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稱謂詞“姑、舅”語義的歷史演變

      2017-02-10 16:25陳改紅
      北方文學·中旬 2016年10期
      關鍵詞:公婆

      陳改紅

      摘要:本文從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演變規(guī)律出發(fā),著重探究“姑舅”這個詞的語義變化。通過比較“姑舅”這個詞古今詞義的異同點,集中探究“姑舅”表示“公婆”這一義項的發(fā)展變化,并深入探究導致這種變化背后的歷史、社會動因。最后得出結論,是“姑舅表婚制”這一社會存在的變化發(fā)展促使“公婆”這一義項的發(fā)展變化,到最終的消失。

      關鍵詞:姑;舅;公婆;姑舅表婚制

      現(xiàn)代漢語詞匯是古代、近代漢語詞匯的繼續(xù)和發(fā)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隨著人們實踐領域的不斷擴展,詞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新詞不斷地產(chǎn)生,舊詞逐漸地消亡;同時,詞的語義內(nèi)容和詞的語音形式也不斷地發(fā)生變化。稱謂詞“姑舅”隨著社會的變遷,其詞匯意義也發(fā)生了變化。

      一、稱謂詞“姑”、“舅”的古代之“姑母”、“丈夫的母親”,“姑父”、“丈夫的父親”之意

      (一)“姑”古之含義

      《說文》:“姑,夫母也。從女,古聲。”;《爾雅·釋親》:“父之姊妹為姑?!保弧稜栄拧め層H》:“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卷耳》曰:“姑:姑且”。“姑”的其它義項:“姑”指父親的姊妹;“姑”指丈夫的姊妹(小姑,姑嫂);“姑”指妻子的母親(外姑);“姑”指婦女之統(tǒng)稱;“姑”指出家的女子等,這里做簡單羅列。

      1.“姑”——“姑母”

      《禮記》:“士之喪,主人父兄子姓皆坐于東方,主婦姑姊妹子姓皆坐于西方。”;《漢書》:“孝元皇后,王莽姑也?!?;《左傳》:“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謁諸姑,曰:‘長叔姒生男?!?;《儀禮》:“入見姑、姊,如見母。”;《公羊傳》:“魯子曰;‘請后五廟以存姑姊妹?!钡?。在這些例子中,“姑”都是“姑母”之意。

      2.“姑”——“丈夫的母親”

      《國語》:“吾聞之先姑曰:‘君子能勞,后世有繼?!?;《禮記》:“婦人不為主而杖者,姑在為夫杖,母為長子削杖?!?;《榖梁傳》:母戒之曰:“謹慎從爾姑之言!”;《禮記》:“舅沒則姑老,冢婦所祭祀賓客,每事必請于姑,介婦請于冢婦?!?;《漢書》:“吏捕孝婦,孝婦辭不殺姑。”等。在這些句子中,“姑”都是“丈夫的母親”,即“婆婆”之意。

      (二)“舅”古之含義

      《說文》:“舅,母之兄弟為舅,妻之父為外舅。從男臼聲。其久切。”;《爾雅·釋親》曰:“母之晜弟爲舅?!?;《毛傳》同;《后漢》書:“大者,今太字。妻之父爲外舅。男子於妻父亦言舅。對妻之舅吾父爲偁也。母之昆弟不曰外舅者,妻黨之別於母黨也。從男。臼聲。其九切。三部?!钡取?/p>

      1.“舅”——“舅父”

      《說文》:“母之兄弟為舅,妻之父為外舅,從男,聲臼。”;《詩·秦風·渭陽》:“ 我送舅氏,歸至渭陽?!保弧墩衙魑倪x》:“行年四歲,舅奪母志?!?;《晉書》:“乃者桓文之勛,伯舅是憑?!?;《舊唐書》:“今汝舅欲奪吾志,將加逼迫,于汝何如!”等。在這些句子中,“舅”都是“舅父”之意,即母之兄弟之意。

      2.“舅”——“丈夫的父親”

      《大唐傳載》:“女拜而歸室,告其夫曰:‘舅得詹事矣。”;《苛政猛于虎》:“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榖梁傳》:“父戒之曰:‘謹慎從爾舅之言!”;《爾雅·釋親》:“婦稱夫之父曰舅?!?;《禮記》:“適婦不為舅后者,則姑為之小功?!钡?。在這些句子中,“舅”皆為丈夫的父親之意。

