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86’詩歌大展”30年后說

      2017-02-24 21:54:42徐敬亞
      詩歌月刊 2016年11期

      30年有多長?

      二戰(zhàn)勝利到文革結束,差不多30年,內中的起伏逆折糾結,漫長得好像100年;從1889光緒皇帝親政到五四運動,也是30年,多少興亡,多少榮辱,好像跨越了古今多少代;從五四到四九,又是30年,刀光劍影,血肉賁張,如同天和地全都翻覆。30年,自然界可以把大河從東方移動到西方。30年,人類社會的滄海桑田里也足以容納一個甚至幾個王朝。

      全稱為“中國詩壇1986現(xiàn)代詩群體大展”的那件事兒,到現(xiàn)在又逢整年。前20年,我們還躍躍欲試,滿心感慨。這10年,似乎什么都已消失,當代詩人們的日子過得平平淡淡、小富欠安。詩人們的意識一片模模糊糊、營營茍茍。

      十年前在紀念大展20年的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86詩歌大展20年后說》。今年,我想玩一個游戲,再次套用這個順水推舟的標題。用意是設定一個固定的套路,看看我們究竟越來越賢達,還是越來越營茍。

      哦,這一刻我忽然有點糊涂。真過去了30年嗎?

      好像只有三天。

      火線和零線在那兒擺著,

      我接上了一只燈泡

      如果讓事情回到1986,是一件略顯尷尬的穿越。我的內心一定呈現(xiàn)著兩種陰陽的表情:既興奮,又無奈。興奮是因為朦朧詩后中國現(xiàn)代詩的大面積興起。無奈是被它搞得摸不到頭腦。它的面積過于巨大,它的興起又過于神速。到今天我也不知道它有多么巨大。我們曾經(jīng)圈了一塊地,劃界狂歡。但后來我們才知道,這塊地外面的狂歡,同樣山南海北。

      作為“三個崛起”之一者,我太熟悉對它的那一場又一場圍剿,既無比狠毒,又無比愚蠢。狠毒+愚蠢的結果是,被擊打的局部,遭受傷疤與重創(chuàng)。而所有旁觀者們卻獲得了肆意觀摩一場詩歌盛宴的免費門票。不管熱槍冷箭多么令人不快,一次次的游街示眾并頻頻上傳下達的結果,是白白送給現(xiàn)代詩無法計量的免費廣告。自從有了詩的這個千年古國,哪朝哪代,舍得用一噸又一噸的白銀為詩這種東西昭令天下?詩既然反動得如此重要,那么就讓殺毒劑連同它的種籽粉沫一起撒遍每個角落吧。

      熱潮滾滾!滾滾熱潮!——1980年代的詩歌溫度,還用得著回顧與形容嗎。

      那一場磚頭與詩人幾乎成正比的精神狂歡,其實是一種充滿了青春期荷爾蒙的游戲。詩,莫名其妙地和大學結盟,促成了一種奇妙的時空與人文的材料配比。

      今天,我倒是在想:為什么是詩?為什么不是小說或者相聲?為什么不是礦山或者漁村?為什么大學和詩歌成為了一種最奇妙的組合?正如化妝之于女人、鞭炮之于兒童、肺病之于書生。過去的人們只知道罷工適于產(chǎn)業(yè)、罷課適于學堂。誰能想象,一群群的工人忽然如醉如癡地歌唱,或者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農民瘋狂地起舞。而大學恰好可以。青春和詩,這兩樣東西都不是不好惹的邪門兒。當兩種同時最具發(fā)情、發(fā)酵的因素狹路相逢時,人類歷史上最盛大的大學詩潮便出現(xiàn)了。

      對,必須是狹路相逢。狹路,才有味道,才有精神的專注。正因為它狹窄,它便警覺,便興奮,便來神兒。因此狹路必有相逢。歷史的狹路上,必有天才升起。坦蕩的大路,留給那些大腹便便、四顧茫然的人吧。

      世界上的事情,像滑梯。有一就有二。有大學,便有中學。

      也許人類歷史上令肇事者最恐懼的不是大人,恰恰是涉事不深的孩子。那些悄悄向上仰望的小眼睛們,早晚有一天會用他們的行為將觀察結果以另一種方式公諸于世。自七十年代末起,風起云涌的文學社團熱潮,迅速傳染到中學校園。姜紅偉在《中國八十年代中學生校園詩壇歷史備忘錄》中詳細記錄了詩歌“毒素”在中學校園的蔓延。他們寫作詩歌、發(fā)表作品、創(chuàng)辦報刊、組織詩會、自印詩集、組辦社團……在描述這一支且數(shù)量達上千萬的“中國詩歌少年先鋒隊”時,他使用了“最輝煌、最壯觀、最精彩、最隆重、聲勢浩大、轟轟烈烈”等六個大詞來定義這一場孩子般的中學生校園詩歌運動。

