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瑞凱
高雨生失戀博物館館長
臨近年底,搞促銷活動的商場人潮涌動,一塊專門做活動的場地清一色黑白做底的展板,上面掛著大大小小的木質(zhì)的相框,項鏈、打火機被釘在相框里,在牛皮紙的襯托下儀式感十足。這是80后媒體人高雨生閑暇時運營的微信公號“南京失戀博物館”做的第一個線下展覽,想想也算商場活動里的一股清流了。
突如其來的“火”還給館長高雨生帶來了麻煩事。展覽結(jié)束前,他收到一位自稱是“失戀博物館”商標(biāo)注冊方的短信,并提出重金購買這一商標(biāo)的授權(quán),不然就必須停止“南京失戀博物館”這一名稱,否則就會被舉報、銷號,乃至最后的封殺。
高雨生還沒有從微信公號上漲了一萬多粉絲的喜悅中反應(yīng)過來;也還沒來得及和前來幫忙做展覽的朋友聚個餐,犒勞大家;更沒有來得及一一瀏覽郵箱里新收到的50封失戀故事。登錄微信公號,一個系統(tǒng)信息降臨在屏幕上:你的賬號經(jīng)查涉嫌昵稱侵權(quán),違規(guī)內(nèi)容已經(jīng)清空處理?!澳暇┦俨┪镳^”這幾個承載了高雨生這兩個月所有付出的字,變成了一串冰冷的字母和數(shù)字組合。
高雨生找律師咨詢,查證后發(fā)現(xiàn)那家索賠重金的信息公司注冊了一大堆類似的商標(biāo),卻沒有相關(guān)的經(jīng)營,高雨生得不到法律和微信平臺的支持。對于高雨生來說,這個公眾號本來就不是一次追逐利益的實驗,索性換個名字吧。他相信,一定會有人拍著他的肩膀說:“沒關(guān)系,名字不重要,我們愛的是你帶來的故事?!?/p>
面臨換名風(fēng)波的那一晚,高雨生在公眾號的文章后面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南京失戀博物館”不在了,我還是你們的館長嗎?面對來自網(wǎng)絡(luò)上陌生人的善意和關(guān)注,高雨生心懷感激,“有這樣一些溫暖的善意,特別重要,把有相同價值觀的人聚在一起,讓人覺得真好”。
原來你也在這里
微信公號“南京失戀博物館”里的故事一開始來自身邊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漸漸地征集失戀故事的郵箱會有陌生人的郵件,高雨生對任何一個故事、一個物品都滿懷敬意,“即使它真的很普通,可在它身上,卻帶著這個世界上獨特的、唯一的、無法重來的愛”??赐赅]件后,高雨生會對當(dāng)事人進行回訪,重新整理和豐富故事之后,在公號上不定期發(fā)布完整的失戀故事。
陸續(xù)收到這些代表過往愛情的藏品時,高雨生還沒有想好怎么處理它們,只是統(tǒng)一放在桌子下的儲物盒里。偶爾一次,腳不小心碰到了盒子,他的心好像被什么撞擊了,“你把這些收藏來就這樣放著?這些物品的主人會怎么想?”于是,高雨生收拾出了一間屋子,買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盒子,給每件藏品都“安”了個“家”,“這樣才對得起物品主人對我的信任”。當(dāng)公號運營75天,推送了54篇文章的時候,“南京失戀博物館”的首次落地展覽定在11月11日光棍節(jié)當(dāng)天,24件藏品和34個心碎的故事就這樣一同展示在喧鬧的商場里。遺憾的是,博物館的第13件藏品,那只被當(dāng)做“愛情跳板”,卻永遠目中無人的貓沒有能來展覽現(xiàn)場,“小動物還是留在主人身邊吧,館長不收”。
展覽現(xiàn)場,高雨生遇見了一個讓他產(chǎn)生共鳴的女孩,“應(yīng)該都是喜歡儀式感的人”。女孩依次在展臺前走過,掃一個二維碼讀一個故事,就像完成儀式一樣看過所有的藏品、閱讀了所有的故事,全程都特別安靜,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過話,但是通過她的表情,高雨生知道這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女孩?!八龖?yīng)該是有點靦腆和內(nèi)向的女生,她這樣的行為會讓我覺得很受尊重,同樣的我也很少去打擾看展的他們?!备哂晟f。
在高雨生看來,這個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愛情,卻有著一模一樣的心碎,線下首展通過這個展覽可以讓人看到,曾經(jīng)有人經(jīng)歷過和你一樣的痛哭流涕,“無獨有偶,失戀的你并不孤單”。讓每個愛過和被愛過的人產(chǎn)生一種“原來你也在這里”的情緒,“無論最后是相逢一笑泯恩仇,還是破鏡重圓終歸好,都是一種新的出發(fā)”。
從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可以看到,分手的情侶各有各的不幸福:或是男友突如其來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或是家庭的極力阻攔,甚至可能更惡意一點,分手的原因是第三者的插足。分手的場景也是千千萬:可能是一段來回的妥協(xié)和糾纏;可能是沒有一聲再見的銷聲匿跡;也可能是一場暴風(fēng)雨般的爭吵,夾雜著暴力和最后的永不回頭。不管怎么樣,分手的時候,總是還留念的人心更痛一些,不管是隱隱作痛,還是撕心裂肺。
