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市門河中心小學 王春濟
江蘇連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顧長明
做思共生:小學長周期科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實踐
江蘇連云港市門河中心小學 王春濟
江蘇連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顧長明
小學科學的“做思共生”就是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做與思能力的交互提升?,F(xiàn)行小學科學教材中有一些實驗活動需要連續(xù)經(jīng)歷比較長的一個周期,這些經(jīng)歷時間在兩周及以上的活動稱為長周期科學活動。在教學實踐中,長周期科學活動常常不能得到很好落實。針對現(xiàn)狀與原因,我們采取了教師、學生、家長一起動手做、動腦思的策略,促進長周期觀察活動的有效開展。
做思共生長 周期科學活動 教學實踐
科學課的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小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已成為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學生的科學探究不能僅僅局限在課堂上,大自然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最佳場所?,F(xiàn)行小學科學教材中有一些觀察實驗活動需要連續(xù)經(jīng)歷比較長的一個周期,我們把這些經(jīng)歷時間在兩周及以上的觀察實驗活動稱為長周期科學活動。長周期科學活動便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載體。長周期科學活動的實施為學生走近大自然、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提供了很好的切入點和落腳點,對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教材方面——現(xiàn)行教材中長周期科學活動類型與分析
現(xiàn)行科學教材中小學各年級中長周期科學活動一般不多,一般是一個學期一到兩次。以蘇教版小學科學3—6年級各冊中的長周期科學活動情況為例,大體分為這樣幾類:一是種植類,如種子發(fā)芽實驗、種植一株植物等;二是養(yǎng)殖類,如養(yǎng)蠶、做一個生態(tài)瓶等;三是長期觀測類,如月相日記、看星空等;四是技術(shù)工程類,如建橋梁、鐵釘生銹對比實驗等。
通過對以上四類活動內(nèi)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這些探究觀察活動大多需要比較長的實驗周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學校實驗室的條件考慮,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這些長周期實驗的可能性比較小,此類實驗結(jié)果的出現(xiàn)不僅需要較長周期等待,而且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只能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長期觀測,這樣做能讓學生將科學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在長周期觀測中得到遷移和應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二)學生方面——學生開展長周期科學活動現(xiàn)狀與分析
長周期的觀察實驗活動由于其特殊性,只能在課外進行。在具體的科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周期科學活動效率比短周期觀察活動有較大難度,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缺少良好的觀察習慣和持久的探究精神。對小學生來說,科學課中最吸引他們的是觀察活動中的各類動手活動。而像進行“饅頭發(fā)霉”“月相日記”這種觀察活動時,學生往往難以堅持觀察記錄。
2.缺少相應的資源素材。長周期活動需要大量的活動資源與素材,但有一些長周期科學活動的活動素材不易獲得,學生缺少獲得相關素材資源的渠道。比如進行“養(yǎng)蠶”這一長周期活動時,不但需要幼蠶,還需要大量的新鮮桑葉,幼蠶不光在城區(qū)不易獲得,就是在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地區(qū)也不易得到,還有養(yǎng)蠶所需的大量的新鮮桑葉,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更是一個很大的困難。
(三)教師方面——教師指導參與長周期科學活動現(xiàn)狀與分析
1.親自嘗試不力。在進行“種植蠶豆”的長周期科學活動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于蠶豆的播種、發(fā)芽、長葉、開花、結(jié)果大約是什么時間都說不清楚。這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親身經(jīng)歷種植蠶豆的整個過程,教師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就不能有效指導學生的科學種植活動。
2.組織措施不實。在平時的長周期科學活動中,有部分教師對學生的科學活動了解不夠深入,對于科學活動任務的布置不切實際,缺乏實際的操作可行性。如在長周期科學活動“看星空”中,由于教師對學生完成本次活動的困難事先估計不足,布置實驗活動過于隨意,缺乏具體的操作方法,結(jié)果很多的學生不會用適當?shù)姆椒ㄓ^察天空中的星座,有一些學生觀察星座的結(jié)果與實際相差很大,沒能很好地完成此次課外科學活動。
3.及時評價不夠。一些教師不能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階段成果及時加以肯定,這樣勢必影響學生進行長周期科學活動的積極性。
