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
中圖分類號:G88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運動競賽是體育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發(fā)展體育運動的有效手段。許多比賽事實證明,比賽不僅是運動員身體素質、技術、戰(zhàn)術的競爭,更主要是心理素質的較量。特別是青少年運動員之間,身體素質和技戰(zhàn)術方面,他們的差距甚小。競賽的勝負往往取決于他們的心理優(yōu)勢。心理水平的發(fā)揮是競賽取勝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 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 賽前心理訓練 重要性
跆拳道項目自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在短短的幾十年中得到迅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加到了這項目的訓練及比賽中。如今青少年運動員競技水平突飛猛進的提高。比賽競爭日益激烈,比賽不僅僅是隊運動員的體能、技術、戰(zhàn)術意識等方面的考驗,更是對運動員心理素質的重大考驗。往往有些運動員在比賽中比分領先的情況下由于心理壓力過大,在最后的幾秒時間被對手反超,失去比賽的情況已是屢見不鮮??梢娗嗌倌牾倘肋\動員的心理素質訓練在比賽中的重要性。
一、跆拳道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狀態(tài)
(一)賽前過分激動狀態(tài)(緊張)
處于這種狀態(tài)下的運動員,經常表現為情緒強烈緊張,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僵硬;記憶力明顯減弱,常常遺忘比賽中的重要因素,動作混亂,行動無效果。
(二)賽前淡漠狀態(tài)
處于這種狀態(tài)下的運動員往往表現為情緒低落,全身軟弱無力,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缺乏信心,體力明顯下降,缺乏果斷性,比賽中消極防守,甚至設法逃避比賽。
(三)賽前盲目自信狀態(tài)
處于賽前盲目自信狀態(tài)的運動員,對即將來臨的比賽的復雜性和困難估計不足,過高的估計自己的水平,盲目樂觀。相信自己能夠輕易取勝。表現在心理過程方面,知覺、思維遲緩,注意強度下降。
(四)賽前焦慮狀態(tài)
賽前焦慮狀態(tài)是一種伴有不良情緒體驗,并具有消極影響的激活狀態(tài),他們不僅是心理上出現反應,生理上也會出現一些相應不良反應。如;口渴、小便頻繁、全身無力、情緒低落、缺乏信心等。通常這種狀態(tài)出現在一些優(yōu)秀運動員身上,他們害怕失敗,擔心萬一失敗會影響到自己的前途。
二、發(fā)展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的賽前心理訓練的幾種方法、手段
賽前心理訓練時針對某次比賽任務進行的,其目的在于使運動員能在較短時間內學會自我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的方法,以便形成最佳的競技狀態(tài),也稱短期心理訓練。一般情況下,教練員和運動員往往側重于體能和技戰(zhàn)術訓練,而忽略了心理訓練。賽前的運動員心理活動非?;钴S,容易受到各種原因的干擾。因此,要想要運動員在比賽中發(fā)揮出平時的運動水平,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教練員必須在賽前重視運動員的心理訓練。
(一)明確比賽的任務目標,激發(fā)比賽動機
首先,教練員要根據運動員的競技訓練水平,以及在本級別的運動員實力狀況,給運動員制訂切實可行、又有挑戰(zhàn)性的比賽任務目標。任務不能過高,過高會給運動員帶來太大的壓力;又不能過低,過低會使運動員盲目自信,對困難估計不足。教練員要善于去激發(fā)運動員的比賽動機,要去幫助運動員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不計較個人得失,樹立奮勇拼搏為省市爭光的集體榮譽感。有了正確的比賽動機運動員才能積極渴望參加比賽。
(二)教練員于運動員認真制定參賽預案
在比賽前教練員一定要與運動員一起共同制定針對本級別主要競爭對手情況詳細的應急方案,以及在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利局面和應對辦法,以便運動員在賽場上碰到情況能夠從容應對,避免出現手忙腳亂無法應對的局面。
(三)讓運動員掌握具體的心理知識和訓練方法
在賽前教練員要帶領運動員多學習和了解一些運動心理知識,讓他們學會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消除心理障礙,形成最佳的競技狀態(tài)。運動員常用的心理調節(jié)方法有:呼吸調節(jié)法、暗示調節(jié)法、表象調節(jié)法、肌肉放松法、音樂調節(jié)法等。
(四)進行模擬比賽環(huán)境訓練,提高運動員的心理適應性
模擬訓練就是,模擬比賽的環(huán)境設置一些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的實戰(zhàn)練習,讓運動員去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反復練習,為運動員參加比賽做好適應準備。教練員可以根據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情況針對指定訓練方法,讓運動員模擬比賽環(huán)境去針對練習,以免在比賽中出現困難和問題時運動員心浮氣躁或焦慮不安,使運動員心理受到影響,出現技戰(zhàn)術不能正常發(fā)揮而失掉比賽。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文通過對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賽前心理活動的分析與診斷,找出了影響運動員在比賽時心理發(fā)揮穩(wěn)定性的因素,以便引起教練員對賽前運動員的心理狀況的注意,使其在以后的訓練過程中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影響心理素質的因素加以控制和練習。只要方法正確,針對性強,運動員就能夠在比賽中發(fā)揮應有的技戰(zhàn)術水平,甚至超水平發(fā)揮。因此,只要重視青少年的賽前心理訓練,將會有助于運動成績的提高。
(二)建議
1.教練員和運動員要從理論的高度上充分認識心理訓練的概念,提高對科學訓練的認知,以嚴謹的態(tài)度投入到心理訓練中。2.在平時的訓練中教練員一定要仔細觀察運動員的言行和舉止,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心理變化,以便在賽前訓練時針對運動員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發(fā)現問題及時的介入和心理輔導。3.不論是在平時的生活或是訓練中教練員要和運動員多溝通,要與運動員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的良好關系。4.比賽前要求運動員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比賽的勝負上,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每一局的比賽打好,把自己的平時訓練水平在比賽中發(fā)揮出來就好。
參考文獻;
[1] 許家杰等.運動心理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2] 高發(fā)民.體育心理學[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