      前些天在新疆,我在一臺老式油印打字機面前久久回想。那一排排鉛字,曾是我們的夢想。幾十年前,如果我們《赤子心》詩社有這樣一臺大設備,我們何必用手在鋼板上面一筆一劃地刻寫蠟紙。

      “詩歌大展”這個家伙,正是這樣一次夢想般的穿越。它帶領著青春起勢的詩人們,從原始油印一步飛越到大機器印刷,完成了一次充分集結的、國家出版層面的打印。

      十年前,我曾說過它是一座火山的噴發(fā)口,是超前幾十年的一個詩歌網(wǎng)頁。

      今天我想說:火線和零線都在那擺著,我不過是接了一個燈泡。

      “詩歌火線”。它早已白煙裊裊、電光憋悶、熊熊不已。

      而另一端的零線,冷冷地閃著寒光。

      觀察這支冰冷的零線并不難,只要查閱一下當年的官方報刊與出版物。在那里,什么詩歌大潮,什么青春,一律不見。冷酷的官方鉛字上,只有按部就班、歌功頌德、滴水不露。套用黃仁宇先生在《萬歷十五年》中的一句話:那些年,四海升平。別說30年前,現(xiàn)在又有多少變化?

      果然,燈泡刷地亮了。

      歷史縱容我們的時機,

      從開門到關門只有一瞬

      “1986,不可拒絕的年代”,是我那一年特別愿意說的一句話。

      總說不可拒絕,因為一直被拒絕。

      拒絕大概是生活的一個常態(tài)。歷史即使在縱容你的時候臉上也掛著拒絕的表情。

      從朦朧詩初起的1970年代末起,中國的天空總是陰晴不定。1983,天下突然冒出一個新詞兒“精神污染”。寫詩的人哪里懂得紫禁城里的子丑寅卯,國家級滅火隊差不多用了三年時間終使煙消云散,時間便到達了1986。寫詩的人們忽然感到“形勢”從來沒有這么好。

      好到了什么程度呢。好到“好了傷疤忘了疼”。

      那一年,蘭州召開了一次大型詩歌討論會。當我終于一一見到了《當代文藝思潮》的全班人馬時,大家內心都禁不住一陣翻滾,仿佛文革后的劫后余生,終于慶幸可以破涕為笑了。記得在喝酒的時候,主編謝昌余滿面春風地對我說:敬亞啊,那就再給我們寫一篇吧!

      這就是后來被文化界領導人稱為掘墓之作的《圭臬之死》的來歷。那篇文章最終并沒有掘了別人的墓,倒是替它的發(fā)表者《當代文藝思潮》再一次挖下一個大坑。這家雖然身處外省、卻有著國家級重量的理論刊物,在彼年冬天就倒在了我第二次掘出來的那個坑內。

      大展,正是發(fā)生在那個陰晴不定的年代。幸運的是,它恰巧迎頭相遇了一個回暖的夾縫——靈光一現(xiàn)的1986年!大展之后的第二年春,反自由化運動便重又開始,而且是最厲害的一次。發(fā)表大展的《深圳青年報》隨即在新年之際???。也就是說再晚兩、三個月,大展便絕無可能。

      那么,大展有可能出現(xiàn)在內地嗎?——你說呢?

      即使是在最溫暖的文化背景夾縫年中,大展這類帶有文化聚眾、詩歌閱兵式的舉動,也難以在中國內地的報刊上出現(xiàn)。多年的政治運動早已把文化界的當權者們變成了謹小慎微的老油條。發(fā)生在同一年的《當代文藝思潮》??愠錆M了中國式的詭異:1986年末,刊物最后一期出完了以后,不許叫??6且院喜⒌拿x并入《飛天》。表面上說使《飛天》的理論版加大,其實只加了幾頁。真正調撥到《飛天》去的也只有兩人,刊物就這樣莫名地被取消。幾個編輯追問此事是誰下的令,卻一直沒有下家出面承擔,至今也沒有任何文字、文件、電話記錄。經(jīng)過文革,誰都不愿意留下罵名……(見魯明軍《管衛(wèi)中談<當代文藝思潮>??寄罚?/p>

