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筱秋
看鮑蕾如何把女兒養(yǎng)成開心果
文/凌筱秋
身為母親,和孩子“平等交流”不是嬌慣,不能應付了事,而是尊重并要有誠意。
2015年8月底,鮑蕾攜女兒貝兒出席發(fā)布會,同款母女裝上陣格外搶眼。落座之后,貝兒一邊看秀一邊向鮑蕾問各種問題,鮑蕾則不厭其煩地給她解釋,哪款衣服是什么靈感,上身效果如何,突出什么個人風格等等。
坐在旁邊的“長腿女神”張梓琳問鮑蕾:“她還那么小,你給她講那么多,她聽得懂嗎?”鮑蕾笑著回答:“只要她提出疑問,我就給她解答,不會因為她年紀小就應付她,我們家是‘平等交流’的教育方式?!?/p>
鮑蕾性格爽朗,日常穿衣打扮喜歡以適合為主,不常穿裙子,因此她也喜歡把女兒貝兒打扮成中性風,帥帥的上衣搭配利落的褲子,偶爾還有點朋克范兒。前幾年貝兒還沒什么意見,可是從去年開始,貝兒自己的審美觀慢慢建立起來,開始抗議母親鮑蕾給她的裝扮。
大清早,鮑蕾把準備好的一套牛仔裝給貝兒穿,可是貝兒卻無論如何也不要穿。歪歪的牛仔帽配半身牛仔衣,再加上洞洞牛仔褲,多帥的一套衣服啊,貝兒居然不喜歡?因為急著趕時間送貝兒去幼兒園,鮑蕾有點耐不住性子,想沖貝兒發(fā)火??墒秦悆壕镏∽?,就是不肯穿,還振振有詞地說:“我喜歡公主裙,我不要穿這套,像個男孩子!”
丈夫陸毅在旁邊幫腔道:“你就給她換一套吧,為什么要強迫她穿自己不喜歡的衣服呢?”鮑蕾思想斗爭了一分鐘后,覺得陸毅說得有道理,于是重新找來一套公主裙,貝兒立即歡天喜地地穿上,開心地轉(zhuǎn)了好幾圈。
從那天起,鮑蕾給貝兒買衣服的時候都會詢問貝兒的意見,尊重貝兒的喜好,所以貝兒小小年紀就形成了自己的穿衣風格。不過小孩子天性比較純真,經(jīng)常會有離奇的想法。
一天,貝兒在幼兒園的活動課上接觸了蠶寶寶,她覺得蠶寶寶特別可愛,一直纏著鮑蕾想要養(yǎng)蠶寶寶。鮑蕾平時最怕的就是這種蠕動的蟲類,見到蚯蚓都會頭皮發(fā)麻,更別說要在家里養(yǎng)蠶寶寶,她立即否定了貝兒的想法。
看著貝兒嘟著小嘴失望的樣子,鮑蕾反思了好幾天,自己是不是過于專橫了?于是鮑蕾找到貝兒,很認真地和她溝通,不再以母親的立場,而是像朋友那樣詢問了貝兒的想法,進行了一場“平等交流”。鮑蕾覺得貝兒并不是一時沖動,貝兒很認真地向鮑蕾承諾,會負責地照顧好蠶寶寶。因此鮑蕾和貝兒一起用紙箱做了一個窩,弄來新鮮的桑葉,將蠶寶寶接到了家中。
貝兒果然遵守了約定,每天都采摘新鮮的桑葉喂養(yǎng)蠶寶寶,吃完晚飯趴在紙箱上觀察蠶寶寶吐絲、結(jié)繭,還拉著陸毅一塊分析哪只蠶寶寶厲害,哪只速度快,哪只會最先破繭,父女倆聊到興奮的時候,拿著蠶寶寶放在掌心里比較起來。看女兒這么開心,鮑蕾很慶幸自己沒有獨斷專橫地否決女兒的想法。
貝兒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趴在紙箱上看。過了一個多星期,她突然興奮地拉著鮑蕾跑向紙箱,一邊跑一邊說:“蠶寶寶飛出來了!蠶寶寶飛出來了!”鮑蕾和陸毅都圍到了紙箱邊上,果然一只雪白的飛蛾從蠶繭中破繭而出。鮑蕾借機給女兒講解,“化繭成蝶”指的就是蠶寶寶孵化成飛蛾的這個瞬間。
看著女兒開心的笑臉,鮑蕾突然覺得,她不是那么害怕蠶寶寶了,這只蛻變的飛蛾給這個家上了一課,家里的每位成員都收獲良多。
能和母親鮑蕾“平等交流”,貝兒和鮑蕾之間的關系也變得非常親密。在幼兒園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貝兒都會跑回家和鮑蕾分享。
一天,鮑蕾正想打電話溝通工作上的一點小細節(jié),貝兒非要拉著鮑蕾,給鮑蕾講故事,鮑蕾不忍心打擊女兒的積極性,于是放下手機,安靜地聽??墒秦悆簩β爜淼男鹿适虏⒉皇煜?,情節(jié)講得顛三倒四,鮑蕾聽得稀里糊涂暈頭轉(zhuǎn)向,幾乎沒什么耐心再聽下去了,想要找手機打電話。
這時候貝兒發(fā)現(xiàn)了鮑蕾的小動作,像個小大人一樣糾正鮑蕾說:“媽媽,你聽得不認真?!滨U蕾只好放棄了打電話的念頭,扭頭認真聽貝兒繼續(xù)講故事??墒秦悆褐v著講著又忘了情節(jié),只好對著鮑蕾傻笑。鮑蕾也被貝兒逗樂了,笑了起來。最終故事沒講完,母女倆抱著笑成了一團。
貝兒被評為公認的“開心果”,每天都是那么快樂。鮑蕾認為,這都是“平等交流”的成果,很多母親管教孩子過于嚴厲,各方面約束得厲害,這對于孩子的天性壓制很嚴重,孩子的性格得不到完全的發(fā)展,容易扭曲。
身為母親,和孩子“平等交流”不等于嬌慣,而是尊重,當孩子表現(xiàn)出一些新奇的想法時,母親不要憑自己的主觀判斷立即打壓孩子的想法,而是要思考一下再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時候跟從孩子的腳步,一起去嘗試,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