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貴州財經大學 商務學院,貴州 惠水 401120)
自由貿易協定中動物福利條款研究
王 亮
(貴州財經大學 商務學院,貴州 惠水 401120)
動物福利條款是自由貿易協定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自由貿易協定的推進,中國FTA動物福利條款亟需完善并與國際規(guī)則接軌。從動物福利與國際貿易的關系以及WTO體制內的動物福利談判受阻等方面來分析動物福利議題走入FTA的緣由,并對主要國家FTA中的動物福利條款進行文本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從國內立法的完善及對外締約談判的改進兩個角度提出應對策略。一方面,中國應該及時更新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另一方面,中國還要加緊在FTA對外締約談判中引入能體現自身利益的動物福利條款主張,逐漸把握國際規(guī)則的主導權。
自由貿易協定;動物福利;條款研究;啟示
隨著全球治理浪潮的興起,人權與環(huán)境等“非貿易關注”議題逐漸被WTO多邊談判所關注。動物福利議題自然也較早地被引入多邊談判中來。但是,由于動物福利議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成員方在WTO框架下就動物福利條款達成一致共識顯然不太現實。于是,美歐等發(fā)達國家轉而尋求通過區(qū)域路徑談判來推廣各自主張,并已逐漸形成范本,將動物福利條款納入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已成為各國對外締約的一大趨勢。相比之下,考察中國FTA可知,中國對外雖已締結15個FTA,但與動物福利相關的問題僅在環(huán)境章節(jié)中少有涉及,與美歐等發(fā)達國家FTA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因此,研究自由貿易協定中的動物福利條款對中國大有裨益。
近年來,在貿易自由與動物福利保護問題的關系中發(fā)生了不少案例。譬如,在加拿大和挪威訴歐盟禁止海豹產品進口措施案中,專家組認為,動物福利措施應兼具保護動物福利和保護貿易的雙重性,這反映出動物福利保護問題亟需國際貿易規(guī)則進行規(guī)范。在當下WTO動物福利議題多邊談判受阻的情況下,區(qū)域貿易談判無疑成為次優(yōu)選擇。進一步來講,動物福利議題走入FTA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動物福利與國際貿易的關系
動物福利是指基于人道關懷,動物可以滿足其基本需要的康樂狀態(tài)[1]。由于各國宗教及文化等因素不同,對動物福利的保護水平差距也較大。一般而言,動物福利屬于國內法調整的范疇,因而不存在國際法層面上的動物福利相關規(guī)則,除非政府的動物福利措施與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自由化追求的目標相沖突[2]。但是,這并不能阻擋動物福利與國際貿易的關系。究其原因,有3點:高動物福利國際標準的推動;動物保護組織的積極倡導;消費者的購買偏好。其中,消費者的購買偏好會直接影響動物福利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因為隨著消費者消費能力的不斷增強,他們也開始關注產品中所包含的道德和環(huán)境等問題[3]。因此,將動物福利納入國際貿易法領域考慮是不可回避的。進一步講,在區(qū)域貿易法視野下探討動物福利議題無疑合乎現實。
(二)WTO體制內的動物福利談判受阻
2000年6月,在日內瓦的一次農業(yè)談判中,歐盟號召WTO成員在WTO框架下解決動物福利問題,并提出了3個建議:發(fā)展多邊協議解決動物福利保護問題;合格的標簽制度,也就是在TBT協議下的強制或自愿標簽制度;對增加成本的生產者提供一些補償。與此同時,歐盟還指出,提高動物福利標準的目的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清楚的信息,并維持歐盟農業(yè)與食品工業(yè)的競爭力。但歐盟的主張并未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支持,如阿根廷與印度認為處理動物福利問題是一國自身的權利;泰國主張人類福利優(yōu)先,政府若支持動物福利則會扭曲貿易,對人類福利造成負面影響;阿根廷、澳大利亞、泰國、墨西哥、智利、新西蘭、巴拉圭和危地馬拉則指出,WTO不是探討動物福利的合適場所??梢?,成員方的眾口難調無疑是WTO體制下動物福利議題談判陷入僵局的癥結所在。
(三)雙邊及區(qū)域貿易談判更易達成共識
應當看到的是,多邊貿易談判體制采用“協商一致”原則及“一攬子談判”方式,這意味著所有的談判方只有就所有的議題達成一致的前提下,談判才有可能結束。由此可見,在多邊貿易體制探討動物福利必然經歷諸多磨難。相較之下,在雙邊及區(qū)域貿易協定談判中,貿易伙伴可以自主設置談判議題,談判時間短且見效快。因此,成員方更熱衷于締結雙邊或區(qū)域貿易協定。