(四)家長方面——家長配合參與長周期科學活動現(xiàn)狀與分析
1.家長有偏見,不重視。長期以來,因為種種原因,多數(shù)家長、教師只重視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三門文化課的成績,而對于科學類學科不夠重視。
2.家長工作忙,怕麻煩。也有一部分家長認同科學活動的對于孩子自身成長的意義,但是由于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參與孩子的科學活動;也有的家長是怕麻煩,懶得給孩子準備相關的活動材料,對于孩子在長周期科學活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顯得心浮氣躁,更不用說積極地提供技術(shù)上的指導了。
“做思共生”一詞中的“做”即動手做,體現(xiàn)的是科學探究中的實踐能力;“思”即動腦思,體現(xiàn)科學探究的思維能力。小學科學的做思共生就是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做與思能力的交互提升。通過在長周期科學活動中貫徹“做思共生”這一理念,可促進小學科學課程中長周期科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一)既做也思——教師全程參與觀察
1.教師親歷觀察活動。教師應親身介入并認真觀察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隨時掌握他們在活動中取得的進展,面臨的困難和出現(xiàn)的問題。如在參與“鐵釘生銹了”活動時,教師與學生一起做好鐵釘生銹的對比實驗裝置,每天都對鐵釘?shù)淖兓癄顩r進行觀察、記錄。經(jīng)過全程參與一次親歷親為的活動,教師了解了鐵釘生銹科學活動過程中要注意的各種情況,就能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活動。
2.教師給予針對性指導。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同樣,在長周期科學活動中也是如此。在學生進行觀察之前,教師就要和學生講清本次觀察的注意點,這樣學生就能進行系統(tǒng)的觀察,比較全面地認識植物的特征。
3.教師要及時跟進評價??茖W課程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例如在進行“養(yǎng)蠶”活動中,在上科學課的前一天,提前布置活動任務,讓學生第二天把養(yǎng)蠶的成果帶到課堂上來“曬一曬”。第二天上課時,先用25分鐘時間與學生計論交流養(yǎng)蠶過程中的經(jīng)驗心得及一些發(fā)現(xiàn),對在養(yǎng)蠶活動中表現(xiàn)比較突出的小組或個人的成果進行宣傳和獎勵,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參與長周期科學活動的自信心。
(二)以做促思——學生堅持記錄觀察
實驗記錄是學生觀察以后記錄下的原始材料,是學生參與科學學習成果的主要體現(xiàn)方式,也是記錄整個研究過程的日志。在進行使用實驗記錄時需注意以下兩點:
1.長周期科學活動要用專門實驗記錄本。在科學課上,使用專門的實驗記錄本能很好地記錄學生的探究過程;記錄長周期科學活動中的各類發(fā)現(xiàn)、原始數(shù)據(jù)、實驗過程,甚至是存在的問題、失敗的原因等。教師應及時檢查學生記錄的情況,以便及時修正教學策略。對記錄結(jié)果好的學生及時表揚,讓其他學生進行學習,取長補短。
2.長周期科學活動要有合適的記錄方式。合適的記錄方式既能記錄實驗過程,又能體現(xiàn)出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如在進行“牽?;ǖ囊簧钡拈L周期活動時,為了提高學生記錄的熱情,教師引導學生給蠶豆的生長過程配上自己最喜歡的記錄方式,于是文字形、符號形、照片形、圖畫形等各種各樣的記錄方式出現(xiàn)記錄本中,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大大提高,最終此次“牽牛花的一生”長周期科學活動取得了豐富而又多彩的成果。
(三)且做且思——家長密切配合觀察
長周期科學活動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由課堂延伸到了課外,很多教學內(nèi)容除課堂教學完成以外,有一部分還要求讓學生在家里完成。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使家長認識到長周期科學活動對于孩子學習的重要意義并配合好學校搞好課外的科學觀察活動。
1.設立家庭實驗室?!凹彝嶒炇摇被顒邮侵冈谡n堂實驗探究活動以外,家長和學生共同在課外進行的一種實驗活動。教師將家庭實驗任務布置給學生,學生回家進行實驗。家長幫助孩子設立家庭“實驗場所”,購置“實驗器材”,幫助建造家庭“實驗室”。比如家長和孩子一起到野外采集植物標本,搜集課堂實驗所需的相關材料,做一些課堂實驗的前期觀察實驗等。
2.建立家庭種植園。種植是小學生樂于從事的實踐活動。教師選擇適宜的植物布置課外活動作業(yè),讓小學生在家里進行種植。教師再利用校訊通、班級網(wǎng)頁等向家長宣傳,讓家長明白種植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意義,引導家長與學生一起參與種植活動,共同建立家庭種植園。在種植過程中,家長和學生一起進行詳細的記錄,既觀察了植物的生長情況,又能留下原始的科學活動研究資料,這對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積極性有很大幫助。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提高學生的長周期科學活動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只有平時堅持開展長周期科學活動,教師、學生、家長不斷動手做、動腦思,先思再做,邊做邊思,以做促思,才能有條不紊地實現(xiàn)預期的科學活動目標。在“做思共生”這一理念的指引下,長周期科學活動的開展才能有序、有效進行。
[1]姚曉春.小學科學長周期探究案例集[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纾?012.
[2]陳鋒.小學科學長周期探究活動策略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