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
三年自然災(zāi)害期間,我們家里小孩多,政府給了我們家一點兒糧食補貼,補了五至十斤糧食。月底的最后一天,家里一點兒糧食都沒有了,母親就拿著飯盆將幾個空面粉袋子一邊抖一邊刮,刮出了一些殘余的面粉,做了疙瘩湯。
正在我們吃飯的時候,來了一個討飯的。這是一個留著長胡子的老人,衣服穿得很破,臉看上去也有幾天沒洗。母親給他端來洗臉?biāo)?,又把她自己的那份疙瘩湯盛給了他,自己餓著肚子。然而這件事被鄰居看到后,不知是誰在開居委會時把這個事講了出來,說我們家糧食多得吃不完,還在家中招待要飯的人。從這以后,我們家就再也沒有糧食補貼了。可我母親對這件事并沒有后悔,她對我們說,你們長大后也要這樣。
我覺得有時母親做的某些小事,都具有對兒童和少年早期人文教育的色彩。我現(xiàn)在教育我的學(xué)生也經(jīng)常這樣講,少寫一點初戀、郁悶,少寫一點流行與時尚,多想一下自己的父母,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了解,談何了解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