如前所述,動物福利保護與自由貿易緊密相關,將動物福利議題引入FTA是順理成章之事。無可否認,美歐等國家當然成為動物福利議題立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相反,發(fā)展中國家無疑成為規(guī)則的被動接受者?;诖?,筆者主要選取美國FTA和歐盟FTA動物福利條款進行分析,以便為下文進一步探討提供參考。
(一)美國FTA動物福利條款——以CAFTA-DR、美國-秘魯TPA和TPP為例
美國雖沒有歐盟那樣迫切關注動物福利標準,但也是FTA中引入動物福利條款的先行者和倡導者。不難理解,動物福利明顯與環(huán)境保護有關。因為,保護環(huán)境實際上就是在為動物創(chuàng)造福利。對此,美國在FTA環(huán)境條款中規(guī)定了動物福利的相關內容。然而,進一步考察美國FTA發(fā)現,幾乎所有的美國FTA都規(guī)定了環(huán)境條款?;谶@一點,筆者主要選取實踐中具有代表性的CAFTA-DR(美國-多米尼加-中美洲FTA)、美國-秘魯FTA和TPP進行研究。考察美國FTA可知,早期CAFTA-DR包含的環(huán)境條款數量最多,晚近的美國-韓國FTA、美國-巴拿馬FTA、美國-哥倫比亞FTA均是在美國-秘魯TPA基礎上增加或減少的。據此可以講,在TPP協定環(huán)境條款之前,美秘TPA為美國環(huán)境范本。需要注意的是,美國雖已退出TPP,但該文還是將其視為美國FTA來研究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其是由美國主導的,帶有濃厚的美版色彩;另一方面,TPP協定已成為美國FTA范本,美國日后在FTA締約談判中勢必會以其作為參考。
1.美國-多米尼加-中美洲FTA
就該協定而言,有關動物福利的條款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執(zhí)行海龜保護措施。在CAFTA-DR下的多米尼加共和國海龜案中,允許第三方參與說明了公眾參與機制對野生動物保護有利。該案也被國際人道協會用來指控多米尼加共和國未能有效地執(zhí)行國內法來保護瀕危的海龜[4]。尤其就公眾參與機制來講,CAFTA-DR第十七條第七款執(zhí)行意見書事宜規(guī)定,就某一協定方未能有效地執(zhí)行環(huán)境法,任何人(包括非政府組織)均可以向秘書處或者其他合適的機構提交意見書。一旦意見書的要求符合條件,秘書處將決定被控方是否必須作出回應。若是被控方回應,秘書處應制作事實記錄,并通知環(huán)境事務委員會其推理過程,環(huán)境事務委員會還要指導秘書處制作事實記錄。可以說,事實記錄是改善環(huán)境執(zhí)法的有效工具。此外應當看到的是,執(zhí)行意見書的目的旨在提高公民環(huán)保意識,在追求生態(tài)文明與國家政府行使主權間追求平衡點。一方面,可以引導公民保護環(huán)境。另一方面,公民還可以監(jiān)督他國政府的環(huán)境執(zhí)法事宜[5];第二,環(huán)境能力建設條款。如CAFTA-DR中的環(huán)境合作協議(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Agreement,ECA)號召協定方加強合作,保護環(huán)境,包括保護自然資源以及尋求在協定方之間建立一個合作框架。ECA第五條規(guī)定了工作計劃及優(yōu)先合作領域。不僅如此,美國FTA還專門在環(huán)境章節(jié)強調了合作條款。例如,協定方在開展環(huán)境合作的活動中應充分考慮公眾的意見。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公眾參與機制的一種體現。這也說明單靠國家無法保證環(huán)境保護目標的實現,只有通過保護公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才能實現環(huán)境效果的最大化。
2.美國-秘魯TPA
與先前的美國FTA不同,從美國與秘魯TPA開始增加了新的環(huán)境條款,如多邊環(huán)境清單、不減損義務和有約束力的制裁機制。就動物福利內容來講,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在美國-秘魯TPA正文中規(guī)定保護生物多樣性。如美國與秘魯TPA第十八條第十一款規(guī)定,締約方應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xù)利用”的目標,包含動植物的棲息地等。同時就保護與可持續(xù)利用生物多樣性來講,締約方還應依據各自國內法的公眾參與和協商,致力于通過多邊環(huán)境協定加強合作。需要注意的是,“可持續(xù)利用”這一措辭暗示著消費用途,這也就意味著動物可以被殺死。但美國與秘魯TPA在腳注中明確界定,可持續(xù)利用即以非消費性或可持續(xù)的方式消費利用。不難看出,這是對動物福利的最大保護。
