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璐
(溫州大學(xué) 浙江 溫州 325000)
《管子》中認(rèn)為這些不同的回聲與該地的音樂風(fēng)格有一定的關(guān)系。
《河圖·括地象》曰:青州人聲緩氣舒遲,其音角羽?!对铝睢罚簴|方木色蒼,其音角。因此這里《地員篇》將青色土壤所具有的松疏特性,以及由此土壤中打出的泉井回聲與九州之一的東方青州地區(qū)舒緩的音樂民風(fēng)聯(lián)系在一起,認(rèn)為音樂風(fēng)格應(yīng)當(dāng)與當(dāng)?shù)氐淖匀坏乩硐啾砝?,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故文中有“呼音中角”。接下來的其他四種土壤以及泉井的回聲,也都與音樂有對應(yīng)關(guān)系。
赤壚土干疏,堅硬而肥沃,這種土壤分布在古代中原的西部和北部地區(qū),稱為華夏九州中的雍冀二州。所以《河圖·括地象》:雍、冀人聲接捷氣決烈,其音商羽?!对铝睢罚何鞣浇鹕?,其音商。故文中有“呼音中商”。
黃色的濕土,土質(zhì)只適合種植植黍和高粱。《河圖·括地象》云:兗,豫人聲瑞氣平靜,其音宮徵,徐州人聲雄氣悍勁,其音宮角?!对铝睢罚褐醒胪?,其音宮,其地黃。故文中有“呼音中宮”一句。
斥埴土鹽堿黏土,適合種植大豆和麥類,古代九州中的雍、冀、青三州都有此土壤。文中有“呼音中羽”。
黑色的黏土,適合種植麥稻,這種土壤位于古代中國的荊州、揚州、梁州、豫州,故《河圖·括地象》曰:荊揚人聲急氣剽輕,其音角徵;梁州人聲塞氣剛勇,其音商徵;兗豫人圣瑞氣平靜,其音宮徵。故文中有“呼音中徵”之說。
凡是聽“微”聲,就好象聽到小豬被背走而大豬驚叫的聲音。凡是聽“羽”聲,就好象荒野的馬叫。凡是聽“宮”聲。就好象地窖里的牛鳴。凡是聽“商”聲,就好象失群的羊叫。凡是聽“角”聲,就好像出雞在樹上鳴唱,聲音又快又清。
此圖可以看出用家畜鳴叫來類比五聲,足見的先秦時期,人們對樂音音色已經(jīng)有了基本相對穩(wěn)定的認(rèn)識。徵-羽-宮-商-角,音色是由粗到細。此為我們研究先秦音樂審美提供了一個亮點。
《管子·地圓篇》:“凡將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即9×9=81)。以是生黃鐘小素之首,以成宮。三分而益之以一,為百有八(即81×(1+1/3)=108),為徵。不無有三分而去其乘(即108×(1—1/3)=72)。適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復(fù)于其所(即72×4/3=96),以是生羽。有三分而去其乘(即96×2/3=64),適足以是成角?!?/p>
通過這一生五音的三分損益法的記述,可得知此時五聲音階五個音的律數(shù),和弦長比值,如圖:
音名 宮 徵 商 羽角振動體弦長數(shù) 81 108 72 96 64
圖中的律數(shù),可視作在琴的同一條弦上,若設(shè)琴全弦長振動部分為1.08尺發(fā)出下徵音,則0.96尺處發(fā)出下羽音,0.81尺處發(fā)出宮音,0.72尺處發(fā)出商音,0.64尺處發(fā)出角音。
五行與四時大致在戰(zhàn)國開始以后風(fēng)行。將五行播撒于四時之中,使金、木、水、火、土各為一方生命體,生命體之間相生相克,然而這一切都是在四時的時間軸上展開,構(gòu)成了一個循環(huán)往復(fù),生生不息的有機體。是故《管子·五行》曰:昔皇帝以緩急作立五聲,以政五鐘。令其五鐘,一曰青鐘大音,二曰赤鐘重心,三曰黃鐘灑光,四曰景鐘味其明,五曰黑種隱其常。五音既調(diào),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人與天調(diào),然后天地之美生?!?/p>
《管子·幼官》:
八舉時節(jié),【八舉而勝行威立】君服青色,味酸味,聽角聲,治燥氣,用八數(shù),飲于青后之井,以羽獸之火爨。
秋行夏正葉,(盛陽氣乘之,故卉木生葉。)行春政華,行冬政耗。九和時節(jié)(金數(shù)四,加五則為九),君服白色,味辛味,聽商聲,治濕氣,用九數(shù),飲于白后之井,(西方井)以介蟲之火爨。(蟲當(dāng)作獸,介:指有甲殼的介蟲,北方玄武也。用北方之火,故曰介蟲之火。)
五和時節(jié),君服黃色,味甘味,聽宮聲,治和氣,用五數(shù),飲于黃后之井,以倮獸之火爨。
夏行春政風(fēng),(春箕宿,多風(fēng)也),行冬政落,(寒氣肅殺,故凋落也)重則雨雹,行秋政水(秋畢宿,多霖雨)。七舉時節(jié)【七舉而內(nèi)外為用】(火數(shù)二,加五則為七)君服赤色,味苦味(火日炎上,炎上作苦,治陽氣),聽羽聲(羽,北方聲也。火王之時,不聽徵而聽羽者,所以抑盛陽),用七數(shù),飲于赤后之井,以毛獸之火爨。
冬行秋政霧,(秋多陰霧。)行夏政雷,(盛陽乘盛陰,故雷也。)行春政蒸泄。(少陽乘陰,故蒸泄也。)六行時節(jié)(水?dāng)?shù)一,加五則為六。水日潤下,潤下作咸),君服黑色,味咸味,聽徵聲,治陰氣,用六數(shù),飲于黑后之井,(北方井也)以鱗獸火爨。
縱觀所列《管子》一書中的主要論樂的文字,我們不難看出,它無處不打上先秦四時、陰陽五行思想的烙印,以自然現(xiàn)象規(guī)范樂事,以音樂與自然界中的四時、五行相配,視音樂為四時循環(huán)往復(fù)、五行相生相克的產(chǎn)物。音樂是大自然中四時、陰陽五行造化的結(jié)果,音樂和四時、陰陽五行一樣都有自己的活動規(guī)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而為人類所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