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瑞+楊麗麗+劉樹楠+羅立璐
摘要:以晉雜12號高粱為研究對象,采用營養(yǎng)液水培法,以100 mmol/L NaCl為脅迫條件,用濃度為0、0.01、005、0.10、0.25、0.50 mmol/L的外源NO供體硝普鈉(SNP)處理高粱幼苗,研究外源NO對NaCl脅迫下高粱幼苗生理響應的調節(jié)。結果表明,100 mmol/L NaCl鹽脅迫顯著抑制了高粱幼苗的生長,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和葉綠素含量,促進了幼苗硝態(tài)氮及脯氨酸的積累,增加了葉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施加外源NO可有效緩解NaCl脅迫對高粱幼苗生長的抑制作用,提高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葉綠素的含量,促進硝態(tài)氮的分解,并能緩解葉片中MDA含量的升高。因此,外源NO可緩解NaCl鹽脅迫的危害,對高粱幼苗具有保護和促進生長的作用,其中以0.10 mmol/L SNP處理效果最顯著。
關鍵詞:NO;硝普鈉;鹽脅迫;高粱;生理響應
中圖分類號: S514.01文獻標志碼: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8-0139-03
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鹽堿化土地所占面積不斷擴大,已成為制約我國農作物產量的主要原因之一[1]。通過生物技術改良和利用,鹽堿地將成為將來發(fā)展農業(yè)的重要課題[2]。有關鹽脅迫影響植物生長和發(fā)育的研究表明,化學調控手段是提高作物抗鹽脅迫的有效措施之一[3]。高粱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有很強的抗旱、耐澇、耐鹽堿性,由于生長快、產量高、莖稈富含糖分,被譽為“生物能源系統(tǒng)中很強的競爭者”[4]。
NO是生物體內一種關鍵的信號分子,廣泛存在于植物組織中,調節(jié)植物對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的反應[5]。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NO能夠調節(jié)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并參與植物體對各種鹽脅迫的響應[6];例如:外源NO對NaCl脅迫下玉米[7]、燕麥[8]、紫蘇[9]、沙蔥[10]、水飛薊[11]種子萌發(fā)具有促進作用;方淑梅等研究發(fā)現(xiàn):NO能增強水稻幼苗對碳酸鈉脅迫的耐性[12];據(jù)報道:外源NO能緩解碳酸氫鈉脅迫對黃瓜幼苗生長的抑制,提高植株的耐鹽性[13];但有關NO對于黃土高原地區(qū)植物的影響研究資料甚少,尤其是關于NO對晉雜高粱幼苗抗鹽作用機理方面的研究尚未見報道。
硝普鈉(SNP)是外源NO常用的供體。本試驗以晉雜12號高粱種子為材料,通過NaCl模擬鹽害環(huán)境,研究不同濃度SNP處理對NaCl脅迫下高粱幼苗生長、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標的影響。旨在了解NO在NaCl脅迫下的作用機理,為增強高粱耐鹽能力及高粱在鹽堿化土壤中的栽培提供理論依據(jù),為培育新的具有抗逆性的高粱品種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培養(yǎng)與處理
供試材料為高粱品種晉雜12號,選取籽粒飽滿、大小一致的種子若干粒。1% NaClO溶液消毒20 min,用蒸餾水反復沖洗后,再用蒸餾水浸泡24 h。然后接種到鋪有8層紗布事先高溫滅菌的培養(yǎng)皿中,1個培養(yǎng)皿接種20粒,最后置于恒溫光照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試驗設7個處理,在Hoagland營養(yǎng)液基礎上按表1進行處理,NaCl濃度為100 mmol/L。再加入不同濃度的外源NO供體SNP溶液處理,最后進行各項生理指標的測定。處理分組如表1所示。
1.2測定方法
根系活力的測定和葉綠素含量的測定參照文獻[14],可溶性糖含量的測定采用蒽酮比色法[14],硝態(tài)氮含量的測定采用水楊酸-硫酸測定法[14],丙二醛含量的測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15],脯氨酸含量的測定采用酸性茚三酮比色法[16]。
1.3數(shù)據(jù)分析
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濃度SNP溶液對NaCl脅迫下高粱幼苗根系活力的影響
由圖1可見,100 mmol/L NaCl單獨處理(SS)的幼苗根系活力顯著低于對照組(CK),降低了11.123 μg/(g·h),說明 100 mmol/L NaCl已經對高粱產生了鹽脅迫。在 100 mmol/L NaCl處理的基礎上,外源施加不同濃度的SNP溶液,與SS相比,SNP處理均可增加幼苗的根系活力,促進幼苗的生長。其中以(SS+SNP100)效果最為顯著(P<0.01),即當SNP溶液的濃度為0.10 mmol/L時,可明顯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與鹽對照組(SS)相比,提高了14.44 μg/(g·h)。SNP溶液的濃度高于 0.10 mmol/L 時,隨著SNP濃度的增加,根系活力反而開始減弱,但其根系活力[JP3][(SS+SNP500)處理組]仍比鹽處理但未施加SNP(SS)時的根系活力要高(P<0.01)。
[FK(W12][TPSR1.tif][FK)]
2.2不同濃度SNP溶液對NaCl脅迫下高粱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響
