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低劑量CT與常規(guī)劑量CT對早期肺癌的診斷價值對比

      2017-02-11 01:10:45李永崔書君朱月香
      臨床肺科雜志 2017年3期
      關鍵詞:低劑量螺旋檢出率

      李永 崔書君 朱月香

      ?

      ·腫瘤診治·

      低劑量CT與常規(guī)劑量CT對早期肺癌的診斷價值對比

      李永 崔書君 朱月香

      目的 對比分析低劑量CT與常規(guī)劑量CT對早期肺癌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選擇于我院進行診治的134例早期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經(jīng)病理診斷證實為早期肺癌。對所有患者分別進行低劑量CT掃描和常規(guī)劑量CT掃描,對比分析以上兩種掃描方式的肺癌檢出率,圖像質量、放射劑量等是否存在差異。結果 低劑量掃描組對早期肺癌的檢出率為90.3%,常規(guī)劑量掃描組對早期肺癌的檢出率為91.8%,兩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明顯意義(P>0.05)。兩組的圖像質量均全部合格,低劑量組的圖像質量評分為(3.6±0.7)分,常規(guī)劑量組的圖像質量評分為(3.7±0.8)分,兩組圖像質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低劑量組的圖像噪聲大于常規(guī)劑量組(P<0.05),但并不影響對圖像的分析診斷。兩組對肺部病灶各種不同征象的診斷效果無明顯差異(P>0.05)。低劑量組和常規(guī)劑量組的權重CT劑量指數(shù)(CTDIw)分別為(1.6±0.4)mGy和(7.1±1.2)mGy,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低劑量組的劑量長度乘積(DLP)為(42±9)mGy·cm,明顯低于常規(guī)劑量組的(187±15)mGy·cm(P<0.01);低劑量組的最大有效輻射劑量為(0.78±0.13)mSv,明顯低于常規(guī)劑量組的(4.15±0.81)mSv(P<0.01)。結論 低劑量CT與常規(guī)劑量CT對早期肺癌均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兩者的圖像質量無明顯差異,而低劑量CT掃描可明顯減少患者接受的輻射劑量,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我國肺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jù)WHO相關預測,到2025年我國肺癌的患病人數(shù)將位居全球首位[1]。臨床大多數(shù)肺癌患者被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到了疾病的中晚期,且肺癌細胞增殖迅速,極易經(jīng)血行轉移,預后極差,遠期生存率低。即使進行手術根治其5 年生存率還是非常低,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對肺癌的早期診斷是提高患者5 年生存率的重要方法,研究表明經(jīng)過手術治療后的早期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可提高到80%左右[2]。目前,隨著螺旋CT技術的快速發(fā)展,CT掃描因其簡便、快捷、掃描效果好等已成為篩查早期肺癌最常用的檢查手段。但常規(guī)劑量的CT掃描輻射劑量大,有效劑量小,利用率低,從而使患者接受的輻射劑量大,增加了對身體的潛在危害性,使應用受限。在此情況下,低劑量CT掃描技術逐漸被應用于臨床輔助診斷,可提高診斷效果,利于患者的及時治療,同時可有效降低對人體造成的輻射危害[3]。為了進一步探討低劑量CT掃描對早期肺癌的診斷價值,本文通過收集134例早期肺癌患者的資料,比較分析低劑量CT與常規(guī)劑量CT的診斷效果及輻射劑量,現(xiàn)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8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診治的134例早期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經(jīng)病理檢查或細胞活檢證實為早期肺癌。其中男75例,女59例;年齡44-80歲,平均年齡(59.4±8.5)歲。其中左側病變70例,右側病變64例,上葉病變65例,下葉病變69例;肺腺癌68例,肺泡癌51例,小細胞肺癌15例。全部病例應用常規(guī)劑量CT掃描的同時應用低劑量CT掃描。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二、方法

      兩組患者在進行CT掃描前均行相關的各項常規(guī)檢查,因掃描時需要求患者一次吸氣后屏住呼吸到完成用日本東芝aquilion 64層螺旋CT掃描整個掃描,因此需指導其進行呼吸訓練。利用美國64層螺旋CT 750掃描機進行范圍為從肺尖到肺底的全肺掃描,以肺窗和縱隔窗進行掃描攝片。低劑量組CT掃描參數(shù)為掃描電壓為120 kV,電流為25 mA,掃描層厚為7.5 mm,重建圖像層厚為2.5 mm,間隔為2.5 mm;常規(guī)劑量組CT掃描參數(shù)為掃描電壓為120 kV,電流為200mA,掃描層厚為5 mm,重建圖像層厚為3.0 mm,間隔為3.0 mm,掃描時間為0.5 s/r,一次完整掃描時間為10-12 s。肺窗及縱隔窗圖像的窗寬、窗位根據(jù)掃描定位進行自動調整。掃描完成后將圖像傳輸?shù)綊呙铏C的系統(tǒng)工作站進行圖像的后期處理。由2名具有多年閱片經(jīng)驗的放射科CT診斷醫(yī)生分別獨立進行閱片,記錄結果。二者均不清楚每個患者的CT掃描參數(shù),進行盲法閱片避免人為偏倚。當遇到不一致的情況,二者通過再次的仔細圖像分析協(xié)商解決達到一致結果。圖像分析主要包括病灶的部位、邊緣、大小、密度等情況,及圖像內肺血管的結構是否清晰等判斷圖像的質量。

