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
那次是我第一次看見河豚魚,在一家餐廳門口的魚缸里。它長得灰不溜秋的,一動也不動,真是又呆板又難看。
老板把河豚魚拿出來給我看,它立刻像充了氣似的,變得圓鼓鼓、肉嘟嘟的,還冒出許多刺,像個胖刺猬,真可愛。老板笑瞇瞇地對我說:“要不要抱一抱河豚魚?”我有點害怕,問:“那能不能戴著手套抱它?”“可以?!庇谑?,我戴上手套,鼓起勇氣,雙手接過河豚魚。它輕輕的,像一個小皮球;它很安靜,一動也不動。它的刺已經(jīng)穿過手套,刺到了我的手掌,不過,不疼,還癢癢的。我很好奇,問:“為什么河豚魚會變成這樣?”老板告訴我:“因為它生氣啦!”“為什么生氣呢?”“因為它喜歡待在水里,怕我們傷害它?!?/p>
要回家了,我真舍不得離開河豚魚。媽媽安慰我:“水里才是河豚魚的家,它也要回家了!”媽媽說得對,河豚魚,再見!
指導(dǎo)老師/季愛華 發(fā)稿/沙群
媽媽講述幕后故事:假期帶著女兒去臺灣游玩,回來的路上,我問她這次旅游最開心的是什么,她的答案出乎我的預(yù)料,因為既不是什么名勝古跡,也不是美食佳肴,而是偶遇了那條河豚魚。這是她與河豚魚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看見河豚魚奇怪而又夸張的變化,她感到驚訝、疑惑和不舍。講起河豚魚女兒滔滔不絕,小臉蛋發(fā)紅,小眼睛發(fā)亮……一回到家,她迫不及待地仔細(xì)回憶一番后,用她那充滿童趣的文字記錄下這篇《河豚魚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