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 商 亮
初三下學期,小宇非常郁悶,因為他的成績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了,由班級十幾名退步到現(xiàn)在的三十多名。小宇想努力提高成績,可總是管不住自己。放學后,小宇原本計劃復習一會兒,可是他要么躺在床上玩手機,要么看漫畫,一會兒就睡著了。每天晚上他都定好鬧鐘,計劃早上五點起床學習,可就是起不來,于是計劃又泡湯了。計劃得再好,也做不到。小宇非常自責,又很無奈。
在小宇媽媽的眼里,孩子磨蹭拖拉,不夠努力,意志力薄弱。媽媽雖然著急,但是并不敢責備孩子,說重了怕孩子逆反,說輕了又沒有用,不知道怎樣幫助他。
小宇的例子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中等生的狀況。他們行動力差,自控能力差,學習效率低。這類學生常見的想法是:“我努力了,但成績就是上不去,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做,就這樣吧?!?/p>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壓力與行動力呈倒U型曲線關(guān)系。隨著學習壓力的變化,人的焦慮程度也會發(fā)生變化,進而影響學習效率。壓力按大小不同分為五個區(qū)域,處于不同的區(qū)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
乏力區(qū):不知為什么而努力,缺乏行動力,處于迷茫、懶惰、無助的狀態(tài)。就像許多初三學生所說的:“雖然快考試了,我卻一點兒也緊張不起來。”
舒適區(qū):此時,個體一般沒有太大的改變欲望,無須太多的付出與努力??粗鴦e人都在努力學習,自己卻沒有學習的動力,也不知道怎樣學習。
發(fā)展區(qū):當壓力再增大時,無論是正面追求快樂的壓力,還是反面逃離痛苦的壓力,都將使人離開舒適區(qū),進入發(fā)展區(qū)。此時,壓力明顯存在,行動力快速提升,能看到努力的希望。
潛能區(qū):當壓力繼續(xù)增大時,一般現(xiàn)實能量顯然無法應(yīng)付這些壓力,人們需要調(diào)動潛意識中的潛在能量,迸發(fā)出令人不可思議的強大行動力、激情和斗志,往往能發(fā)揮出最好的水平,會出現(xiàn)不少黑馬。
破壞區(qū):當壓力超過頂峰值時,個體會感到絕望、沮喪,再也無力承受與支撐下去。此時,行動力遭到毀滅性破壞,驟然下降,直至為零。個體壓力太大,以至于寢食不安,焦慮緊張,大腦思維短路。
很明顯,小宇的表現(xiàn)處于壓力乏力區(qū)。如何幫助小宇從壓力乏力區(qū)進入到發(fā)展區(qū)呢?
第一,回憶最成功的一次考試。引導小宇回憶中學階段最成功的一次考試,思考當時是如何面對壓力的。小宇說,他考得最好的一次是初一下學期。那時班里的小博總是在數(shù)學課上提問,老師也很關(guān)心小博,小宇很不服氣,不想讓小博超過自己,于是開始努力學習。
進一步具體化澄清,小宇是這樣努力學習的:首先,執(zhí)行力強,特別是對老師的要求嚴格執(zhí)行。其次,相信自己有實力,不甘平庸。最后,他不服氣小博會超過自己?;貞浧疬@些,小宇感覺很激動。
第二,找一個目標人物,調(diào)動不甘心的勁頭。讓小宇在班級中找一個比自己排名靠前的同學,觀察他上課、自習的時候在做什么,回到家不想學習的時候,想想這個同學在做什么,還可以請父母監(jiān)督自己。
第三,進行角色扮演。我們一起扮演兩個角色,一個叫“乏力”,一個叫“較勁”。小宇分別扮演這兩個角色,并進行一場有趣的自我對話。小宇很喜歡扮演“較勁”的感覺,他感到自己更有條理性、更加努力了。經(jīng)過幾次引導,小宇漸漸走出乏力區(qū),走向發(fā)展區(qū)。
類似于小宇這樣的中等生還有許多。他們往往不會受到特別關(guān)注,容易變得自卑、懶散、沒有進取心。其實,中等生是最渴求關(guān)愛的群體,可塑性很強。希望每一位教育者都積極關(guān)注中等生,讓他們變隨遇而安為主動進取,體驗學習上的成就感,綻放出不一樣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