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邈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家風”成了很多人天天掛在嘴邊的詞。電視里、廣播里、報紙上,還有我們的課堂上,“家風”這個詞都時不時地出現。而很多人也在討論,“家風是什么?”“您對家風怎么看?”成了熱門話題。有人說,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情操。也有人笑了笑直接回答了三個字——不知道。而我腦子里不禁想起一個問題:我家的家風是什么?
為了思考這個問題,我坐在沙發(fā)上深思。媽媽看見我沉思的樣子,走過來親切地問我:“寶貝兒,有什么心事嗎?”看見媽媽問我,我便拉著媽媽的手問道:“媽,咱家的家風是什么呀?”沒想到媽媽一開始和藹可親的臉立刻變得嚴肅起來,說:“家風是家里每個成員都可以反映出來的,你不妨觀察一下咱家人的行為!”聽完這話,我飛奔地出來觀察我的家人。
我家現有五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
我第一觀察的是我的爺爺,爺爺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有農村人的善良、樸實等品質。因為爺爺愛和鄰居們聊天,更愛幫助別人,所以和鄰居們的關系不錯,只要看見左鄰右舍的窗戶或門壞了,爺爺每次都熱心地幫忙去修,爺爺還有個習慣,就是每次出門時,總會帶上幾個硬幣和一塊饅頭,你一定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吧,實話給你說吧,爺爺如果在路上看見一些乞討者,好幫助他們。
奶奶是把我從小帶到大、和我常說話的人,可以說奶奶是和我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雖然奶奶不識字,但是個十分重視家庭和諧的人,如果兩個人鬧得不愉快了,奶奶就會讓那兩個人相互理解謙讓。奶奶有時還會給我講一些有關誠實、孝順父母的成語故事,每次我都聽得津津有味,這些故事對我的影響很大,都讓我知道了做人要誠實守信,孝順父母。
說到孝順父母,我的爸爸、媽媽就是好榜樣。天氣一變,爸爸、媽媽就向爺爺奶奶問寒問暖,有一些可口的飯菜,就讓爺爺奶奶先吃,爺爺奶奶直夸他們孝順。爸爸媽媽見了熟人,總會主動向他們問好。
我已經總結出了我家的家風,鄰里親,重和諧,孝父母,講禮貌。我總結出后,媽媽直夸我聰明。
現在媽媽把晚飯做好了,我趕快擺放桌椅、碗筷等,喊出爺爺奶奶。熱氣騰騰的飯菜在燈光的照耀下格外誘人。一家人坐在一起說說笑笑吃著飯,感覺真好。
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助我們學會做人,在社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