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蓓
【摘要】 目的:探討眼罩遮蓋法與阿托品療法治療屈光不正性弱視的效果。方法:將2012年5月-2015年3月來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弱視患兒80例納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順序抽簽后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患兒采取阿托品+過矯或欠矯鏡療法治療。對照組采取眼罩遮蓋法。觀察患兒臨床療效、立體視重建情況、治療依從性。結果: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立體視重建總有效率為82.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依從率為97.50%(3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0%(26/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托品+過矯或欠矯鏡療法治療屈光不正性弱視效果好,患兒立體視重建效果和依從性較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眼罩遮蓋; 阿托品; 屈光不正性弱視;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0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2-0042-02
弱視是指眼球未見明顯器質性病變的情況下單眼或雙眼矯正視力仍達不到0.8的情況[1]。大量臨床研究證實,弱視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視功能的眼部疾病,對兒童視力有著嚴重影響,以屈光不正性弱視最為常見[2]。治療弱視的時間越早越好,患兒年齡越小治療受益效果越佳,若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進行治療干預可導致弱視逐漸加重,嚴重者可出現(xiàn)失明。目前遮蓋療法是臨床上比較公認的治療弱視的主要方法[3]。然而,在遮蓋一眼后,造成雙眼不能共同視物,患兒年齡越小,受遮蓋的影響越大,依從性明顯不足[4]。針對上述情況,筆者所在醫(yī)院采取了阿托品+過矯或欠矯鏡療法,既能夠為患兒提供被迫依從的治療過程,也可有效壓抑主眼,同時也符合患兒雙眼共同視物的要求,對雙眼視功能建立有積極意義,在提高患兒依從性方面,效果也十分明顯,現(xiàn)將其臨床優(yōu)勢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2年5月-2015年3月來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屈光不正性弱視患兒80例納入本研究,共160只患眼。按照入院順序抽簽后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男女比例19∶21,年齡3~8歲,平均(5.26±1.03)歲,屈光度為-5~-10 D 10例,屈光度為-5~+4 D 3例,屈光度為+4~+8 D 27例;對照組男女比例18∶22,年齡3~8歲,平均(5.16±1.11)歲,屈光度為-5~-10 D 11例,屈光度為-5~+4 D 4例,屈光度為+4~+8 D 2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構成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文獻[5]《實用眼科學(第3版)》中屈光不正性弱視相關診斷標準:雙眼均有明顯的遠視、近視、散光,不能雙眼單視造成視物模糊,即使配鏡視力下降也很快;經(jīng)常規(guī)視力、屈光以及外眼及眼底檢查確診為屈光不正性弱視;雙眼均為均為中心性注視。
排除標準:雙眼存在病理性改變者;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有其他腦部疾病者;有精神疾病或存在交流溝通障礙者;治療依從性很差或不能配合完成隨訪者。
1.3 方法
對患兒視力、眼位、眼底、注視性質等進行檢查,確定屈光狀態(tài)。
對照組患兒給予眼罩遮蓋法治療,按照比例交替遮蓋雙眼,每天4 h,同時配合常規(guī)精細訓練,并使用顏氏立體圖對患兒立體視銳度進行檢查,每隔2個月進行一次復查。
試驗組患兒采取阿托品+過矯或欠矯鏡療法。阿托品眼膏(10 g/L)涂于眼下瞼結膜囊內,連續(xù)7 d后休息7 d,循環(huán)2次,同時輔助佩戴過矯或欠矯鏡。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治療6個月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立體視重建情況以及治療依從性。
療效評價根據(jù)1996年中華眼科學會全國兒童弱視斜視防治學組會議制訂的標準進行,痊愈:視覺恢復至正常水平,立體視銳度≤60°;顯效:視力提高≥2行,立體視銳度≤60°;有效:視力提高1行,立體視銳度>60°;無效:視力提高<1行,立體視銳度>60°;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本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立體視重建情況對比
試驗組立體視重建總有效率為82.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治療依從性對比
試驗組治療依從率為97.50%(3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0%(26/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正常的雙眼視覺指的是雙眼同時注視一個物體的時候,兩只眼的視線是相交在一個注視點上的,物象落在雙眼的黃斑中心[6]。兒童正處于身體各器官發(fā)育期,視覺也在該時期發(fā)育,若出現(xiàn)散光、近視或者遠視等眼部疾病而又不能得到良好的矯正時可對視覺發(fā)育產生明顯影響,導致物體不能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清晰的圖像而導致弱視[7]。臨床研究表明,正常情況下外側膝狀體或腦皮層的雙眼細胞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兒童早期視覺發(fā)生異常,會發(fā)生優(yōu)勢眼對劣勢眼的抑制,從而產生弱視[8]。目前臨床上對于兒童弱視研究較多,大量報道也證實早期治療干預是提高弱視治療效果的關鍵[9]。
