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翔
豆腐的身世之謎
◆郭 翔
關于豆腐家族的身世,因為年代久遠,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但很多人都認為是漢代的劉安在煉丹時發(fā)明了我們。
豆腐是中國的傳統(tǒng)食品,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它曾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fā)明”。可是關于它的起源,一直爭議不斷,就像一個謎題,等待我們?nèi)テ平狻?/p>
漢代淮南王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他不但才華出眾,編寫出流傳至今的巨著《淮南子》,而且沉迷于煉丹、制藥、求仙。
石膏是煉制長生不老藥常用的原料之一。煉丹術士用清泉水磨制豆汁,用來培育丹苗,不料仙丹沒煉成,倒是偶然間不小心把豆汁和石膏混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種嫩白綿滑的東西,有人大著膽子嘗了一口,覺得味道還不賴。
這事傳到劉安耳朵里,他命令煉丹人進一步試驗,終于使豆汁和石膏以更合理的比例凝固在一起。他們給這種東西取了個好聽的名字——菽(shū)乳,這就是最初的豆腐。
從此,豆腐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
但對于這個說法存在著一些爭論。
爭論一 豆腐起源的時間是在漢代還是在唐末或五代?
起源漢代說
雖然文獻沒有記載,但 1960年河南出土的東漢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圖,有力地證明了豆腐在東漢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起源唐末或五代說
唐代以前的著作中沒有關于豆腐的任何記載,所以比唐代還要早七八百年的漢代不可能出現(xiàn)豆腐。
最早記載豆腐的古書叫作《清異錄》,是五代時期一個叫陶谷的人寫的。據(jù)此可以推斷,豆腐應該出現(xiàn)于唐末或五代時期。
爭論二 豆腐的發(fā)明者是劉安還是普通百姓?
劉安煉丹發(fā)明了豆腐的說法,雖然在李時珍、朱熹等古代名人的書中都有記載,但并無確實的證據(jù)。也有史學家認為,豆腐是勞動人民長期勞動實踐的智慧結晶,劉安不過是喜歡豆腐,推廣了豆腐的制作方法,所以被后世認為是豆腐的發(fā)明者。
無論真相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我們豆腐家族歷史悠久。許多關于豆腐的民間傳說年代都很久遠,所以,我們更愿意相信豆腐早在漢代時期就已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