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芮在某省重點高中上高一,這段時間正為成績徘徊不前而犯愁。每次考數學,他總出現一錯再錯的情況。小芮自己也特別納悶,上課時聽懂了,作業(yè)也會做了,考試錯題也及時訂正了,可為什么還是會錯呢?
如果不能及時找出原因并改進,小芮的自信心肯定會越來越受打擊,最后沒準會放棄對數學的學習。
其實,每次考試后的試卷分析,都是我們做“學習體檢”、查漏補缺的好機會,就看我們的方法對不對。
第一步:找出最不該丟的5—10分
最不該丟的5—10分,對應的就是我們常說的,考試時不會,考完就想起來的題目。
小芮在一次考試時,因為一道題不會做,心情煩躁,又看見周圍的同學都寫得很快,心里更加著急。他一邊念叨“不要緊張”,一邊念叨“完了完了”,結果大腦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來。最后因為這一道題不會做,后面一連錯了6題。
等到做試卷分析時,他才發(fā)現,在后面那6道題目中,有5道題都是平時能夠輕松做出來的。
小芮這是屬于考試情緒調節(jié)不當的問題。適度的焦慮可以幫助人提高學習效率,但是情緒過于緊張,效率反而會下降。
小芮在考試時,念叨的“不要緊張”和“完了完了”,都是負面的暗示,這些暗示讓他的擔心更加強烈,也就更緊張。
其實,小小的幾招就能讓我們調節(jié)好在考試中的情緒,平時可以多加進行練習。
1.給自己一些正向的暗示語。比如,“保持冷靜”“還有時間,慢慢來”等,我們用這些正面描述的詞匯給大腦以積極的暗示。
2.做幾次深呼吸或者做小范圍的肌肉放松。
深呼吸和肌肉放松都能讓大腦分泌助人放松、愉悅的激素,讓我們迅速恢復冷靜。小范圍的肌肉放松方法有好幾種,比如,我們可以握緊拳頭再松開、繃緊小腿再松開、伸個懶腰等。這些小動作都會讓你的身體感覺舒服,情緒放松。
除了因為考試情緒調節(jié)不當而引起的失分,還有計算失誤的失分、看錯題目的失分、考慮不周的失分、公式記錯的失分,等等。對于這些失分,我們都要找出原因,在后續(xù)的學習和考試中,努力避免類似失誤。如果真正做到這些,那么不同學科的分數累計下來,總分就能提高不少。
第二步:把不會做的題目進行分類處理
這里需要注意一點,即使是自己已經得分的題目,也要區(qū)分出是真正做出來的,還是碰運氣做出來的。
我們真正會做的題目,那就是完全掌握了,不管是知識點還是解題步驟都掌握了,這類題目我們可以不用管它。如果是我們碰運氣做出來的題目,一般會存在解題思路不是特別清晰的情況,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知識點掌握了,但程序性知識,即解題思路和解題步驟不是特別清楚,尤其是在解題思路上存在不完整、不全面的情況。比如在解析幾何分區(qū)間求解時只考慮到一種情況,而這種情況恰好是有解的,無解的情況沒有考慮到,這就是屬于典型的程序性知識不清楚。
不會做的題目,分為完全不會做和部分會做兩類。完全不會做的題目,基本上屬于陳述性知識,即原理、定義、概念、語法或者需要記憶的知識等沒有掌握。這些知識沒有掌握,我們就無從解題。部分會做的題目,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考試時不會,考后又會了,這屬于考試臨場發(fā)揮問題,一般是考試時沒調節(jié)好情緒造成的;另一種是考試時會一點,老師講解到某一個關鍵點就全會了,這屬于程序性知識出了問題。
這樣分類之后,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補缺補差了。
1.既要補陳述性知識又要補程序性知識的情況
對于完全不會的題目,我們先補充知識點。我們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思路分析和分步練習,進而把每個步驟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等我們把每一個步驟都弄清晰之后,再進行整題的練習,做到看到題目就可以迅速說出相關知識點和答題要點。
比如:若一次函數f(x)=ax+b有一個零點2,那么函數g(x)=bx2+a的零點是 。
這題小芮在考試時就完全不會,分析之后他發(fā)現,原因在于他沒有掌握零點的概念。小芮在分析了原因之后, 在錯題本上記錄了自己的分析、思考過程。
下面是小芮的錯題訂正過程。
錯題: 若一次函數f(x)=ax+b有一個零點2,那么函數g(x)=bx2+a的零點是 。
錯誤原因:對零點概念沒掌握,看不懂題目。
思路:
1.零點概念:滿足f(x)=0的點叫零點。
2.用零點的概念來重新理解題意“x=2的時候,ax+b=0”。
3.找出隱含條件:2a+b=0,則a=-b/2。
4.將“a=-b/2”代入“g(x)=bx2+a”,求解。
通過對錯誤原因的分析和解題思路的整理,小芮發(fā)現了自己知識的漏洞,即零點的概念沒弄清,他補上了陳述性知識即零點的含義,還補上了程序性知識即如何運用零點的概念找出隱含條件解題。
理清概念和思路之后,小芮再自己獨立完成解題步驟。對于小芮來說,以后再遇到這類題目,他基本上就不會再錯了。
2.補程序性知識的情況
對于碰運氣做出來的題目和考試時會做部分的題目,我們可以讓自己復述一下解題需要的知識點,確定自己的陳述性知識沒有問題之后再進行思路和步驟的訓練。
小芮分析了自己部分會做的題目,發(fā)現大部分題是因解題思路不清晰,導致解題過程中出錯而不自知。于是,小芮同樣從錯誤原因和解題思路兩方面系統地對錯題進行分析。當他真正把程序性知識搞清楚了,才去獨立完成解題過程。
通過對這兩類題目的分析、整理,小芮感覺到自己對函數的知識掌握已經沒問題了。
第三步:利用遺忘規(guī)律把錯題本變薄
下圖告訴我們,人們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根據這個規(guī)律,我們最好在第1次訂正錯題后的第1、3、7天后分別再訂正1次,如果這3次我們都能夠迅速、流暢地解出來,那么這個錯題就會變成“對題”當我們完全掌握它了之后,就可以把它從錯題本上劃掉了。久而久之,錯題本自然越來越薄。
小芮明白了,做好試卷分析,才能對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有全面的了解,最終讓平時的考試回歸“學習體檢”的本質,讓自己越檢越健康、越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