目前,西醫(yī)治療弱視的主要方法是遮蓋法,通過眼罩遮蓋對主眼產生壓迫,迫使弱視眼進行注視,逐漸改善優(yōu)勢眼對劣勢眼的抑制,逐步提高弱視眼的視力[10]。但需要注意的是,兒童佩戴眼罩進行長期治療期間依從性是影響治療效果的主要因素[11]。同時單純佩戴眼罩會導致大腦高級視中樞缺乏平衡的雙眼視覺信息,不能夠幫助患兒建立立體視,并不能夠對雙眼視功能有明顯的改善[12]。
阿托品則完全無上述缺陷,通過使用阿托品眼膏對主眼產生散瞳的作用,在無需佩戴眼罩的情況下仍能夠產生良好的治療作用[13]?;純簾o需單眼視物,不僅大大提高了患兒的治療依從性,還有利于通過雙眼視物使大眾高級視中樞正常接收和分析雙眼視信號,建立良好的立體視覺,利于視功能恢復。同時配合過矯或欠矯鏡使患兒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改善弱視情況[14]。大量臨床研究也對阿托品治療兒童弱視的效果給予了肯定,尤其是其在操作方便,依從性高方面有很明顯的臨床應用優(yōu)勢[15-16]。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試驗組立體視重建總有效率為82.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姲⑼衅?過矯或欠矯鏡療法對患兒弱視治療效果更佳,且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立體視。而在依從性方面試驗組治療依從率為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也顯示了阿托品+過矯或欠矯鏡療法的臨床應用優(yōu)勢。
總之,阿托品+過矯或欠矯鏡療法治療屈光不正性弱視效果好,患兒立體視重建效果和依從性較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祁曉紅,韋曉霞.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查及眼屈光篩選對弱視早期發(fā)現(xiàn)的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9):136-137.
[2]王宏.兒童弱視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8):144-145.
[3]廖妙云,張玉明,吳春航,等.弱視患兒遮蓋治療前后雙眼視覺狀況的對比分析[J].華夏醫(yī)學,2015,28(5):37-40.
[4]王琦,劉新平.眼罩遮蓋法與阿托品療法治療屈光不正性弱視的療效對比[J].當代醫(yī)學,2015,21(8):82-83.
[5]劉家琪,李鳳鳴.實用眼科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412-414.
[6] Maqsud M A,Arblaster G E.The incidence and visual acuity outcomes of children identified with ametropic amblyopia by vision screening[J].J AAPOS,2015,19(2):104-107.
[7]謝美娜,鄧德勇.兒童屈光不正性弱視的治療方法及遠期療效[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26(1):55-57.
[8] Li S,Zou H,Wei C.Stereoscopic visual acuity in types of ametropic amblyopia in children[J].J Pediatr Ophthalmol Strabismus,2014,51(2):105-110.
[9]倪昊,劉微.兒童屈光不正和弱視的現(xiàn)狀[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155-156.
[10]王柏敏,李劍華,向暉,等.壓抑療法與遮蓋法治療學齡兒童單眼弱視的比較[J].武警醫(yī)學,2011,22(5):406-408,411.
[11]孔旻,林泉,趙武校,等.壓抑與遮蓋在視感知療法治療學齡期兒童屈光參差性弱視中的療效比較研究[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3,6(11):1036-1038.
[12]劉哲,吳家順,李玲玲.配鏡聯(lián)合遮蓋及精細訓練法治療屈光不正性弱視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6):19-21.
[13]呂秀芳,楊浩江,張莉,等.不同方法治療中度弱視兒童的臨床研究[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3,21(1):18-21.
[14] Romano P E,Kerr N C,Hope G M.Bilateral ametropic functional amblyopia in genetic ectopia lentis:its relation to the amount of subluxation,an indicator for early surgical management[J].Binocul Vis Strabismus Q,2002,17(3):235-241.
[15]鄧姿峰,郭燕,肖志剛,等.綜合治療在小兒弱視方面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22(11):1485-1486.
[16]黃焱,楊靜,張娣,等.眼罩遮蓋法與阿托品療法治療屈光不正性弱視療效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09,9(8):1615-1617.
(收稿日期:2016-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