其二,在部門森林治理附件中規(guī)定動物福利條款的內容。主要代表有兩例:第一例,締約方應認識到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重要性,并承認此類貿易危害到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xù)管理。因此,每一個締約方應致力于與非法采伐和非法野生動物貿易行為作斗爭。足以看出,本附件雖然旨在強調森林治理,但卻更多地強調對野生動物進行保護;第二例,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的框架下保護瀕危的物種。同時,還強調本附件不得限制每一締約方采取立法措施來執(zhí)行CITES的規(guī)定。據此可知,CITES作為動物福利的多邊規(guī)定對區(qū)域規(guī)則制定的影響。
其三,在主協定外引入附屬協定,如美國與秘魯簽署的《環(huán)境合作協定》。為了更好地指導環(huán)境合作事宜,由《環(huán)境合作協定》確立的環(huán)境合作委員會制定了2009—2010、2011—2014及2015—2018這3次工作計劃,其中主要規(guī)定短期和長期目標、環(huán)境決策與執(zhí)法中的公眾參與以及透明度等內容。可見,這是美國與秘魯TPA環(huán)境條款的一大特色。
其四,美國將多邊環(huán)境協定列入可執(zhí)行的范圍,例如,美國與秘魯TPA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換言之,即秘魯若沒有履行諸如CITES規(guī)定的義務,美國可以訴諸FTA解決爭端。這充分表明了美國對多邊環(huán)境協定的高度重視。
3.TPP協定
考察TPP后可知,有關動物福利的內容也主要是在環(huán)境章節(jié)中進行規(guī)定。引人注目的是,TPP首次對海洋捕撈漁業(yè)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可將其歸納為兩點:第一,締約方應采取保護或管理措施對鯊魚、海龜、海鳥和海洋哺乳類動物進行長期保護,如捕捉限額和禁止割去魚鰭等。TPP在腳注中對“捕撈”一詞的定義較寬,即搜尋、誘集、定位、捕捉、捕獲或者收獲魚類或任何被合理認為會導致誘集、定位、捕捉、捕獲或者收獲魚類的活動。顯然,這對維持海洋生活多樣性有利;第二,漁業(yè)補貼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過度捕撈和產能過剩。因此,必須通過以下兩種措施最終消除所有造成過度捕撈和產能過剩的補貼:一是禁止向處于過度捕撈狀況的魚類種群提供補貼;二是禁止向非法捕撈的漁船提供補貼。但需注意的是,本協定不適用于水產業(yè)。
不僅如此,在保護環(huán)境與貿易方面,TPP協定第二十條第十七款指出,締約方認識到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獲取和非法貿易的重要性,應進一步采取措施保護瀕危的動植物,如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增強公眾參與的透明度以及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與協商等。同時,還對“獲取”一詞進行釋義,即對動物而言是指非法捕獲、殺害或收集,對植物而言則是收割、切割、采伐或移除。由此可見,TPP協定對動物福利規(guī)則的細化。此外,在核心承諾條款上,TPP協定第二十條第四款規(guī)定,每一締約方均須履行其參加的多邊環(huán)境承諾。換言之,就是多邊環(huán)境協定的承諾明顯優(yōu)于FTA下的市場準入承諾。
可見,從廣度和深度來看,TPP協定動物福利條款相對美國以往的FTA動物福利條款來講,無疑是一個加強版本,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來動物福利議題的具體發(fā)展方向。
(二)歐盟FTA動物福利條款——以歐盟與智利FTA、歐盟與韓國FTA為例
考察歐盟自貿協定可知,歐盟簽訂的雙邊及區(qū)域貿易協定較多,名稱各不相同,有經濟伙伴協定、合作協定、自由貿易協定和臨時協定等,但本質均為自貿協定。然而進一步考察歐盟FTA可知,動物福利條款主要是在衛(wèi)生與動植物衛(wèi)生措施章節(jié)與一般例外章節(jié)中進行規(guī)定,這就有必要提及世界上首個在自由貿易協定中引入動物福利條款的歐盟-智利FTA??梢钥闯觯瑲W智FTA不僅對日后國際動物福利規(guī)則的談判及制定意義重大,而且為后續(xù)歐盟FTA動物福利條款的構建提供了參考。同時,由于歐盟與韓國締結的FTA是新一代歐盟FTA,其代表著歐盟最新的貿易政策動向,因而在本部分主要選取歐智FTA和歐韓FTA作為歐盟FTA動物福利條款的重點分析對象。
1.歐盟-智利FTA
