆人對著“侃”,能“侃”到一塊兒,屁股多沉都沒事兒。但是遇到一位珍惜時間、平時討厭“侃大山”,而且人家還有其他事等著要辦,您還沒完沒了地跟人家“侃大山”,那就欠禮了。
在老北京,專門有“侃大山”的地方,比如茶館、飯館、澡堂子等等,您如果有侃大山的“癮”,可以奔這些地方。一般到人家做客,忌諱沒完沒了地“侃大山”。為此,北京人有個老規(guī)矩,到誰家串門兒不能“屁股沉”。
因?yàn)槟钱?dāng)兒,誰家都有老人和小孩,大人也有自己要干的事,誰也不會那么慷慨,奉獻(xiàn)自己的耐心,陪您“侃大山”。
當(dāng)然,這也要分人。有的人待著沒事兒,您來了,跟他“侃大山”,等于陪他解悶兒,他求之不得。
最主要的是,您串門兒或者到人家走訪的時候,要看主人是否熱情,看您談的話跟人家投機(jī)不投機(jī),看主人是不是手里在干著活兒。總之,您要在主人的舉止言談中看人家對您的態(tài)度。這個并不難,一般人都能感覺出來。
如果您跟主人聊得投機(jī),就多聊會兒。反之,人家對您的閑篇并不感冒,那您就打住了,趕緊抬腿走人,別讓人家心里數(shù)落您“屁股沉”。
(編輯·宋冰華)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