      假如大展的計劃在內地某報刊層層上報后,鬼知道誰敢在上面簽署同意二字。

      今天看,大展不僅僅是兩家報紙的七個整版文字。它是一個由眾多系列活動組成的詩歌事件。首先,長達一兩個月的策劃期,很難做到嚴格保密。三個月征稿期,一批外地詩人鬧哄哄匯聚深圳。大展后深圳青年詩人協(xié)會成立,同時召開了首屆中國現(xiàn)代詩研討會……每一步都是大舉動,無法想象每一步都起草文件、報批、審查……這樣放肆的事兒,只有在一個極其松弛、公開、甚至肆無忌憚的大背景下才能完成。

      只能是深圳。

      作為大展誕生地,深圳這座城市不僅恰當,簡直珠聯(lián)璧合,簡直妙手偶得。

      “妙手偶得”這個詞太好了:首先你必須是妙手,其次妙手也不能次次皆得。你的得,也需要偶。妙這個東西本身就好得不明不白,妙不可言。偶這個東西更是一次性產(chǎn)物,用郎平獲里約女排金牌后的話說,就是“蒙上了”。

      大展是蒙上了,深圳更是蒙上了。甚至可以說它蒙上了所有人。

      深圳有什么了不起呢?有啊。有一道了不起的鐵絲網(wǎng)啊。

      1983年,深圳周邊架設了一條長84.6公里、高2.8米的鐵絲網(wǎng)。別小看了這條普通的鐵網(wǎng),被它圈起來的部分,當年仿佛遍地流著奶和蜜的迦南,發(fā)出過無比迷人的光芒。

      在彼時的人們眼中,深圳恰如一位前途無量的神童。它做出任何驚天動地的事情大家也不會奇怪。而當年的《深圳青年報》更是站在特區(qū)最高點,成為新觀念最急切的吹鼓手。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無法獨自撬動歷史的大石頭。任何事件必須有一個支點,也必須有很多助力。那支點,就是《深圳青年報》。那助力,就是人們對深圳這座無所不能的城市的想象。

      想象,是詩歌的第一生產(chǎn)力,也是推進歷史事件的主元素。沒了想象的世界是鐵板與囚室。有了想象,世界就有了多種方向與維度。從這個角度看,大展就是在恰當?shù)臅r機、恰當?shù)牡攸c,把一個無中生有的想象,成功實現(xiàn)。

      有人把包括大展在內的1980年代深圳文化,稱為“80年代深圳的文化狂歡”(攝影家李媚語)。正是那次“狂歡”,構成了大展的文化溫床。

      然而我看,那場“文化狂歡”不僅短暫,其本質也是虛弱。一座剛剛開埠的新城,涌來了一批同樣年輕的人。城市向哪里去尚不知道,甚至城市的合法性尚沒確立,怎么可能產(chǎn)生自己的文化。因此,狂歡著的,只能是某些文化青年們內心的一種幻覺。當時的深圳有點像延安。紛紛投奔而來的年輕人匯聚起來,自我營造了一種飛地般的自由幻覺。這種幻覺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深圳這座新城未來的一種超現(xiàn)實假想。另一種是對于身后舊文化背景的拋棄與反叛。在深圳1980年代文化最繁榮的85、86兩年中,無論是自我鼓舞式的暢想,或是某種云開日出似的小心僭越,其實都被暗中限定在相當小的范圍之內。一旦超越了界限,一切立刻煙消云散。完全可以說,那是因城市定位未穩(wěn)而出現(xiàn)的一段短暫“文化真空”。很多只手,很多雙眼睛,還沒有來得及管轄細節(jié)。大展后不到一年,深圳便對癥下藥般地莊嚴宣布了自己認定的城市定性:深圳是經(jīng)濟特區(qū),不是文化特區(qū),更不是政治特區(qū)。

      一層層盤點下來看,做成一件史無前例的事,可能也需要史無先例的時機。

      除了想象,還有生活的直覺。

      作為操作者我知道,當年辦大展并沒有那么復雜。想了,就做了。一開始自己被自己的想法震了一下。過幾天習慣了。一天天地推進。所以對于一件事,想象是必要的開端。想象一旦獲得成立,后面的事情只剩下基本勞務。生活本身非常簡單。人們每天并不需要時時坐下來研判時事大勢。之所以連想也不想地生存,是因為很多基本的判斷早已埋藏在日常的直覺之中。想象是沖破正常的尖刃。直覺是舉起那把刀的基本力量。