梳理歐盟與智利FTA后發(fā)現,有關動物福利條款的規(guī)定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衛(wèi)生與動植物衛(wèi)生措施(SPS協議)章節(jié)第一條中規(guī)定了三大目的。第一,締約方在衛(wèi)生與衛(wèi)生措施立法方面促進貿易便利;第二,通過進一步執(zhí)行WTO中的SPS協議以保護人類和動植物健康;第三,本章節(jié)的目的是為了考慮動物福利標準。同時,第二條還進一步規(guī)定SPS協議的適用以及附件4有關的動物和動物產品、植物與植物產品及其他產品與動物福利??梢姡@種序言條款無疑彰顯出FTA衛(wèi)生與動植物衛(wèi)生措施的立法宗旨是在關注動物福利標準。
其次,通過第九十一條一般例外條款對動物福利進行保護。具體規(guī)定為,本協定中的任何規(guī)定應解釋為締約國為采取保護公共道德和人類動植物健康所必須的措施,條件是對情況相同的各國所實施的措施不得構成任意或不合理的歧視,或對國際貿易構成變相限制。顯然,第九十一條一般例外無疑是GATT第二十條一般例外的翻版。但是,與動物福利相關的僅有第一條保護公共道德和第二條保護動植物健康。將第一條歸納為動物福利條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基于著名的歐盟海豹案。在該案中,歐盟主張動物福利是一個道德問題,其采取的禁止捕獵海豹的措施是在非歧視的基礎上保護公共道德,符合WTO協議。雖然該案裁決認為進口國的措施不符合WTO協議,但專家組和上訴機構都明確指出動物福利屬于公共道德范疇,這也印證了動物福利可作為貿易限制的正當理由[6]。因此,在WTO體制下協調動物福利與自由貿易的沖突已成為可能。鑒于FTA的立法基礎源于WTO,據此可以預測,歐智FTA中的一般例外條款之公共道德也可以作為協調歐盟與智利間動物福利與貿易自由的規(guī)則。
在歐盟與智利FTA附件中,對擊暈及屠殺有關動物的標準有所規(guī)定。同時在腳注中還指出,聯合管理委員會應在本協定生效起1年內制定其他動物福利標準的工作計劃。據此可知,協定中有關動物福利的標準并非永久不變,締約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提高動物福利的標準。
2.歐盟-韓國FTA
考察歐韓FTA可知,對動物福利條款的規(guī)定也在SPS專章中進行規(guī)定,大致內容如下:
第一,與歐智FTA相比,歐韓FTA雖然僅規(guī)定了兩大目標,一是盡量減少SPS措施對貿易的影響,并包含人類動植物健康;二是本章的目的旨在加強締約方在動物福利問題上的合作。但是,歐韓FTA與歐智FTA的動物福利目的條款基本相似。
第二,與動植物健康相關的措施,如締約方應清楚病蟲害非疫區(qū)和低度流行區(qū)的概念,并依據SPS協議等標準確定并識別此區(qū)域。而在確定此區(qū)域的過程中締約方間若是就相關事宜產生意見分歧,則進入政府協商程序。需要注意的是,歐韓FTA第五條第十一款規(guī)定,締約方就本協定發(fā)生的任何事宜都不可訴諸FTA解決爭端。由此可知,歐盟比較傾向于采取平和的手段解決動物福利的相關事宜。
第三,有關動物福利的合作,主要在歐韓FTA第五條第九款規(guī)定,具體主要包含兩點:一方面,締約方在動物福利領域交流信息、專業(yè)知識及經驗,并采取行動;另一方面,在國際論壇上規(guī)范了動物福利標準,尤其在擊暈及屠殺動物方面。就該點來講,相較歐智FTA,歐韓FTA未免有點落后。因為,歐智FTA除了對擊暈及屠殺動物進行規(guī)定之外,還強調雙方可以適時提高動物福利標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動物福利的合作條款在性質上屬于軟性規(guī)定,雖未明確界定協定方的權利與義務,但是這種軟性規(guī)定卻在彰顯伙伴關系和釋放政治信號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7]。
將美國FTA與歐盟FTA動物福利條款進行比較,可看出動物福利條款的發(fā)展趨勢。
(一)美國FTA與歐盟FTA動物福利條款的對比
其一,就形式來看,美國FTA采取“主協定+附件”的方式處理動物福利相關事宜。主協定中并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定動物福利條款,相關規(guī)定主要是散見在環(huán)境章節(jié)。在主協定之外,還簽署了《環(huán)境合作協定》作為美國FTA主協定的補充,與美國FTA同時生效。而在歐盟模式中,歐盟在正文中設置動物福利條款,對動物福利標準進行規(guī)定。由此,就法律效力而言,歐盟模式要強于美國。也正是基于此點,繼美國秘魯TPA之后,美國簽訂的FTA在正文中也規(guī)定了動物福利問題。因此不難看出,美國FTA和歐盟FTA在該問題上已表現出相互融合的趨勢。
其二,就內容來看,美國FTA比歐盟FTA規(guī)定更為詳盡。例如,就具體措施來講,TPP協定詳細規(guī)定,海洋捕撈漁業(yè)過程中應注意漁業(yè)管理和不合理的漁業(yè)補貼問題,并對“捕撈”一詞進行明確的界定。同時,在不減損義務上,美國FTA還規(guī)定,締約方不應當以降低環(huán)境標準來吸引投資,“不應當”這種禁止性的措辭無疑是在加強不減損義務的法律約束力。此外,從與多邊環(huán)境協定的關系看,若是FTA與現有多邊環(huán)境協定中和貿易有關的條款相沖突,多邊環(huán)境協定優(yōu)先。相較之下,歐盟FTA關于動物福利的規(guī)定較為寬泛,僅在目標條款中規(guī)定要保護動植物健康,而在具體措施上也只單純強調要通過加強合作來提高動物福利的標準。此外,歐盟FTA沒有闡述多邊環(huán)境協定與FTA的關系。
