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金都小學 吳艷華
打造充滿生命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
江西省瑞金市金都小學 吳艷華
小學生正處于充滿活力的年齡段,語文課堂教學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需要為學生打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這樣學生學習的激情會日益高漲,自然學習的積極性、樂趣、能力及素養(yǎng)也會隨之得到逐漸的提升,實現真正意義上教與學質量的共同提升。本文筆者詳細探究了打造充滿生命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的方式。
生命活力;小學語文課堂;打造方式
現實生活中經常能聽到這樣贊揚別人的話語:“有激情、有活力?!蔽覀兊慕逃矐撊绱?,也需要激情與活力。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一種情況,即課堂枯燥、無趣,總是讓學生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老師的課堂缺乏活力,使得學生無法對學習感興趣。因此,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努力打造充滿生命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與情感,使教與學都獲得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激發(fā)興趣是打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的第一要素,因為學生對所學東西感興趣時,會不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地去學習和探索,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感受學習中的樂趣,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實際教學中,老師可以從創(chuàng)設課前、課中、課尾趣味情境著手,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多角度與多層次地理解與感受課文。
比如在學習《尊嚴》課文時,對于導入情境,老師可以采取故事法,讓學生快速進入到情境中;課中情境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真實理解人物的內心與情感,更好地理解課文;課尾情境可以采取音樂情境,為學生播放舒心的音樂,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所講的內容及自己的感悟。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學活動已從傳統(tǒng)的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演變成語文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互動的過程,因而老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問題,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要讓學生通過不斷的探索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從而牢固地掌握知識。大量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多重感官,才能夠讓學生更為自主地去發(fā)現、分析與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會更加持久,同時,學生通過不斷的思考與實踐,不僅能有效開發(fā)自身的智力,還能夠挖掘自身的學習潛力,從而通過自主探究獲取知識,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技能。這是目前打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的必然途徑,也是十分有效的途徑。
語文課程教學不同于其他課程的教學,對于許多問題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所以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對于學生間分歧較大的問題,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者組織學生進行辯論,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認識到原來知識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狹窄,而是無窮無盡的。這樣在不斷的討論中,當學生思維得到不斷的發(fā)散時,思維才會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自然課堂也會處于充滿活力的狀態(tài),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自主學習空間。因此,實際教學中,老師要敢于放開手腳,給予學生想象、思考、辯論的機會,讓學生互相碰撞出思維、智慧的火花,給語文教學注入新鮮的活水,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比如在學習《幸福是什么》課文時,當學生初讀課文之后,老師可以提問:“你們認為幸福是什么?要如何去做呢?”引導學生去想象與發(fā)散思維,然后讓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展開辯論,能讓學生在互相交流與辯論中明白原來幸福并不復雜,幸福要靠勞動,要靠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打造充滿生命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需要老師真誠地尊重、關愛每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呵護,這樣才能逐漸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日常教學中,老師要隨時關注每個學生的言行,尤其是后進生的言行舉止,要善于分析他們,找到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與眾不同,從而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因此,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對于學習較差的學生,可以設置簡單性的問題,只要他們努力就能找到正確答案,或者通過簡單的思考就能找到答案,當學生回答正確時要及時鼓勵與表揚,逐漸增加問題的難度,使學生不斷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逐漸喜歡上分析問題、挑戰(zhàn)問題。此外,老師還要采取新穎性較高的積極評價語言,以此來激發(fā)學生更強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
綜上所述,打造充滿生命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就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為教學的出發(fā)點,為學生設計出他們喜歡的學習風格,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智慧,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供感受成功的機會等等。確保學生真正喜歡上語文老師、語文課堂、語文課程,真正營造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1]宋麗娜.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7(06).
[2]練惠林.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高效達成[J].西部素質教育,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