      二、稱謂詞“姑”、“舅”的現(xiàn)代意義

      (一)“姑”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姑”有以下義項:(1)姑母(名詞);(2)丈夫的姐妹;(3)丈夫的母親(書);(4)出家修行或從事迷信職業(yè)的婦女;(5)姓(名);(6)姑且;暫且(副)。

      (二)“舅”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舅”有以下義項:(1)舅父(名);(2)妻的弟兄;(3)丈夫的父親(書)。

      三、“姑”、“舅”古今詞義對比

      本文主要探究“姑舅”表示“姑婆”這一義項。

      (一)相同點

      “姑”、“舅”不管是在古代漢語里,還是現(xiàn)代漢語里,都有“姑,丈夫的母親”、“舅,丈夫的父親”之義,即都有“公公”、“婆婆”之義。

      (二)不同點

      “姑舅”的“公婆”之義,古今語體色彩有所變化,且在現(xiàn)代漢語中,“姑舅”表示“公婆”這一義項基本不用了。

      在古代漢語中,“姑”、“舅”廣泛存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稜栄拧め層H》:“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庇纱丝梢?,“姑”、“舅”在古代是作為稱謂詞而存在的,所以,“姑”、“舅”大量運用于口語中。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從“姑”、“舅”的義項來看,“姑,丈夫的母親”、“舅,丈夫的父親”這兩個義項只存在于書面語中??谡Z中基本消失了。

      四、稱謂詞“姑”、“舅”語體色彩的古今差異背后的動因

      親屬稱謂詞義的發(fā)展演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婚姻制度的變化;換言之,中國古代婚姻制度的變化直接導致了親屬稱謂詞義的變化。

      (一)“姑舅”表示“公婆”之義的來源

      “姑,丈夫的母親”、“舅,丈夫的父親”詞義的來源。這源于古代常見的一種婚姻制度,即“姑舅表婚制”。所謂姑舅表婚制,即姑與舅的子女互為婚配。這種婚姻下,兒甲的舅父(兄弟甲)同時就是他的岳父和姑父,他的姑媽同時就是他的岳母和舅母;女乙的舅父(兄弟乙)同時亦是他的公爹,她的姑母(姐妹甲)就是她的婆母。因此,對于女方來說,丈夫的母親既是自己的姑姑,同時又是自己的婆婆;而丈夫的父親既是自己的舅舅,同時又是自己的公公。所以,“姑”、“舅”的詞義擴展了,“姑”兼有“姑母”和“婆婆”之義,同理,“舅”兼有“舅父”和“公公”之義。

      古代漢語中,在大量文獻中,“姑”、“舅”表示“婆婆”、“公公”之義。《爾雅·釋親》:“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保弧秶Z·魯語下》:“吾聞之先姑?!表f昭注:“夫之母曰姑”;《禮記·坊記》:“昏禮,婿親迎,見于姑舅。”等。由此可見,“姑舅”表“公婆”之義,廣泛運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這無疑與“姑舅表婚”這種婚姻制度有著莫大的關系。

      (二)“姑舅”表示“公婆”這一義項的逐漸消亡的動因

      我們想要探究“姑舅”表示“公婆”這一義項逐漸消亡的動因,就必須挖掘“姑舅表婚制”這種特殊的婚姻制度的發(fā)展演變。

      “姑舅”表“公婆”這一義項,源于“姑舅表婚制”,所以這一義項的消亡同樣與這種婚姻制度的逐漸消亡有莫大的關系?!肮镁吮砘橹啤睆脑忌鐣a(chǎn)生以來,世代沿襲,生生不息,但,這種婚姻制度的實質(zhì)是近親結婚,這注定了其必然走向消亡的歷史命運,這反映在漢語詞匯上,就是“姑舅”表“公婆”的這一義項的逐漸消亡。