      世界上沒有一扇永遠洞開的門,也沒有一扇永遠打不開的門。那些似乎緊鎖著的大門,只是虛掩著,佯裝緊閉。

      寫詩人的這件事兒,

      不可能沒完沒了紀念下去吧

      大展20周年的紀念會開在黃山。25周年在合肥。30周年在四川德陽。

      最盛大、動情的,是20周年的黃山。那次紀念與重逢背后隱藏著的情感重量,堪比它的母體“八六”大展。甚至從“紀念”的角度,它可以稱為一個紀念儀式的情感標本,那種激情與當年一樣,永遠不再。

      大展之后不久,第三代詩歌江湖崩盤。鳥與獸一哄四散。

      像一場集體的狂犬病復發(fā),經(jīng)過20多年的潛伏期,強渡了生存之河的第三代詩人重新回歸詩歌。在急切而熱烈的復數(shù)回憶面前,具有明確標志性的事件權且充當了人們內心的里程碑。

      2006年8-9月,《南方都市報》以《86詩展20-周年回顧》為總題,一口氣連發(fā)了七個整版的紀念專輯,仿佛暗中對應了當年兩報7個整版大展的“隆重推出”:

      8月14日:對開雙版1-2:《86詩展,二十年前那一場詩人的英雄會》

      8月15日:整版3:徐敬亞《86詩歌大展20年后說》

      8月22日:整版4:楊黎《“大展”是詩歌最后的垂死掙扎》

      8月25日:整版5:陳東東《退潮從高潮迭現(xiàn)處開始》

      8月31日:整版6:孟浪《歷史的澄清與澄清的歷史》

      9月7日:整版7:李少君《重建詩歌的主體性》

      綜述文章《86詩展,二十年前那一場詩人的英雄會》中,將我那封《我的邀請》信冠以“江湖”三字,英雄之氣莫名而生。

      江湖果然回來了。

      2006年11月18號,由默默、周強、李亞偉等策劃發(fā)起的紀念會在黃山屯溪和黟縣召開。徐敬亞、多多、嚴力、默默、李亞偉、馬松、陳朝華、楊克、何小竹、趙野、瀟瀟、王明韻、王琪博、梁健、海波、何拜倫、周強……等40多位詩人從天南海北匯聚黃山。這是一次區(qū)別于官方會議的自費會晤。這些主流詩歌的拒絕者們自掏腰包購買機票,為了紀念當年那一場魂夢牽繞的青春履歷。

      這次聚會對于參會者的內心之隆重,被一位美國人以另一種方式記錄下來。詩人梅丹理在上海陪著詩人們苦苦等待黃山紀念會時寫了一首《黃山回來再說》。他不僅漢語書寫,同時也漢語朗誦。我仍然記得他在現(xiàn)場讀詩時大家火爆的眼神:

      最近與朋友的吾談中

      有一句漸漸熟悉的口頭禪

      “黃山回來再說”

      好像黃山是一個什么分水嶺

      到了那兒才知道身上的液體要流向何處

      我在巔峰處要量一量自己的體溫

      要小心使用體溫表,千萬不能跌破

      好好的一滴水銀,不能讓它往兩個方向流掉

      ——梅丹理:《黃山回來再說》(第一節(jié))

      令人敬佩的是,黃山紀念會仍然保持著當年大展的氣度與禮儀——那是一種占山為王者的氣度,是擊敗官軍人馬后的響馬式禮儀。作為烈士般的追認,它煞有介事地評選了12位“第三代詩人杰出貢獻獎”:野夫、楊克、遠村、陳朝華、丁翔、周墻、潘維、北魏、王琪博、梁健、海波、何拜倫。它不同尋常地發(fā)明了一項詩歌“功德獎”,14位詩歌贊助者被授以功德之冠:黃怒波、石虎、劉麗安、麥城、胡建雄、萬夏、瀟瀟、柔剛、遠村、聶圣哲、李岱松、默默、歆菊、盧葦。同時,它也煞有介事地現(xiàn)場演繹了“授獎辭”與“答謝辭”。這些佯裝諾貝爾的姿態(tài)在后來的中國徹底泛濫,但黃山紀念會的那些年,這些假模假勢的套路還相當新鮮。