其三,就爭端解決機制來看,在美國FTA下,締約方若是不履行協定中規(guī)定的動物福利法規(guī)時,其他締約方可以使用制裁作為最后的解決手段。當發(fā)生爭議時,締約方首先應進行磋商。若協商未果,任何一方可要求設立專家組。專家組要是認定不履行協定義務事實成立,可要求被訴方作出解決問題方案,如果被訴方再次不履行方案規(guī)定的義務,這時專家組就可以裁決罰款。相比之下,歐盟明確排除運用強制性的爭端解決機制,規(guī)定僅能通過政府協商的方式解決爭端。
(二)發(fā)展趨勢
總地來講,美國FTA動物福利條款比歐盟FTA更靈活,內容更豐富,公眾參與度更強,爭端解決更具有強制性,具有了準司法的性質,是一種側重于“剛性”的模式。由于美國FTA動物福利條款的標準比歐盟FTA高,約束力更強,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美式FTA動物福利條款的推廣比較艱難,標準較低的歐盟FTA動物福利條款更易受到許多國家的歡迎。但無可否認的是,美國FTA和歐盟FTA動物福利條款對未來動物福利的多邊和區(qū)域規(guī)則的演進均具有國際示范效應。
迄今為止,中國已簽署15個FTA,涉及23個國家和地區(qū)。如前所述,考慮到FTA一般將動物福利內容置于環(huán)境章節(jié)中進行規(guī)定,因而有必要首先考察中國FTA環(huán)境條款。考察后可知,環(huán)境條款僅零散地在2013年中國-智利FTA中有所提及。真正開創(chuàng)環(huán)境條款先河的是中國與瑞士FTA,其中首次將環(huán)境問題單獨設章。之后,中國與韓國FTA采用專章設立環(huán)境議題,中國與格魯吉亞締結的FTA也設專章規(guī)定環(huán)境議題。可見,未來在FTA中引入環(huán)境條款是大勢所趨。然而,仔細研讀中國FTA文本可以發(fā)現,環(huán)境條款大都為籠統(tǒng)的軟性條款,這雖能給締約方留下較大的靈活政策空間,但不利于日后中國范本的形成。如前所述,中國FTA環(huán)境條款中對動物福利的條款甚少,不免讓人感到遺憾。與此同時,當下美歐正在進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的談判,美國很有可能將TPP協定中動物福利條款的部分內容滲透其中,這無疑對中國構成一定的挑戰(zhàn)。對此,作好國內立法的完善和對外締約談判的改進這兩方面工作非常必要。
1.國內立法的完善
毫無疑問,一部完善的國內法對國際立法的推動作用較大。以美國為例,其之所以站在國際規(guī)則的制高點,重要原因在于先形成了完善的國內法,然后借助雙邊和區(qū)域貿易談判滲透其理念,最后再推廣到多邊貿易談判中,以占據未來規(guī)則制定的最高點。可見,對國內法的作用不宜忽視。但是,結合動物福利議題而言,中國目前唯一明確動物保護的立法僅有一部《野生動物保護法》。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新修訂該法時更新了保護理念,具體將原法規(guī)定的“加強保護、合理利用”的方針調整為“保護優(yōu)先、規(guī)范利用”的保護管理原則。足以看出,中國已開始重視保護動物權利。但與西方國家的立法相比,中國還僅是停留在反對虐待動物的初期階段。因此,除了及時更新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之外,還應該以國際法的視野創(chuàng)制中國相關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譬如,英國和美國等國家已經頒布《動物福利法》,更甚至有些國家還將動物福利寫入了憲法,主要代表為德國基本法第二十條第一款和瑞士聯邦憲法第二十五條。總之,在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做法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盡快完善動物保護的相關立法應是大勢所趨。
2.對外締約談判的改進
如前所述,在FTA中引入動物福利條款是大勢所趨,因而中國也應變被動為主動,即通過FTA談判,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動物福利的區(qū)域規(guī)則制定當中。具體而言,中國目前可以參考歐盟相對軟性的立法模式,如在當下正在進行的中日韓FTA、《區(qū)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協定》及“一帶一路”戰(zhàn)略等FTA談判中逐步加入動物福利條款,但重點應放在原則宣示與加強合作等內容上,不承諾實質性的義務,并規(guī)定當發(fā)生動物福利事宜爭端時僅能通過政府協商方式予以解決,以便有一個緩沖期。此外,也可以參考美國FTA動物福利條款中關于環(huán)境能力建設和公眾參與的條款,因為這些內容在本質上屬于軟法機制。同時,中國還應積極參與動物福利議題的多邊談判,并提出代表自身利益的主張,避免未來被動地接受已形成的對自身不利的規(guī)則。
