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天琳,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重慶新詩學會會長。出版詩集、散文集、兒童小說集20部。作品曾獲全國中青年優(yōu)秀詩歌獎,全國首屆優(yōu)秀詩集獎,全國第二屆女性文學獎,《人民文學》、《詩刊》、《中國作家》、《星星》優(yōu)秀詩歌獎,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已由日本、韓國翻譯出版詩集《生命與微笑》、 《五千年的愛》。
一
英文直譯喀拉拉斯卡,加拿大圣勞倫斯河的一條支流。
這是三文魚洄游季,我們去看魚。
我們將沿著喀拉拉斯卡河逆流而上。
鷗!成百只鷗鳥在離停車場200米遠的地方盤旋。那就看鷗去!看了鷗再看魚。鷗也是我喜歡的多次出現(xiàn)在書中、圖片中的漂亮鳥鳥。
沒想到鷗是引路人,幾乎沒走一步錯路,就到了小河口。河水過于平緩,只能稱作淺灘。七條八條死魚濫魚橫陳其間,空氣中有一股難聞的魚腥味。
死魚就是洄游的三文魚!
洄游的三文魚?怎么第一眼見到的就是死魚?我知道它們是從遙遠的大西洋回來的,回到家鄉(xiāng)來繁殖后代的,已經(jīng)走了數(shù)月,行程萬里。躲過了數(shù)不清的狂風、巨浪,人和鯊魚的追擊。我十分驚異并納悶著,在上億立方公里的海水里,它們怎樣就能嗅出家鄉(xiāng)的方位?神奇的生命密碼,隱藏了怎樣的精準羅盤儀?先是回到圣勞倫斯河安大略湖淡水里,再回到出發(fā)時的這條支流而絕不是隔壁那一支,歷經(jīng)千難萬險,現(xiàn)在終于到了,到家門口了。
到家門口了,魚卻死了,死在家門口。死在長途跋涉的體力透支中,死在撲面而來的家的氣息中,死在意志力的短暫松懈中。
具體的說,死在這群鷗鳥,這群流氓、兇手、攔路打劫者的貪婪與饕餮中。魚要回家!魚只是累了,想在村前那塊大石板上喘一口氣,魚還沒死。而成群的打劫者就在此候著,專挑那些體弱的放松警惕的下手。它們趾高氣揚地踩在魚背上,啄!使勁地啄!啄出魚腹里的心肝肺腸子。離我視線最近的那一只,已經(jīng)吃得大腹便便像一只肥母雞,它還在吃,吃,那吃相極度無恥,讓人惡心!
這群徒有虛名的鷗鳥完全不打算遠飛,它們己經(jīng)與風浪無關,與飛翔無關。
二
活魚在哪兒?有!黑黢黢的,好不容易看見了第一條,接著第二條、第三條。不能想像這就是肉質紅潤如花細膩如雪的三文魚。魚在淺水里游得好吃力,很久才能移動一點點。
順著小河往上走,巖石形成一道約40公分高的坎,水流集中至此變得湍急,對于一條魚簡直就是一道小瀑布了。沒想到這里已經(jīng)聚集了二三十條魚,一條接一條往上躍,所說的魚躍龍門就是這樣子吧!