      三、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種不同CT掃描劑量對早期肺癌的檢出率及診斷效果。圖像質量的優(yōu)劣評價參考文獻的評定標準進行評價[4],主要從圖像有無偽影、病灶的顯示、診斷可信度進行4個等級的評分,分為1-4分。4分為優(yōu)質圖像,無偽影、病灶顯示最佳、診斷可信度大于90%;3分為良好圖像,有輕微偽影、病灶顯示較好、診斷可信度大于75%;2分以上為合格圖像,有少許偽影、病灶顯示及診斷可信度大于60%;2分以下為不合格圖像,偽影嚴重、病灶顯示不清,無法辨別診斷。同時記錄CT放射劑量,包括CTDIw、DLP及最大有效輻射劑量等指標。

      四、統(tǒng)計學處理

      結 果

      一、兩組不同劑量CT掃描對早期肺癌的檢出率比較

      低劑量CT掃描組檢出早期肺癌121例,肺部良性疾病13例,早期肺癌檢出率為90.3%;常規(guī)劑量CT掃描組檢出肺癌123例,肺部良性疾病11例,早期肺癌檢出率為91.8%,兩組肺癌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劑量CT掃描對早期肺癌的檢出率比較

      二、兩組不同劑量CT掃描的圖像質量比較

      兩種掃描方式下圖像質量均全部100%合格。其中低劑量組優(yōu)質圖像比例為89.6%,常規(guī)劑量組優(yōu)質圖像比例為96.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低劑量組的圖像噪聲值(64.7±10.5),顯著高于常規(guī)劑量組的(37.2±8.1) (P<0.01),較高的噪聲雖然對圖像的觀察造成一些影響,但并不影響臨床診斷。兩組的圖像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劑量CT掃描的圖像質量比較

      三、兩組不同劑量CT掃描各種征象比較

      低劑量組和常規(guī)劑量組對病灶的特征如分葉征、毛刺征等掃描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掃描方式結果一致性良好,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劑量CT掃描各種征象比較

      四、兩組不同劑量CT掃描的輻射劑量比較

      低劑量CT組掃描的CTDIw值為(1.6±0.4) mGy,常規(guī)劑量組為(7.1±1.2) mGy;低劑量組掃描的有效mAs為(21±8)mAs,常規(guī)劑量組為(79±10)mAs;低劑量組掃描的DLP為(42±9) mGy·cm,常規(guī)劑量組為(187±15) mGy·cm;低劑量組掃描的最大有效輻射劑量為(0.78±0.13)mSv,常規(guī)劑量組為(4.15±0.81)mSv,兩組以上各項輻射劑量指標比較,差異均存在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見表4)。

      表4 兩組不同劑量CT掃描的輻射劑量比較(±s)

      討 論

      肺癌是當前對人類健康和生命造成最大威脅的惡性腫瘤。且目前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使得肺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也呈快速增長趨勢。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有效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期的關鍵途徑。但對于早期肺癌,特別是位于周圍肺野的小癌灶,大部分患者一般無明顯的自覺癥狀和臨床癥狀,發(fā)現(xiàn)已是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影響預后。對于早期肺癌通常需要健康普查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目前普查時進行胸部X線片、CT等影像學檢查方法是發(fā)現(xiàn)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但傳統(tǒng)的胸部X線攝片存在易漏診,放射劑量大,有潛在的致癌風險等局限性已經(jīng)很少應用于肺癌的診斷。但隨著放射衛(wèi)生學的發(fā)展及人們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如何降低檢查中的輻射劑量逐漸受到國內外放射學學者的關注,如何以最小的輻射劑量達到最好的圖象質量和診斷效果成為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多層螺旋CT較X線平片對早期肺癌診斷有明顯的優(yōu)勢,多層螺旋CT采取薄層掃描,其密度分辨率高,可從三維立體清晰顯示出病灶的特征,不受人體組織結構重疊的干擾,能夠有效發(fā)現(xiàn)早期病變,可以達到對肺癌的早診斷和早治療[5]。但常規(guī)CT掃描時的輻射劑量較大,會對老人、孕婦等高危人群和一些身體的敏感部位產(chǎn)生不良影響,對受檢者造成一定的損傷,不符合最優(yōu)化原則。而低劑量CT掃描的問世為肺癌的早期篩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更符合現(xiàn)代的健康體檢原則[6]。低劑量CT技術是指在保證肺部圖像質量的情況下,可盡量降低放射劑量,最大限度的減小人體所接受的放射損害[7],而降低輻射劑量的主要措施是減少管電流。因肺組織內的特殊肺泡結構,使其自然對比度高于空氣,因而降低管電流并不會影響肺部病變的檢出。