由圖2可見,100 mmol/L NaCl單獨處理(SS)高粱幼苗的脯氨酸含量比對照組(CK)的高4.42 μg/g。在 100 mmol/L NaCl處理的基礎上,外源施加0.01~0.25 mmol/L 的SNP溶液,與SS相比,均能顯著提高高粱幼苗脯氨酸的含量,其中 0.10 mmol/L 的SNP(SS+SNP100)溶液效果最為顯著,比SS提高了19.45 μg/g(P<0.01)。當SNP溶液濃度繼續(xù)升高時,植物體的脯氨酸含量開始下降,(SS+SNP500)(0.50 mmol/L 的SNP)處理組下降比較明顯,說明外源施加SNP溶液,在0.01~0.25 mmol/L時,對鹽脅迫有一定緩解作用,但是并不是SNP的濃度越高越好。
2.3不同濃度SNP溶液對NaCl脅迫下高粱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由圖3可見,100 mmol/L NaCl單獨處理(SS)高粱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對照組(CK)的低0.098 mg/g。說明 100 mmol/L NaCl已經對高粱產生了鹽脅迫。在100 mmol/L NaCl處理的基礎上,外源施加不同濃度的SNP溶液均可緩解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與鹽對照(SS)相比,不同濃度的SNP溶液對可溶性糖含量影響不同,以(SS+SNP100)最為突出,上升了 0.177 2 mg/g(P<0.05)。當SNP溶液濃度繼續(xù)上升時,可溶性糖含量開始下降,(SS+SNP500)較(SS+SNP100)下降了 0.076 mg/g。
2.4不同濃度SNP溶液對NaCl脅迫下高粱幼苗硝態(tài)氮含量的影響
由圖4可見,與對照組(CK)相比,100 mmol/L NaCl單獨處理(SS)高粱幼苗的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了0.304 mg/g。說明 100 mmol/L NaCl已經對高粱產生了鹽脅迫。在100 mmol/L NaCl處理的基礎上,外源施加不同濃度的SNP溶液,與SS相比,幼苗的硝態(tài)氮含量開始下降,隨著SNP溶液濃度的增加(SS+SNP50)~(SS+SNP500),硝態(tài)氮含量均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P<0.01)。其中(SS+SNP100)(0.10 mmol/L)比SS(鹽對照)硝態(tài)氮含量下降了0.374 8 mg/g。
2.5不同濃度SNP溶液對NaCl脅迫下高粱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響
由圖5可見,100 mmol/L NaCl單獨處理(SS)高粱幼苗[JP3]的丙二醛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CK),上升了0.056 4 μmol/g。說明100 mmol/L NaCl已經對高粱產生了鹽脅迫。在100 mmol/L NaCl處理的基礎上,外源施加不同濃度的SNP溶液處理的幼苗(SS+SNP10)~(SS+SNP500)可緩解丙二醛含量的增加。0.10 mmol/L的SNP溶液處理(SS+SNP100),丙二醛含量下降最突出,下降了0.081 μmol/g(P<0.01)。
2.6不同濃度SNP溶液對NaCl脅迫下高粱幼苗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由圖6可見,100 mmol/L NaCl單獨處理(SS)的高粱幼苗葉綠素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CK)。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
b含量分別比對照組(CK)下降了0.076、0.029 mg/g。說明100 mmol/L NaCl已經對高粱產生了鹽脅迫。在100 mmol/L NaCl處理的基礎上,外源施加SNP與SS相比,不同濃度的SNP溶液均可緩解總葉綠素含量的降低。隨著SNP溶液濃度的增加,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b含量與總葉綠素含量的變化趨勢是一致的,均呈上升趨勢,其中葉綠素a的變化最顯著(P<0.01)。
3討論與結論
植物根系的作用主要是吸收無機鹽離子和水分,合成蛋白質、激素等物質。因此根系活力的強弱可以判斷植物生長是否良好,直接影響植物整體的生長情況。本試驗表明:不同濃度的SNP溶液(0.01~0.50 mmol/L)均可提高植物的根系活力,緩解鹽脅迫對植物根系活力的抑制作用。
脯氨酸是種親水性極強的氨基酸,可以穩(wěn)定細胞內的代謝過程,有防止細胞脫水的作用。脯氨酸的含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逆性越強的植物體內積累的脯氨酸含量越多??扇苄蕴鞘侵参矬w內較為有效的滲透物質之一,可以降低細胞兩側的滲透勢,維持細胞體內恒定的滲透壓,防止細胞大量失水[17]。本試驗證實:不同濃度的SNP溶液促進了NaCl脅迫下高粱幼苗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其中以0.10 mmol/L的SNP溶液處理效果最好。外源NO可緩解鹽脅迫對高粱幼苗生長的抑制作用,原因之一是促進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積累。
硝態(tài)氮是植物體內最重要的氮源,是調控氮代謝的關鍵因素,植物體內硝態(tài)氮的含量可反映植物氮素的供應情況,硝態(tài)氮的含量易受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18]。本試驗證明:鹽脅迫增加硝態(tài)氮的含量,施加外源NO后,可緩解硝態(tài)氮含量的上升。這可能是由于外源NO提高了高粱幼苗的根系活力,加快了植物體對硝酸根離子的吸收。
植物衰老或是受逆環(huán)境損害的情況下,組織或是器官發(fā)生過氧化反應容易產生丙二醛,它的含量與植物衰老及逆環(huán)境傷害有密切關系。本試驗中:在鹽單獨處理時,丙二醛的含量顯著升高,施加不同濃度的SNP溶液后,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對細胞膜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葉綠體色素是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質,主要由葉綠素a、葉綠素b等組成。葉綠體色素的含量多少直接反映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強弱,是植物體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指標[12]。鹽脅迫破壞了植物體內的光合作用系統(tǒng),加劇了葉綠素的分解。本試驗表明:鹽脅迫降低了葉綠體色素的含量,外源NO可緩解脅迫下葉綠素的降解,促進植物生長。