運氣好的一次就躍上去了,并以極快速度擺脫險境。只要看見水中突然劃過一道銀色小閃電,準是又一條魚跳躍成功。運氣不好或躍不上或躍上又被水沖下來的魚,絕不氣餒絕不放棄,在漩渦里稍事歇息調整呼吸又來第二次。我們在第一道坎就足足站了40分鐘,魚每跳一次,手心里的汗就抓緊一次。
又一條魚上去了,但被水流沖下來一半,忽然聽到一聲熟悉的鄉(xiāng)音大喊:穩(wěn)倒——穩(wěn)倒——!原來是一位來自四川德陽的游客。
往上望去,300米遠處有一座橋,橋上站滿了看魚的人,從小河口到橋有七道這樣的坎,每道坎前都是魚群聚集之地,我們無一例外都要停留半小時,還不舍離去。就這樣走走停停,到了橋上己近正午。
橋上人多是有道理的,橋下這道坎是比前七道都更難跳過的坎。這道坎高有70公分,右側石頭嶙峋勝過刀鋒,但在魚群經(jīng)過的左側,石頭己被三文魚的肉身磨得光滑如綢,連青苔也不再生。
三
沒法全程跟隨,我們只好驅車沿河而上。
一大片紅里透亮的蘋果讓我們停下車來,這是長在河邊的野蘋果樹,因空氣纖塵不染又無人采摘,顯得格外美麗動人。我們忍不住摘了幾個嘗嘗,甜,略酸,略澀、肉質略粗。許多熟透的紅蘋果落進草叢和水里,讓這段河水發(fā)出微微發(fā)酵的酒香。
河里有好幾十條魚緩慢地游著,它們很享受的樣子,這是它們家的蘋果樹,它們在幼年時或在它們父母的遺傳因子里就聞過這種氣味。記憶里的氣味。
水邊的淺灘上有一條魚,鼓動著腮巴很吃力的呼吸,它還沒死,還沒有白腹朝天,但它一定聽見穿黑袍的牧師在為一條要回家的魚念禱告詞了!
女兒忍不住說了這樣一段話:寶貝!你都游到這里來了呀,你已經(jīng)跳過了九九八十一道坎,躲過了鯊魚和兇殘的鷲——我們一致的不愿再稱之為鷗——的追擊,你是小魚雷,你應該在深水里和你的同伴一起朝著一個方向前進,怎么就溜彎了呢?你是迷醉于迷失于野蘋果的香甜氣味了嗎?
這是一條個頭偏大的魚,接下來女兒和她老爸一起把魚抱起來,放入深水里。大約10分鐘,魚緩過神來,加入小魚雷的隊伍,我們很快就看不出是哪一條。
正要上車,見樹叢中鉆出一個外國老頭兒,鬼鬼祟祟的。他手里拎著一個包,沉甸甸的,還在動。他迅速把包放進汽車后備箱,迅速開走。那一定是魚,他偷了魚。是的,這條長長的小河,平緩,所謂深水其實并不深,要捉幾條魚簡直易如反掌。何況這是價值不菲的三文魚,一百元一斤的三文魚。
但是,人啊,你怎么能攔路打劫一條要回家的魚?。∧菢拥那f嚴感儀式
感你感受不到嗎?你不覺得這些魚有若神靈?你不知道從決定回家的第一滴水開始,三文魚就是含著淚的,海有多遼闊,三文魚的淚就有多遼闊!海有多深,三文魚的鄉(xiāng)愁就有多深!
魚要回家!魚不能搭乘飛機火車汽車摩托車,魚就是自已的輪船,魚一踏上回家的路,尤其是一回到淡水區(qū),就不吃不喝,一路燃燒自已的脂肪蛋白質,當能源!當發(fā)動機!
四
再次驅車至大壩。大壩,不知什么年代人工修筑的大壩。這里才是觀看三文魚洄游不可不來之地,這里已經(jīng)聚集了上百的人,上千的魚。
我終于明白什么叫浩浩蕩蕩,什么叫千軍萬馬了。先前看見的,只能是散兵游勇,這里才是集團軍。能走到這里的魚個個健碩無比!
