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劉
處處老宅
◎佛劉
那年秋天,我回家探親,正趕上村里的得海老漢去世。得海老漢八十四了,“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樣的年紀(jì)應(yīng)該算是喜喪了,況且得海老漢屬于無疾而終,更是讓人覺得有一種幸福在里面。我和父親說起的時候,還唏噓著有點(diǎn)羨慕。父親沉默著一直不說話,后來熄了煙,才不緊不慢地說,好事是好事,只是他這一死,他這一脈也就沒了。看父親的眼神,已含了一種對逝者的留戀和可惜。這才想起得海老漢,年輕時無子,用莊戶人家的話屬于“絕戶”,老伴十幾年前去世,留下他一個人生活了這十多年。一個無子老人晚年的凄涼生活應(yīng)該是不必描述的。我沒有上大學(xué)以前,每天傍晚都可以看見他一個人坐在胡同口的臺階上,等你走近了,就會微微一笑,他的笑毫無聲息,仿佛是落日的余光,但他并不說什么,他只是那樣看著你,來表達(dá)自己的存在。而現(xiàn)在,人去房空,幾年之后,他的老屋就會成為一處地地道道的老宅,無人居住,雜草叢生,如果沒有人愿意使用那片宅基地,就只好一直荒蕪著,像一片不長莊稼的沼澤,即便是麻雀也不愿意在那里落腳。
又多了一處老宅啊。父親扔了手里的煙頭,像是對得海老漢去世的最后總結(jié)。
父親所說的老宅,是指村里那些多少年都沒有人住而且破敗不堪的老房子。在我的印象里,村里面最先成為老宅的是一張姓人家,據(jù)說是上邊落實(shí)了那家老人的政策,一家人都要搬到城市里居住,本來是好事,可是那一家人卻哭哭啼啼地不愿意離開。那時我還小,還不懂得離別的滋味,只是有些留戀那家人的孩子——我曾經(jīng)的小伙伴。后來再路過那座房子時,就看見了一把大鎖鎖住了里面的一切,偶爾我會從門縫向里面張望,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一道厚厚的影壁墻擋住了我的視線,也擋住了我對那所房屋所有的遐想。有一年因?yàn)橄掠?,那所房子的院墻坍塌了一大片。從坍塌了的豁口小心翼翼地走進(jìn)去,這才發(fā)現(xiàn)院子的茅草都有一人多高了,里面有幾棵棗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除了滿樹的葉子,竟然找不到幾個果子。那時,我才深信了父親的話。有一次父親跟我說,再舊的房子,如果有人住著,它也不舊。沒人住的房子,即便再新,慢慢地也就成了舊房子了,究其原因,是因?yàn)橛腥藲庠谀抢锞壑?。父親的話雖然沒有什么根據(jù),但事實(shí)如此,也容不得我不相信。父親的老屋,雖然每年下雨都要有幾處漏水,但是它怎么看都是一個溫暖的院落,因?yàn)樵诜课莸闹醒耄懈赣H的呼吸。
父親的老屋很有些年頭了,據(jù)他自己說還是爺爺健在的時候蓋下的。每年春天,父親都要和了泥,泥里加了麥草,然后找一個幫手把泥提到房頂上均勻地涂開。父親干這些活的時候很開心,天氣雖然不熱,卻還要把膀子露出來。父親說,每年泥一次,這房子就不怕風(fēng)雨了??墒俏也⒉毁澩赣H的觀點(diǎn)??粗t鈍地爬上爬下,我的心會稍稍地不舍。有一年我勸父親扒掉它重蓋,可是父親不同意,父親說,住著不倒就可以了,沒必要浪費(fèi)那個錢??墒强粗車諠u嶄新的房屋,連父親都有些“老”了。
前年的冬天,父親到我工作的小城,因?yàn)榉块g還算寬敞,就勸他長期居住下來。勸了幾次,父親都搖頭,父親說,那怎么行呢,老家的房子不就荒了嗎,我還等著閉眼的時候用呢。住了幾天他就急著要趕回去,他說,我總夢見家里的房子倒了,不行,不行的,我得回去看看。手忙腳亂地往火車站趕,仿佛房子真的倒了似的。到了家,打了電話過來,說房子還好好的,是自己多心了。我哭笑不得卻又無法責(zé)怪,父親對老屋的情結(jié)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離開老家之后,村子里又陸陸續(xù)續(xù)遷走了幾家,每次和我說起這些,父親都有了深深的落寂,好像是某個人的永遠(yuǎn)離開。父親說,村里的老人越來越少了,想找個一起說說話的人都難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父親,這些年,正如父親所說的那樣,村莊是越來越大了,可是人口卻越來越少了。年輕人有本事的都跑到城市里去了,即便是打短工,也不愿意再回到閉塞的村莊里來。而那些出不去的年輕人,蓋新房子時,誰也不去理會那些老宅地,仿佛是怕沾了里面的穢氣,他們都在村外選了新址,那里寬敞明亮,可以創(chuàng)造一些現(xiàn)代化的氣息,比起胡同里的那些老宅,不知道要強(qiáng)多少倍。父親常常對著那些日漸空曠的胡同長吁短嘆,即便是來村里收糧食的外村人,他也會與人家聊上半天。我知道父親并不怕寂寞,但是他怕孤單,在那些散發(fā)著古老氣息的老宅面前,都是可以讓人有所遐想的。
我已經(jīng)沒有父親那樣的老屋情結(jié)了,老屋對于我,只不過是一個臨時的住所而已,我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留戀。睡在老屋的黑夜里,我常常會無法自眠。越過窄窄的窗欞,我的目光會與窗外的月光匯合,好像是一條安靜的河流,沒有了空間和時間的局限。在那樣靜寂的暗夜里,我總能聽到一兩聲嘆息,好像是父親的,又好像不是父親的。它們離我那樣近,又那樣遠(yuǎn),以至于我稍有恍惚,就陷入了可怕的寂靜之中。其實(shí)父親的落寂并不是空虛的,有一次他問我以后會不會賣掉他的老屋,我迎著他的目光,猶豫片刻還是搖了搖頭。我欺騙了他的目光,我無法保證自己會實(shí)現(xiàn)自己的諾言,當(dāng)一切都從我的眼前消失,還有什么需要我來留戀?
我知道,早晚有一天,父親的老屋也會成為一處老宅的,就像得海老漢的房子一樣,荒蕪,坍塌,被黃沙掩埋,沒有人會在意它們曾經(jīng)的模樣,就像一只鳥,悄悄地飛過天空。
(選自《散文》2008年第3期,有刪改)
【點(diǎn)讀】
房子里住了人,年代久了,便成了老宅;人去宅空,便成了空宅,那可能便是文中作者所說的“老宅”?!坝侄嗔艘惶幚险保恰案赣H”對村中逝去的得海老漢的最后總結(jié)。老宅于“父親”不是普通的住房,而是對生養(yǎng)自己的那片故土難割舍的情懷。老宅是“父親”的根,是“父親”留給自己、留給作者的“根”。根,是深植于大地,深植于內(nèi)心的,無論走多遠(yuǎn),都不會,也不能忘掉。
責(zé)任編輯:陳玉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