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無心
雞肉便宜、做法多,而且作為一種白肉,它的總脂肪含量低,且飽和脂肪少,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但就是這么物美價廉的雞肉,也難逃謠言的圍攻。今天我就來把這些關于雞肉的傳言說清楚,讓大家吃雞更放心。
雞翅、雞屁股、雞頭、雞雜不能吃?
傳說中不能吃的部分很多,我們分開來說。
翅尖不能吃,是打針的地方?
首先有一個事實:在雞的規(guī)模化養(yǎng)殖中,會用到抗生素(先別怕,后面細說)。其中,有些抗生素是注射的,不過注射部位一般在皮比較松的地方,比如翅膀下面而不是翅尖。而且,打針后藥物會迅速擴散到全身,不會積聚在打針部位。所以,“翅尖是打針的地方不能吃”只是想當然。
雞屁股不能吃,有毒素積累?
雞屁股上有兩種腺體的確不能吃,一個是尾脂腺,一個是腔上囊。不過在商業(yè)化屠宰中,它們會被摘除。也就是說,大家在超市里買的雞已經摘除了,用不著擔心。如果自己在家殺雞,雞屁股部分還是丟棄比較好。
雞頭有毒不能吃,老雞的頭賽砒霜?
事實并非如此。雞從嘴吃進去的食物,要到胃腸才能吸收進入血液。即使有毒素,也是通過肝臟腎臟進行處理,而不會積累到頭部。
雞雜不能吃,有毒素殘留?
我們常說的“雞雜”是指雞肫(胃)、雞心、雞肝、雞腸以及雞腎。除了雞心,其他四者都會直接接觸食物或代謝產物中的“有害物質”。
理論上,它們存在“有害物質”殘留的可能性,比雞肉高一些。不過,雞雜口感獨特,偶爾嘗嘗鮮,還是可以接受的。
速成雞,是用了激素嗎?
首先肯定一個事實:現在的養(yǎng)殖雞常規(guī)水平就是5~6周出欄?!俺R?guī)”意味著只要按照規(guī)范養(yǎng)殖就能做到,不需要弄虛作假。速成雞驚人的生長速度完全是養(yǎng)殖技術進步的結果:優(yōu)良的品種;精心設計的飼料;合理優(yōu)化的光照、溫度等養(yǎng)殖條件。
在這樣的條件下,速成雞并不需要激素來幫助生長。再用激素不僅沒有幫助,反而可能弄巧成拙。當然,也有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說親眼見過、親耳聽過雞農使用激素。這有兩種可能:
一是有商家向雞農非法提供激素(世界各國都不允許在養(yǎng)雞中使用激素);二是商家賣的其實是合法飼料,但為了吸引雞農,就宣稱其中有各種“激素”或“神奇的藥物”,雞農難以辨別,也就信以為真。說真的,第二種的可能性還大一些。
養(yǎng)雞,可能真的都要用抗生素
一個事實:在規(guī)模化養(yǎng)殖中,抗生素的使用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環(huán)境中充滿了各種致病細菌,小規(guī)模的養(yǎng)殖中如果有牲畜染病,可以丟棄處理那一批。但在大規(guī)模養(yǎng)殖中,一旦出現就會快速蔓延,損失慘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在控制養(yǎng)殖成本和減少抗生素殘留問題之間尋求平衡。既然雞都用抗生素,會不會危害人的健康呢?的確,抗生素濫用的后果,會加劇細菌耐藥性的問題。
好消息是,對于雞肉的安全性,我國有一系列的衛(wèi)生監(jiān)測標準。只要按照規(guī)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嚴格執(zhí)行停藥期,這樣的雞肉就不會有超標的殘留,也就不會帶來耐藥性的問題。
作為消費者,我們沒有技術手段來識別“抗生素殘留”的食品,能做的就是——選擇合法商家、大型超市去購買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