      今天看:20周年黃山紀念會,關鍵詞是兩個,一個是江湖,一個是歸來。它會后發(fā)表的宣言名字叫《歸園共識》,因相聚在周強的歸園而命名。

      25周年紀念會到了合肥,由中國詩歌流派網(wǎng)主辦。當時流派網(wǎng)剛剛上線。那次會議成為《深圳青年報》與《詩歌報》的一次歷史性會晤。20年后,我第一次見到了已滿頭白發(fā)的原《詩歌報》主編蔣維揚,而作為大展另一個潮頭式的推進者、《詩歌報》的主將與靈魂人物姜詩元卻一直沒有在歷屆紀念會上露面。發(fā)起那次紀念會的韓慶成可能沒有想到,由我提議、由韓出資的中國詩歌流派網(wǎng)在此后的數(shù)年中聚沙成塔般地崛起,至今已成為擁有20萬會員、每天發(fā)貼量與在線人數(shù)均列于首位的中國第一詩歌網(wǎng)站。因此,25周年的關鍵詞也是兩個:一個是會晤,一個是網(wǎng)絡。

      剛剛結束的30周年紀念會,收藏品成為亮點。

      跨過歲月與記憶的200多份油印詩歌民刊,帶著油墨的臭味與芳香,鋪滿了多功能廳的四周空間。老酒,連同野夫、劉澤球與中國漢詩館館主世中人等,巧妙地將大展30周年與德陽戲劇節(jié)進行了嫁接。在一本本陳年紙張的浸泡中,所有的紀念者都變成了古董。而瘋狂的手機快門,更使所有的聲音與詞語、姿態(tài)與舉止,都變成了像素。紀念會的高潮出現(xiàn)在臨別前的酒宴。作為旁觀者,青紅中國的女主人王智紅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這場煞有介事的紀念會的某些戲劇滋味??刹皇?,詩,這個大動物,在幾十年的時間內,裹脅了千千萬萬的靈魂,與中國當代史相互綁架,它怎么能缺少戲劇的元素呢……綿遠河邊的那個夜晚,詩歌與戲劇這個命題,使包括著名戲劇導演曹克非在內的所有人都沉浸在這兩大藝術體裁交混的興奮之中。

      因此,30周年紀念會的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收藏,一個戲劇。

      在這次會議上,令人奇怪的是,我競被多次介紹為86大展的“策展人”。我怎么成了策展人了呢?似乎我當年在深圳辦了一次“服裝大展”,或者“珠寶大展”,甚至辦了一場詩歌的行為藝術大展。第三代詩人的集體突圍,只經(jīng)過了30年,在人們的心目中似乎已經(jīng)演變成一次畫廊般的商業(yè)推廣行為了。

      曾經(jīng)以最年輕自居的我們,怎么變成了收藏呢?曾經(jīng)被我們雙手劈開的歷史荒草,怎么忽然在我們的身上蔓延呢?

      20周年,是歸來。

      25周年,是網(wǎng)絡。

      30周年,是收藏。

      像一只風箏,大展在記憶中飛翔。越飛越高,越飛越輕……飛向最后一瞬。

      最后一瞬注定到來。這不是我們的錯,這是必然的刷新。老,是一個復雜的整體脈絡。我們中的每個人或許依然自認年輕,但我們的江湖團伙卻正日薄西山。我們曾經(jīng)自感親切的背景正向身后大面積移動,我們唯一的光榮是淪為別人的背景。今日古董,或是昨日黃花,注定成為垃圾,哪怕在成為最后的廢品之前被人們暫時稱為古董。

      說到底,86大展只是一次隆重的、集約化的、煞有介事的詩歌出版。在終極本質上,詩是一個悶頭不語最不愛熱鬧的家伙。任何運動與活動的戲劇終將散場,只有詩歌文本孤獨地向下沉淀,走向遙遠。

      這個星球上,沒完沒了的事情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

      在德陽,我大膽做了一個預測:也許15年后,這種煞有介事的紀念,念念有辭地數(shù)到45的時候,最后一個六十年代出生的第三代詩人也將解甲歸田。那時候,詩歌記憶將從這個國家所有的權力、財富和公章中抽身而去。那時候這個全球最龐大、號稱有400多個獎項的詩歌記憶癥綜合市場將旗偃鼓息……那時候,誰來陪你們玩呢。

      2016 10.6深圳

      广东省| 前郭尔| 如东县| 乐至县| 莱芜市| 峨山| 永胜县| 清苑县| 西和县| 灵寿县| 集贤县| 乐陵市| 梁平县| 河间市| 综艺| 股票| 永和县| 临海市| 宁陵县| 苏尼特左旗| 镇安县| 阿勒泰市| 佛学| 犍为县| 蓬莱市| 葫芦岛市| 游戏| 罗源县| 镇江市| 鞍山市| 六安市| 平罗县| 理塘县| 沽源县| 襄樊市| 巴青县| 竹溪县| 延边| 肥东县| 本溪|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