      有研究認為,多層螺旋CT檢測肺內結節(jié)的最佳管電流為25mAs,在減少了輻射劑量的同時不會影響診斷的準確性[8]。本研究低劑量CT掃描管電流為25mAs。結果顯示,低劑量CT掃描組早期肺癌的檢出率為90.3%;常規(guī)劑量CT掃描組檢出率為91.8%,兩組檢出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低劑量CT掃描與常規(guī)劑量CT掃描的診斷符合率與一致性均較好。兩組圖像質量均全部合格,常規(guī)劑量組的優(yōu)質圖像比例高于低劑量組(P<0.05),但兩組的圖像質量綜合評分比較,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圖像質量均良好,均可適合臨床診斷要求。低劑量組的圖像噪聲值顯著高于常規(guī)劑量組(P<0.01),但仍可顯示出縱隔淋巴結及冠狀動脈征象,并不影響臨床診斷[9]。低劑量組和常規(guī)劑量組對病灶的分葉征、毛刺征、空洞等掃描征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掃描方式結果一致性良好。低劑量組掃描的CTDIw、有效mAs、DLP和最大有效輻射劑量分別為(1.6±0.4) mGy、(21±8)mAs、(42±9) mGy·cm和(0.78±0.13)mSv,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劑量組的(7.1±1.2) mGy、(79±10)mAs、(187±15) mGy·cm和(4.15±0.81)mSv,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說明低劑量CT掃描可從整體直接減少對受檢者的照射劑量,同時可減少儀器球管及探測器的醫(yī)療損耗,進一步降低檢查的成本,可作為早期肺癌診斷的最佳方法[10]。但應用低劑量CT進行早期肺癌的篩查仍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低劑量CT檢查能否降低肺癌患者的病死率、提高遠期生存率,及其存在一定的誤診、漏診等問題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綜上所述,低劑量CT掃描對早期肺癌具有很好的診斷價值,其檢出率、圖像的質量及對病灶的顯示能力同常規(guī)劑量CT比較均無明顯差異,且低劑量CT對受檢者的輻射劑量和輻射傷害更小,有利于保護患者的健康,更適合人群的肺癌早期普查。低劑量CT掃描是一種簡便、有效、經(jīng)濟、安全的早期肺癌檢查方式,值得推廣,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1]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T,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J]. CA Cancer J Clin,2005, 55(2):74-108.

      [2] 張立國,劉廣杰,趙俊敏. 肺癌早期診斷進展[J]. 河北醫(yī)藥,2014,36(14): 2179-2182.

      [3] 胡輔裕. 低劑量螺旋CT檢查在早期肺癌中的應用價值[J].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4,12(7):6-7.

      [4] 劉強,蔡浩,楊曉燕,等. 64層螺旋CT低劑量與常規(guī)劑量對周圍型肺癌診斷的對比分析[J]. 中國醫(yī)學工程,2015,23(12):92-93.

      [5] 茍曉明.早期肺癌的多層螺旋CT臨床診斷價值探討[J]. 當代醫(yī)學,2014,28(30):13-14.

      [6] 鄒建勛,王明杰,李旭丹.普通CT掃描和低劑量螺旋CT掃描對早期肺癌診斷的比較研究[J]. 中國醫(yī)院統(tǒng)計,2013,20(4): 297-298.

      [7] 張賽君. 常規(guī)劑量CT掃描和低劑量CT掃描診斷肺結節(jié)的診斷結果對比分析[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5,21(8): 1127-1129.

      [8] 李寶權. 16層螺旋CT低劑量薄層技術與常規(guī)胸片對肺部病變檢出率的對比研究[J]. 中國醫(yī)學裝備,2015,12(2):89-91.

      [9] 馬榮章. 64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并靶掃診斷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的臨床觀察[D].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3.

      [10] 張春秋. 64層螺旋CT低劑量與常規(guī)劑量對早期肺癌診斷的對比研究[J]. 當代醫(yī)學,2013,19(21):5-7.

      10.3969/j.issn.1009-6663.2017.03.054

      075000 河北 張家口,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CT中心

      2016-06-27]

      猜你喜歡
      低劑量螺旋檢出率
      QCT與DXA對絕經(jīng)后婦女骨質疏松癥檢出率的對比
      安寧市老年人高血壓檢出率及其影響因素
      長程動態(tài)心電圖對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分析
      旋風“螺旋丸”
      16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在腹部中的應用
      螺旋變變變
      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算法在頭部低劑量CT掃描中的應用
      低劑量輻射致癌LNT模型研究進展
      奇妙的螺旋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狀動脈低劑量掃描對比研究
      海城市| 昌图县| 延安市| 枣阳市| 沙河市| 延川县| 凤庆县| 建德市| 射洪县| 小金县| 松阳县| 武安市| 新乐市| 泽普县| 蓝田县| 周宁县| 平罗县| 桃园县| 武宣县| 达州市| 延川县| 巴南区| 泾源县| 西林县| 黎川县| 九寨沟县| 项城市| 宁陵县| 榆树市| 介休市| 盐山县| 汶上县| 百色市| 锦州市| 四子王旗| 涡阳县| 深州市| 尼勒克县| 阿瓦提县| 峨眉山市| 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