      我們可以從這種婚姻制度的發(fā)展變化來探究該義項的發(fā)展演變。

      “姑舅表婚制”萌發(fā)于人類最早的家庭形式——血緣家庭中,主要實行族內(nèi)班輩群婚,此時的“姑舅表婚”尚未取得獨立形態(tài),只是統(tǒng)括于簡單的兄妹婚中。血緣家庭之后,繼起的是外婚制的普那路亞家庭,此時,“姑舅表婚”始從兄妹婚中脫離出來。之后,“姑舅表婚制”普遍存在于中國歷史上,這可以從很多史實記載中看到。漢武帝曾娶其姑長公主之女陳氏為后;宋代陸游的前妻唐婉是其舅之女;清代《紅樓夢》中寶黛之戀同屬于“姑舅表婚”等等。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認為“姑舅表婚”是親上加親,這種思想使得這種婚姻制度不斷傳承。反映在漢語詞匯上,“公婆”之義也不斷傳承。

      但是,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姑舅表婚制”這種近親結婚的婚配制度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第一,不利于婚姻自由。第二,近親結婚對后代的身體健康不利。第三,引起大量社會糾紛,婦女地位低下。

      這些因素,使人們深刻認識到改革這種婚姻制度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貴州黎平、鎮(zhèn)遠、恩州等各地政府多次發(fā)布文告,文告的內(nèi)容是要求各地禁止“姑舅表婚”的這種不合理的民間婚姻制度的,改革的歷程是漫長的,官府為了能讓老百姓對改革的內(nèi)容普遍的被遵守,于是將這些改革的規(guī)定刻于石碑之上,并且立于各個村寨,很多百姓甚至將這些改革的內(nèi)容看得很是神圣。從現(xiàn)在所保存的這些碑刻來看,最早從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就已經(jīng)開始對該婚姻制度進行了改革,改革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直到改革開放前,“姑舅表婚制度”尚且存在。現(xiàn)在,我國《婚姻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十條都涉及到有關近親結婚的相關條例。

      政府的強制性規(guī)定和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直接促使了“姑舅表婚制”這種婚姻制度的逐漸消失,逐漸淡化。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婚姻制度的逐漸消失,反映在文化上就是“公婆”這一義項的逐漸消失?,F(xiàn)在提到“姑舅”,大部分人就是單純的想到了“姑姑”、“舅舅”,當然,不排除一些有深厚的文化知識的人還知道“公公”、“婆婆”這些意思。但是,從社會中大部分人出發(fā),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這個義項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也因此,在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幾乎沒有人稱謂“公婆”為“姑舅”了,口語中的“姑舅”也只是單純的表示“姑母”、“舅父”,“姑舅”這個詞的詞義范圍縮小了,不再是一詞多義了。我們在書面語中見到的“公婆”之義,大部分是古代稱謂或是近代稱謂,現(xiàn)代漢語中,這一義項已很少見了。

      五、小結

      稱謂詞“姑舅”表示“公婆”這一義項,在古今語體色彩上的差異,以及“公婆”這一義項的逐漸消逝,正是“姑舅表婚制”這一特殊的婚姻制度逐漸淡出歷史舞臺的表現(xiàn)。我們探究詞義的演變時,需要結合一些歷史因素來深入研究,才能清晰地知道它的來龍去脈。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M].中華書局,1963,12.

      [2]爾雅·釋親[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8.

      [3]《卷耳》

      [4]戴圣.尚書禮記[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3.

      [5]班固.漢書[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11.

      [6]左丘明.左傳[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7.

      [7]公羊高.《公羊傳》

      [8]榖梁赤.《榖梁傳》

      [9]國語·魯語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8.

      [10]韋斯特·馬克.人類婚姻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76–80.

      [11]曹雪芹.紅樓夢[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4.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六條、第七條.2001.

      猜你喜歡
      公婆
      恩怨如污垢
      為了獨處,我從婆婆家搬了出去
      丈夫去世后,公婆阻止我行使監(jiān)護權,我該怎么辦
      這樣偏心的公婆 我能否不養(yǎng)他們老?
      “慳吝”公婆
      沙坪坝区| 雷波县| 利川市| 巴楚县| 铜陵市| 安西县| 靖江市| 临高县| 新平| 中山市| 区。| 临汾市| 许昌县| 美姑县| 新和县| 浦东新区| 东阳市| 彭泽县| 石渠县| 类乌齐县| 娱乐| 新平| 韶关市| 泾源县| 天镇县| 寿阳县| 安泽县| 洛扎县| 连平县| 汨罗市| 新乡市| 怀宁县| 抚顺县| 宝坻区| 陇西县| 广汉市| 永定县| 东丽区| 永川市| 罗城|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