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
好萊塢影片《云中行走》再現(xiàn)了1974年法國雜技人菲利普·帕特在紐約世貿大樓雙子塔間走鋼絲的故事,這無疑是一次敢想敢干最終成就傳奇的壯舉。但如果當年菲利普·帕特的冒險以失敗告終,今天還會有這部電影嗎?他又為什么要冒著親近死神的風險挑戰(zhàn)命運?影片把這個問題開宗明義地擺上臺面,并逐步解開謎題。
《云中行走》采用一種童話與寫實相混合的奇妙風格。一開場,約瑟夫·高登-萊維特扮演的主人公菲利普·帕特,站在自由女神像的火炬上,用充滿激情與詼諧的口吻面對觀眾侃侃而談,以一個標準的“講故事的人”的身份帶動影片敘事。隨后影片用黑白畫面展現(xiàn)他作為街頭雜耍藝人的日常,接著再回到彩色畫面,講述“世貿大樓走鋼絲”的故事。無論是影像風格、敘事手法甚至背景旁白和配樂,都洋溢著濃郁的法式浪漫與風情,帶有《天使愛美麗》那種典型的法式童夢韻味。
童話只是影片風格的一面,另一面是事無巨細的寫實。讓觀眾了解到在“看上去很美”的壯舉背后,是多么復雜而漫長的準備過程以及幸運伴隨的機緣巧合。影片冒著瑣碎和無聊的風險,極力突出寫實風格,使其在大部分時間里沒有什么矛盾和波折,略顯平淡與無聊。
影片的所有精彩和看點幾乎都集中在最后20分鐘的“世貿大樓走鋼絲”戲份中,3D電影的魅力也由此得到充分體現(xiàn)。此前片中雖然也有箭射向銀幕、鋼索高速垂落等3D沖擊力強勁的畫面,但都無法跟這20分鐘帶給觀眾的強烈震撼相比。過程中的各種全景、遠景以及向下俯拍的鏡頭,都能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強烈?guī)敫?。這種帶入感進一步促使觀眾去思考影片開頭提出的問題:“為什么要這么做?”菲利普·帕特已經從雙塔的一頭走到了另一頭,為什么還要多次往返,甚至做出各種危險動作?僅僅是出于炫技的花樣作死嗎?其實,只要用心去聽他的畫外音心聲,就會發(fā)覺這是無關名利,更非任性胡為的, “這種方式就是他選擇的人生,這樣的人生可以讓他超然于生死之外?!庇捌纱擞|及了終極話題: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對此,它給出的答案是:要像主人公菲利普·帕特那樣,向著心向往之哪怕是遙不可及的目標努力,并在此過程中得到心靈的安寧與精神的享受,這樣的人生才算圓滿。
《云中行走》充斥著濃濃的法式浪漫與情調,就連對白都幾乎是英語和法語各半。有趣的是,影片從導演到編劇再到主演的主要陣容,卻是英美系班底,根本沒什么純正的法國人。這就不得不佩服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的深厚功力,以及以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為首的主演們的精湛演技了。尤其是約瑟夫,通過發(fā)型和面部化妝的小變化,再加上苦練的一口惟妙惟肖的法式英語,瞬間變成一位法國小伙。不過,主人公菲利普·帕特的人設仍未逃出好萊塢電影塑造天才角色的基本套路,一面是一往無前的“天才式激情”,一面是自我中心的“天才式狂躁”,難免美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