總之,中國應通過區(qū)域和多邊“雙輪驅動”的談判策略,漸進地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范本,從而把握未來國際動物福利規(guī)則的主導權。
[1] 崔拴林.論動物福利概念的內涵:動物客體論語境下的分析[J].河北法學,2012,30(2):91.
[2] FITZGERALD P L.Morality may not be enough to justify the EU seal products ban:animal welfare meets international trade law[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Wildlife Law and Policy,2011,14(2):96.
[3] 郭桂環(huán).WTO體制下的動物福利與貿易自由[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4:117.
[4] LURIE A,KALININA M.Protecting animals in international trade:a study of the recent successes at the WTO and in free Trade Agreements[J].America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2015,30(2):431-488.
[5] 吳曼嘉.美國FTA中的環(huán)境條款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3.
[6] 郭桂環(huán).WTO框架下的動物福利與公共道德例外[J].河北法學,2015,33(2):144.
[7] 劉彬.中國自由貿易協定知識產權文本的體系化構建[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6(4):184.
AResearchontheClausesofAnimalWelfareinFTA
WANG Liang
(Business School,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uishui,Guizhou 401120,China)
With the promotion of FTA,the clauses of animal welfare in China FTA need improving and should be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ules.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for the entry of the issue of animal welfare into FT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nimal welfa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unsmooth negotiation of clauses of animal welfare in the framework of WTO.Based on the text analysis on the clauses of animal welfare in FTA of some main countries,the paper suggests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ngles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l legisl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foreign negotiation.
FTA;animal welfare;study on clauses;enlightenment
2017-05-19
王亮(1989-),男,陜西咸陽人,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助教,法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經濟法。
D 922.68
A
2095-462X(2017)05-0065-06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70926.1535.008.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7-09-26 15:35
(責任編輯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