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翔宇
今天上午,天氣晴朗,我和媽媽一起到菜市場買菜。忽然,不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笛聲,我和媽媽順著笛聲走進人群一看,原來是一個腳有點殘疾而且衣衫破舊的老頭兒正坐在地上,兩手握著一支殘舊的笛子,放在嘴邊輕輕地吹著。
悅耳的笛聲吸引了許多人駐足圍觀。人們七嘴八舌,議論紛紛。一位身材微胖的老婦人像嘴上抹了油一樣喋喋不休:“唉,這老頭怪可憐的,和我差不多年紀,理應(yīng)在家安享晚年,可是……”說著說著,她竟哽咽起來?!靶膭硬蝗缧袆?!”不知誰提議道。于是,一場愛心捐助行動在菜市場迅速展開。人們慷慨解囊,一元、五元、十元紛至沓來。一會兒工夫,老人面前堆起了厚厚的一疊鈔票。他熱淚盈眶,不時作揖表示由衷的感謝。此時此刻,這里成了菜市場聚焦的中心,成了眾人獻愛心的場所。連賣菜的人也停下手中的交易,紛紛轉(zhuǎn)向老人賣藝的場地。
“媽媽,媽媽,我也要捐款!”我的一句叫嚷,將媽媽從感動的情緒中拉了回來?!翱梢匝?,寶貝,不過你得告訴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真想不到,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老媽居然這樣發(fā)難于我。我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老師教育我們,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當(dāng)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要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話音剛落,現(xiàn)場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我心里頓時熱乎乎的,原來幫助別人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媽媽迅速掏出二十元錢,我順手一奪,畢恭畢敬地放在老人面前。
“謝謝你,小朋友!”老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溫暖了我。這時,人們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
精益求精
本文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展開描寫,通過捕捉不同情境下的人物特點,準確定位,并輔以適時抒情與適當(dāng)議論,從而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推動情感的凝聚與升華,讀來令人感動。如文中描寫老婦人的部分,小作者觀察細致,字斟句酌,用“微胖”寫出了其身材特征,用“嘴上抹了油一樣喋喋不休”寫出了其心直口快的性格特征,直接引用語言折射其愛心,這一系列描寫將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大媽形象描摹得活靈活現(xiàn),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互動的描寫也恰到好處,如眾人間、“我”與媽媽間、大家與老人間,這樣安排不僅突出了愛心的陽光普照,也使故事真實可信,鋪墊到位,一切水到渠成。
本文美中不足之處是結(jié)尾未巧妙點題,缺乏畫龍點睛之筆,也就是缺乏“主心骨”和“領(lǐng)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