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修
摘 要: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將各行各業(yè)帶入全新時代——信息化時代,教育行業(yè)不可避免地步入信息化時代。隨著教育信息化不斷深入,從義務教育階段到高等教育階段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tǒng)課堂被翻轉課堂顛覆,課堂不再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場所,儼然成為學生思維碰撞、知識交互的重要場所。學生在課前已經通過教師精心制作的微課視頻細致地學習了相關教學內容,在課堂之上學生互相合作、共同探究、相互交流,升華所學知識,更深入地學習相關知識。本文將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基礎之上,以中職學校建筑類專業(yè)為例,淺顯地談談中職學校推行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實踐。
關鍵詞: 中職學校 推行 信息化教學 改革實踐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為各行各業(yè)帶來了極大的變化。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不可避免地為教育行業(yè)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色彩艷麗、切換自如的PPT課件將傳統(tǒng)課堂中的教學掛圖完美替代;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Flash動畫將傳統(tǒng)課堂中的模擬演示清晰展現(xiàn);緊扣教材、資源豐富的各種教學軟件將紙質課本中的靜態(tài)內容動感呈現(xiàn);講解細致、短小精悍的各種微課視頻將傳統(tǒng)教學中的課內學習、課外復習徹底顛覆……信息技術將教育行業(yè)帶進了全新的時代。中職學校因為開設專業(yè)的多樣性及各種專業(yè)的特殊性,導致推行信息化教學相比普通高中略微滯后。然而,正由于中職學校各種專業(yè)的特殊性使中職學校推行信息化教學顯得尤為迫切。信息化教學的有效實施會大幅提高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效率,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推進會徹底消除中職學生學習專業(yè)課程時的畏難情緒。下面筆者將以中職學校建筑類專業(yè)課程為例,在潛心研究相關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實踐,粗略地談一談中職學校推行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實踐。
一、信息化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突飛猛進。當人們還沉浸在精彩絕倫的PPT課件中時,動感形象的Flash課件隨踵而至;當人們還陶醉在形象逼真的Flash課件中時,異彩紛呈的各種教學軟件紛至沓來……信息技術將課堂教學帶進了信息化時代。現(xiàn)階段,信息化教學為我們帶來了內容短小、作用強大的微課。教師課前就某一知識點或教學難點錄制一段短小的講解視頻,學生可以在課前利用這段微課視頻自主學習,或者學生可以在課后利用這段微課視頻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這種微課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為我們帶來了翻轉課堂這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在課堂上引領學生學習,讓學生在課外自主預習或復習。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在課前已經利用微課進行了有效的自主學習,課堂已不再是教師引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場所,變成學生匯報交流課前利用微課所學知識的場所。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思維在碰撞,知識在交互,在碰撞、交互中升華所學知識,學習水準達到新高度。信息化教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中職建筑類專業(yè)教學困境剖析
在教育信息化不斷推進的今天,中職建筑類專業(yè)教育信息化的春天姍姍來遲。由于受到中職學校建筑類專業(yè)特殊性的影響,中職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行顯得步履艱難??v觀中職建筑類專業(yè)信息化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困境:
(一)教師提升信息技術水平自覺性不高
由于中職學校教師對信息化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巨大作用認識不夠,導致他們提升自身信息技術水平的積極性不高。在中職學校專業(yè)教學中,如果能靈活自如地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推行專業(yè)課程信息化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專業(yè)課程的興趣,還能有效提高專業(yè)課程課堂教學效率。與此同時,在教師熟練掌握信息化教學技術之后,能著實減輕教學負擔,為教師騰出更多時間研究教學。由此可見,中職學校必須讓教師深刻認識到提高自身信息技術水平的必要性及信息化教學相比傳統(tǒng)教學的巨大優(yōu)勢,讓教師自覺提升自身信息技術水平,以此順利推行信息化教學。
(二)學校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不到位
教師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的自覺性不夠高,歸根結底是學校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不到位、不及時。學校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讓教師充分認識到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便捷性與高效性。通過參加各種培訓,中職學校教師的眼界不斷開闊,中職學校教師提升自身信息技術水平的自覺性逐步形成。以此來看,中職學校必須下大力氣對教師進行有的放矢的信息技術培訓,將培訓由以往的形式主義蛻變成如今的實用主義。
