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剛
去年春節(jié),接父親到城里來過年,順便讓他看看我買的新房子,父親很高興。
春節(jié)前的一天,單位放假了,我有了點兒時間,便帶著父親出去逛街聊天,聊著聊著,聊起我買房欠下的債務(wù)。我說都是借親戚的,再攢兩三年,肯定能還清了,不用操心。
父親說:“等你還清了債,再攢下錢了,給你岳父岳母一兩萬,你結(jié)婚的時候,咱們窮,沒給人家一分錢,現(xiàn)在他們老了,要想著,我和你媽現(xiàn)在用不著錢不用管?!?/p>
其實岳父岳母從沒開口向我們要過錢,每次給他們,總是推辭著不要,想來真是感動而愧疚。
這是父親第二次和我談錢了,第一次是在六年前。
那時我剛買了套二手房,算是在這個城市有了一個穩(wěn)定的住所。繳首付、辦房貸,所有手續(xù)辦好住進去后,打電話告知父母,請他們來一起過年。
父親來到城里,母親留守老家。
有一天晚上,和父親聊天時,父親看上去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樣子說:“虎林(小時候我村里的小伙伴)的爸爸在虎林買房時給幫了一萬元,我卻一分錢都沒幫上你?!?/p>
我聽了心里一緊,眼眶一熱,就笑著打岔:“人家那么有錢,怎么才幫了一萬呀?”
父親說,虎林爸爸前幾年掙了錢,娃娃們上學(xué)也花得差不多了,這些年再沒做工,掙得也少了,能幫一萬很不容易了,我連一分都沒給你呢。
我說,不用不用,要給應(yīng)該是我們給您,不是您給我們。
父親悵然。兒子買房,當(dāng)父親的沒能幫上忙,這成為他們的心病。
母親也兩次聊到錢。
參加工作不久,有次春節(jié)回家,母親說,村里的某某,給家里寄了一萬元,人家在銀行工作,有錢……
我默默無語。給父母一萬塊錢,也不是很困難,但從沒把這事放心上,平時只是問問:“有錢嗎?要不要給寄些去?”
父母總是說:“有呢,不要,不要寄。”
于是真的就沒有寄。
但是父母還是希望有錢寄來,千兒八百的也很知足,不是為了花,是想有個安慰。大約是好讓別人說,他們的孩子上了大學(xué)有了體面的工作,沒忘父母?。?/p>
第二年回去的時候,我身上帶了一萬元給母親,母親高高興興地收下了。這錢到底花沒花就不知道了。
去年國慶節(jié)回家,母親第二次談到了錢。
母親鄭重地說,這些年,和你爸種玉米,種樹苗,攢下了四萬元,這錢給你留著。
我急忙說用不著,你們自己花。
母親說,我和你爸活著,事情都好說,但現(xiàn)在我們老了,如果有一天,一個先死了,那剩下的一個,日子就沒法過了,就得跟著你們,得要麻煩你們養(yǎng)著。
不麻煩你不行,不跟你也不行,這四萬元就是養(yǎng)老的錢,不動了,給你留著。
我說好。這錢我們收著。
這四萬元是大事,天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