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日本藝術(美術)教育的內容及啟示
□張林
近幾年來我國在極力地推行教育體制的改革,改革方案涉及藝術教育專業(yè)的卻并不多。近期我有幸來到日本,對日本幼兒、中小學、大學等階段的藝術教育有了一些了解,感覺到中日在藝術教育教學上存在的差異,直觀的感受是日本高校在對學生進行藝術教學的時候方案較為系統、目的較為清晰,具有較高的借鑒價值。
1.日本幼兒美術教育內容。
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普通的美術教育,這種美術教育并不是培養(yǎng)畫家、藝術家的教育,而是一種素質教育。每個幼兒都是獨特的個體,有著獨特的體驗與表達,每位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的獨特性,并且通過美術教育的內容培養(yǎng)幼兒受用一生的素質。日本幼兒美術教育內容包括:繪畫活動是幼兒美術教育的重要活動內容;滿足幼兒成就感的手工制作;關注游戲與探索的造型性游戲。
2.對中國幼兒美術教育的啟示。
(1)不要批評或者損傷幼兒的表現欲望,而應該鼓勵幼兒盡情地按照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去創(chuàng)造和表現,對于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造型性游戲可以幫助幼兒認識高低、里外、大小等空間的概念,教師在美術活動中應盡量多給幼兒提供進行造型性游戲的材料及工具,并且給幼兒充足的游戲時間,重視美術活動中的造型性游戲,讓幼兒才能在“造型性游戲”活動中得到發(fā)展。
(3)在活動過程與評價中要重視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而不應僅僅關注作品本身,當幼兒獲得成就感之后才會享受表現帶來的快樂,和培養(yǎng)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教師要多給幼兒提供展示作品、交流作品的機會,使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獲得成就感。
1.日本中小學美術教育內容。
日本中小學美術教育內容有:日本中小學對美術教師的要求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尊重個性和自由的美術教育;美術教育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傳承;綜合性的美術教育,日本的美術教育善于融合其他領域的知識,提倡綜合化的大美術教育;注重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強調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2.啟示。
中國的中小學美術教育在改革開放后才開始普及化、系統化,至今也才30余年,各方面的基礎還很薄弱。雖然我國的美術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編寫都是基于素質教育的,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美術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重知識與技法,輕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性;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等等。
我國美術基礎教育研究和教學要善于學習吸收外國美術教育的先進理論和方法,并根據我國需求進行改造,使其為我所用;美術教師要有更寬厚的理論基礎和綜合素質,通過美術教育培育學生的美好情感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作為終極目標;教學內容要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意義,享受到美術學習的快樂。
1.課程體系。
為了充分發(fā)揮本科、研究生教育,各個研究室的作用以及各單位小組的特質,為了讓學生不受既定專業(yè)領域的思想束縛,自由地發(fā)揮自身的潛質,學校以這一理念為依據而進行編寫課程計劃。以2012年東京藝術大學設計學科本科生為例,一年級是以觀察與表現為教育方針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它以人類、自然界為共同的主題;二年級是以聯想與表現為教育方針的專業(yè)基礎課,它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為共同的主題;三年級是以創(chuàng)新與表現為教育方針的專業(yè)基礎課與專業(yè)方向課,它以社會、都市、信息等問題為共同的主題;四年級是以設計與表現進行的畢業(yè)設計創(chuàng)作階段,它以學生的主體性為基礎,在注重專業(yè)性的同時,重視設計綜合造型力。
2.凸顯實用技術。
當前,美術、藝術設計均為實用技術性很強的專業(yè),實訓室教學模式能滿足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實用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東京藝大的藝術專業(yè)本科課程的教學模塊設置并不復雜,主要是以專業(yè)課程為主,均為實用性很強的專業(yè),在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的同時提高了實訓室的利用率。課程設置強化實踐教學,重點考核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課程結構體現了學生作為實訓室教學主體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新性。
3.藝術教育凸顯“學—做—研”的教學理念。
國內的藝術設計專業(yè)教育在教學理念基礎上基本貫徹了我國本科教學綱要里的教學思想,即“為祖國培養(yǎng)能建設現代化社會的有用人才”。深入理解這句話的內涵,就是要讓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學更加注重實用性,讓畢業(yè)生畢業(yè)之后能夠投入到浩浩蕩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軍里來,更加注重生產的效率,強調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任務。而日本的藝術設計專業(yè)教育則強調“綜合素質培養(yǎng)”以及“對藝術設計專業(yè)實踐的初步引導”為主。既要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又要讓學生具備從事藝術設計創(chuàng)作實踐的能力,把一部分立志繼續(xù)做研究的人引導到碩士博士階段。相比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日本在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學上更加重視實踐課程以及設計思維的開發(fā)?,F場真實操作教學讓教學互動變得更加豐富和有吸引力,讓教與學的關系逐步轉變?yōu)椤皩W—做—研”的關系,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中得到激發(fā),對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更加主動。
[1]蔡文宇.日本幼兒美術教育內容對我國的啟示[J].藝術教育,2014.
(作者單位:西安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