失戀博物館不僅收藏了你記憶最深的,那個曾經(jīng)愛意滿滿的物品,也傾聽你那段刻骨銘心的故事,“其實有的時候,說出來就放下了”。在這個過程中,高雨生選擇做一個簡單的記錄者,而不是去充當(dāng)情感顧問,“我只客觀地記錄和整理他們簡單的愛情歷程,以及寄送來的物品背后的故事,不會給予他們愛情的意見和建議。因為每一段感情都是私人的、復(fù)雜的,真正的悲歡并不足為外人道”。
就像對待紅豆小姐和喬木先生的故事那樣。這是朋友的朋友,朋友作為知曉其中愛恨糾纏的旁觀者給高雨生講了個勝似校園偶像劇的故事。一聽這個故事,高雨生就很受觸動,“從高中到大學(xué),紅豆等了喬木五年,那個女孩堅持了五年不是一種執(zhí)著,是因為她愛得很純粹、很明白”。因為這個故事的特殊甚至讓高雨生一度沒舍得寫出這個故事,而在這個故事推送之后的第二天,紅豆聯(lián)系到高雨生并告訴他,她和喬木先生在一起了,難過的事情都已記不太清了,記住的好像都是快樂和感動的那一部分。
高雨生沒有選擇追問其中的故事,只是發(fā)了幾張他們幸福的合影,“沒有太想去打擾他們,只希望表達出他們那種幸福的狀態(tài),就好”。高雨生也曾走過一段很黑暗的道路,但是看到了紅豆,他開始相信,在最絕望的時候也不要放棄愛,心底的聲音會指引你找到正確的方向。
一個來自未來的人工呼吸
說起高雨生當(dāng)初創(chuàng)立“南京失戀博物館”的原因,真的是一個巧合,“其實就是一瞬間就決定的事”。2016年8月17號那個下著小雨的夜晚,他和朋友在單位樓下吃麻辣燙的時候,看著一個神情泫然的姑娘撐著傘站在丹鳳街口,她落寞的背影讓高雨生腦海中蹦出來個疑問:“她是不是失戀了?”這樣的情景讓他聯(lián)想到了之前在網(wǎng)上看到的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便立刻萌生了在南京收集失戀物品的想法,就在那個霧氣氤氳的小館,高雨生的想法得到了好友的支持,“這個創(chuàng)意好,雖然很悲傷,但是很有意義”。
索性,馬上回辦公室就開干了!開始構(gòu)思微信公號的各個版本,從頭像、標(biāo)語、欄目到如何征集問題,高雨生和身邊的好友因為這個靈機一動的想法而熱血沸騰,圈圈姐還在當(dāng)晚聯(lián)系了適合做線下展覽的好地方。8月19日15點23分,“南京失戀博物館”發(fā)出第一篇推送文章《南京人的隱秘心事》。
一時的熱情抵擋不住實行起來的繁瑣,辦起這個公眾號后,高雨生每天要花上三四個小時在這件事上,還有一直面臨的稿荒,讓公號從日更變成了不定期更新。在沒有發(fā)生公號名稱被搶注之前,他已經(jīng)因為籌劃展覽打亂了生活,開始反思:“為什么要做失戀博物館,為什么要留住這些記憶?”
“哪怕是痛苦的巔峰時刻,也會在歸于平淡后懷念那種內(nèi)心的充實感?!币婚_始做失戀博物館只是滿足高雨生自己的興趣,可是后來有個主人公告訴他,講述完自己的故事,才知道自己在上一段感情中表現(xiàn)得有多糟糕,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她也可能還會失戀,但是一定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狼狽。
“戀人們在墻上刻字,家長們恨不得拍下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的瞬間,國王們則建立神廟和墓碑。人們做的越多,越說明對以往這件事有所恐懼,難以對抗時間對記憶濃度的碾壓。 ”因此,高雨生想要打造一個儲存愛情遺產(chǎn)的場所留存住一個記錄人生腳印的儲藏器、一個情緒回收站,送給所有失戀物品捐贈人一個來自未來的人工呼吸。
提出“來自未來的人工呼吸”這句話是因為高遠生認為,“人工呼吸是一個治愈的狀態(tài),做這個博物館也會有相同的效果”。每個主人公通過整理這段故事,反思了自己的問題,“這是一個剝離自己的過程,是自己在治愈自己,重新整理故事,發(fā)現(xiàn)新的自己”。巧合的是,博物館收到的第一個藏品是邦迪小姐的創(chuàng)可貼,生產(chǎn)于 2011年8月的創(chuàng)可貼,“這個巧合很有意義,也是一種治愈的感覺?!?/p>
在南京這個濕熱與干燥并存的城市,在望不到頭的樓梯和跨不盡的大橋中,在吃不夠的粉絲湯和聽不夠的方言中,高雨生樂見“愛與恨、樂與怒”交織在他的失戀博物館中?!凹词褂惺⑹浜蜏I水,它也是你人生的一部分,教會了你怎么去更好地愛,我想要在悲傷的情緒里找一些正能量的東西。”
(微信公號“南京失戀博物館”已換名為“南京失戀博物展”)責(zé)任編輯: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