三、信息化教學在建筑類專業(yè)教學中的優(yōu)勢分析
中職建筑類專業(yè)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工程力學》、《地基與基礎》、《工程制圖》、《工程測量》、《建筑工程預算》、《建筑CAD制圖》、《計算機應用》、《建筑材料》、《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工程結構》、《給水排水工程》及《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等。這些課程大多抽象晦澀,教師在課堂中講解得“聲嘶力竭”,學生在課堂中聽得“睡眼惺忪”。然而,通過信息化教學推行,可以將這些課程中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將課本中靜態(tài)的內容動態(tài)化。如在傳統(tǒng)《工程力學》課堂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力學知識點,必須將學生帶進實驗室實地實驗之后才能完全理解并掌握這些知識點。而在信息化《工程力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在引領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真實實驗的基礎上,適當讓學生利用教學軟件等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模擬實驗。利用信息化手段的模擬實驗相比傳統(tǒng)課堂中的真實實驗更加省時省力。當然,教師切不可完全用信息化教學中的模擬實驗取代傳統(tǒng)課堂中的真實實驗。又如在傳統(tǒng)《建筑材料》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能憑借教學掛圖或者實物樣品進行教學。不管是教學掛圖還是實物樣品,雖然看上去形象逼真,但是教師使用起來極不方便。因為使用不方便,所以對大多數(shù)教師而言,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會盡量不使用這些教具。顯而易見,不使用這些教具會使建筑材料這門課程越發(fā)抽象。然而,在推行信息化教學的《建筑材料》課堂中,教師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形形色色的圖片向學生展示各種建筑材料的外部特征,可以利用栩栩如生的動畫向學生呈現(xiàn)各種建筑材料的內部結構……信息化教學在中職學校建筑類專業(yè)教學中有著超乎想象的優(yōu)勢。
四、信息化教學在建筑類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信息化教學在中職建筑類專業(yè)教學中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開展課堂教學。通過信息化教學將中職學校建筑類專業(yè)課程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讓中職建筑類專業(yè)學生對具體又形象的專業(yè)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借此大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培養(yǎng)未來建筑行業(yè)的能工巧匠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在教學《建筑工程測量》課程中的“角度測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課前結合測量操作仿真軟件制作了一段講解細致、形象逼真的微課視頻,讓學生自主觀看這段微課及仿真軟件的使用,詳細觀看并了解建筑工程測量中如何利用經緯儀進行水平角觀測的方法和儀器操作使用步驟、方法。在課堂上教師不再過多地講解,而是讓學生在觀看和思考的基礎上廣泛地交流。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水平角的觀測步驟方法理解上的偏差,當即糾正,讓學生在匯報、交流、討論的基礎上更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再如在教學《建筑結構識圖》課程中的“框架柱、梁、板”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通過一段形象逼真的視頻向學生展現(xiàn)這部分構件的布置位置、構造形式、各構件間節(jié)點的連接及構造詳圖等。緊接著教師利用一段栩栩如生的Flash動畫視頻讓學生了解并理會柱、梁、板中的鋼筋構造形式、搭接和截斷點位置等的識圖信息。接著教師調用資源庫中的課件向學生詳細講解識讀建筑結構平法圖的步驟、方法和技巧等。然后教師通過動態(tài)的電子課本向學生展示較為完整的具有框架柱、梁、板的平法施工圖紙,與學生一起進行圖紙識讀練習,并及時引導、糾正和評價……這樣在建筑類專業(yè)課程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斷加快,教育信息化在中職學校建筑類專業(yè)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中職學校教師通過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不斷提升自身信息化應用技術水平,同時將教育信息化技術靈活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辟新的途徑;中職學校教師通過運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將抽象的專業(yè)課程知識具體化,將靜態(tài)的課本內容動態(tài)化,將枯燥的學科知識趣味化;中職學校教師通過運用以微課為核心的翻轉課堂,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大幅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有效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精神。概言之,信息化教學助推中職學校高效課堂生成。
參考文獻:
[1]尹文君.中職建筑CAD課堂教學中的信息化技術應用.品牌,2014(01).
[2]王瓔.信息化教學在中職建筑專業(yè)課程中的運用.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5).
[3]丁邦美.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職《建筑工程測量》教學中的應用.考試與評價,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