大壩約五六米高,人為阻隔了三文魚回家的路。在前面幾道坎時我還獨自念叨著人完全可以把嶙峋的石頭磨一磨,把太淺的淺灘掏一掏,有路人聽見了回答我,人要的就是遵從自然法則,優(yōu)勝劣汰嘛。
不磨不掏也就罷了,還人為筑起一道墻,這不算遵從自然法則吧!當然,人也在大壩左側開啟了一條約一米寬、一米五高的魚的通道,魚必須奮力躍過、不、應當說飛過這一級臺階,才能到達上一個平臺繼續(xù)回家的旅程。在通道下方的水泥邊沿貼有膠皮,讓飛不上或飛上又滑下來的魚不至于劃傷肚皮。人在做了對不起魚的事情后總算有一點微不足道的補償。
這才是真正的魚躍龍門,第一道坎時我就以為是龍門了,實在是目光短淺。一場真正的體力與智力大比拼現(xiàn)在才開始,比拼科目就是一舉飛過這只有一米寬卻有一米五高的水泥墻!一條聰明的走運的魚,一次性成功了。另一條已經(jīng)跳到平臺上,由于沒有力氣迅速游動又被河水沖了下來,兩條三條方向感出現(xiàn)偏差,幾次都碰到兩側墻壁上,又被反彈到河水里。
更多的是這些傻傻的一次一次往大壩上撞的楞頭青,方位錯了就一切都錯了。它們鍥而不舍地撞,直到撞得自己頭破血流。
我們的旅行到此為止,而三文魚回家的路,僅以這條小河為距,才走了三分之一。這是一場何等氣勢浩然讓人震撼的回家之路?。]有笛聲,沒有喧鬧,沒有敲鑼打鼓,靜靜的河水靜靜的三文魚具有令人類慚愧與敬佩的品質。
一對中國老夫婦站在大壩上滔滔不絕講述三文魚的故事,他們到加拿大已經(jīng)20年,對三文魚情感深厚,因而成了保護三文魚鐵桿志愿者。老人并不贊同我們救魚的善舉,他更崇尚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但為了阻止人們捕食三文魚,他不顧口干舌噪一直說一直說,不說情理,而是反復強調這些魚歷經(jīng)數(shù)月艱難跋涉,自身養(yǎng)份消耗殆盡,肉質已變得木咋樣的既不營養(yǎng)也不鮮美。對于不重精神只重物質的一類人,他一定覺得這樣說更好。
五
以下并非眼見,而是志愿者老人對我們實施的科普教育:三文魚最終回到的家是一片水面開闊,水流平緩,陽光充沛的池塘。三文魚到家后顧不上休息,立即成雙成對在水底刨坑、產卵、授精。那時三文魚全身通紅,一池的紅蓮如紅焰------想起余光中的詩!如果你僅僅以為這是絢麗之詩壯觀之美就錯了,此時你應該聽見,燃燒的池塘正在演奏柴科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三文魚為繁殖下一代正進行生命的最后一搏,它們竭盡全力致使全身血管破裂,在完成產卵授精后雌雄雙雙死去。
池塘邊,野蘋果樹全身顫抖,黎明在靜靜地融化。
懷著對三文魚的敬意以及還想更多了解的渴望,便去了百度,以下數(shù)字是抄的,文字是自已的。每對三文魚可產4000粒魚籽,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損耗,數(shù)目大減,比如飛鳥啄食,別的魚類吞食,尤其餓了一冬的熊,早早等在解凍的小河口,用它那大熊掌一把一把將魚籽捧進嘴里。來年春天,約800條小魚孵化出世,順小河而下,游向安大略淡水湖圣勞倫斯河,約200條能到達大海。4年后,它們經(jīng)歷無數(shù)艱險,長成約3公斤重的成熟三文魚,約10條能走上回家的路,最終到達出生地的只有兩條。
圣勞倫斯河有無數(shù)支流,我們碰巧到了這一支,我記住了有點拗口的喀拉拉斯卡。就像大地上有無數(shù)縱橫交錯的道路一樣,歸來的游子遠遠就會看到青山綠水間,自已家的那一縷炊煙。
創(chuàng)作談
我喜歡這樣的散文:樸素而瑰麗,隨意而嚴謹;詩一樣的意境、音樂一樣的節(jié)奏令人著迷。我喜歡這樣的散文:最終讀到的是人生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