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浮名
“管鮑之交”是人們熟知的典故。管仲是個典型的“屌絲”,鮑叔牙是個“高富帥”,兩人的關系,偏偏出奇地好。兩人合伙做生意時,管仲不是那么厚道,賺得的利潤總是毫不遮掩地拿大頭。鮑叔牙不認為他沒義氣,說:“管仲家里窮,多拿點就多拿點吧?!?/p>
朋友交到這個份上,我們該羨慕管仲吧,可讓我們瞠目結舌的事兒還在后頭。當時,齊王有兩個兒子:糾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師。齊王死后,兩個公子為爭奪王位互相殘殺,管仲幾乎要了小白的命。后來,公子糾被殺,公子小白即位。論理,管仲這個公子糾的軍師該被處死??墒牵谛“滓蒗U叔牙為相的時候,鮑叔牙力薦管仲。這才有了管仲那句極經(jīng)典的告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p>
面對鮑叔牙這樣的哥們兒,我們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喟嘆:管仲真的好福氣,能交上鮑叔牙這樣的朋友。我們咋就碰不到一個鮑叔牙呢?
歷史其實告訴了我們答案,《史記》上說得很明白。《史記》中記載,管子嘆日:“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狈g成現(xiàn)代文,大意就是:我管仲無賴,不厚道,鮑叔牙之所以依舊愿意做我的鐵哥們兒,是因為他知道我有“一匡天下,九合諸侯”的意愿和才能。
這就提醒我們每一個渴望交到鮑叔牙這樣的朋友的人認真想想,你需要鮑叔牙做朋友,可是,你是否有做鮑叔牙的朋友的資格?也就是說,你所交往的對象之所以愿意和你交往,是因為你值得交往。假如你只是朋友的一條闌尾,多你不多,少你不少,憑什么喟嘆自己所交往的朋友不是鮑叔牙?
人生有限,誰也不會無端地浪費時間、精力和財力,進行無謂的情感“投資”。你的個性越坦誠,你交的朋友也就越知心知肺;你能幫朋友排憂解難,朋友自然會為你兩肋插刀;你有本事讓朋友快樂,朋友也就會盡心竭力救你于苦海;你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自然就能交到鮑叔牙這樣的鐵哥們兒了。你如果毫無價值,有什么資格苛求朋友呢?
明白了這一交友之道,我們在交友之時,就不會陷于交不到真朋友的痛苦之中。一個工薪族,如果安于現(xiàn)狀,覺得日子蠻滋潤的,也沒有成為千萬富翁的可能,他(她)就別削尖腦袋往大富豪族群里鉆;一個很容易滿足的普通百姓,能閑暇時喝點小酒,玩點小牌,就覺得不虛此生,蠻有小市民的快樂的,也就不要千方百計拿熱臉去貼達官顯貴的冷屁股。人家的生活圈子和你的不一樣,志趣、愛好也不會相同,是湊合不到一塊兒去的。
當然,世界上不論貴賤貧富、雅俗老幼的種種“奇葩”之交,也不是沒有,但他們在交往之時,絕不會奢求對方是鮑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