綜上所述,100 mmol/L NaCl處理,明顯抑制了高粱幼苗的生長和發(fā)育。外源施加不同濃度的SNP溶液,可以緩解鹽脅迫對高粱幼苗的影響。SNP溶液濃度為0.01~0.50 mmol/L 時,對植物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其中 0.10 mmol/L 的SNP溶液處理效果最好(P<0.01)。顯著增強了根系活力,提高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增加了葉綠素的含量,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促進了硝態(tài)氮的吸收,提高了高粱幼苗的抗逆性。試驗結果為指導高粱種子在鹽堿化土壤中的栽培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對大面積規(guī)范種植高粱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翠花,李春龍,張冬梅,等. 鹽脅迫對不同品種小麥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4(3):291-293.
[2]Wang H,Wu Z,Chen Y,et al. Effects of salt and alkali stresses on growth and ion balance in rice (Oryza satica L.)[J]. Plant Soil Environment,2011,57(6):286-294.
[3]賈海鳳,張海燕. 外源NO對NaCl脅迫下板藍根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J]. 中草藥,2014,45(1):118-124.
[4]黎大爵. 亟待開發(fā)的甜高粱酒精燃燒[J]. 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2003,5(4):48-51.
[5]Beligni M V,Lamattina L.Is nitric oxid toxic or protective?[J]. Trends Plant Sci,1999,4(8):299-300.
[6]Qiao W H,F(xiàn)an L M.Nitric oxide signaling in plant responses to abiotic stresses[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8,50(10):1238-1246.
[7]王芳,王漢寧. 外源NO對NaCl脅迫下玉米幼苗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J]. 草地學報,2012,20(6):1117-1122.
[8]蘇桐,龍瑞軍,魏小紅,等. 外源NO對NaCl脅迫下燕麥幼苗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J]. 草地學報,2008,17(5):48-53.
[9]張春平,何平,杜丹丹,等. 外源NO供體硝普鈉(SNP)對鹽脅迫下紫蘇種子萌發(fā)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中藥材,2011,34(5):665-669.[ZK)]
[10]陸瑩,王萍,宋兆偉. 外源一氧化氮浸種對NaCl脅迫下沙蔥種子萌發(fā)和生理特性的影響[J]. 華北農學報,2011,26(2):207-212.
[11]張曉倩,王康才,張彥南,等. 外源NO對NaCl脅迫下水飛薊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J]. 中草藥,2013,44(22):3216-3222.
[12]方淑梅,梁喜龍,紀偉波,等. 外源NO對鹽堿脅迫下水稻幼苗生
〖FQ(9。54,ZX,DY-W〗[KH*4D]
長抑制的緩解作用[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3,41(8):67-69.
[13]林燕,洪艷艷,史慶華,等. SNP對NaHCO3脅迫下黃瓜幼苗生長及氮代謝酶活性的影響[J].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0,16(5):1294-1298.
[14]鄒琦. 植物生理生化實驗指導[M].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5:33-36.
[15]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58-260.
[16]西北農業(yè)大學.基礎生物化學實驗指導[M]. 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55-56.
[17]郝崗平,杜希華,史仁玖. 干旱脅迫下外源一氧化氮促進銀杏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次生代謝產物合成[J].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報,2007,33(6):499-506.
[18]Datta R,Sharma R.Temporal and spatial regulation of nitrate reductase and nitrite reductase in greening maize leaves[J]. Plant Science,1999,144(2):77-83.
[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