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娜
(晉中市中醫(yī)院藥劑科,山西 晉中 030600)
中藥房在我國的出現(xiàn)時間較早,但是因為我國對于中藥治療存在一些忽視,造成傳統(tǒng)的中藥房管理存在一些管理的滯后性,因此需要針對現(xiàn)有的問題進行集中的分析,全面的掌握中藥房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升中藥房的管理質量,使得中藥房得到更加廣泛的認可。
中醫(yī)中藥在我國的發(fā)展一直較為滯后,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導致我國的中藥房在管理過程中信息化程度較低,但是中藥本身的科目較為繁雜,對于用藥的精準度要求也非常高[1-2]。并且在藥名和藥效上差異性非常明顯,未進行信息化處理的過程中,可能造成管理的混亂,并且中藥師在出具處方時字跡有時較為潦草,容易造成在進行配藥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問題,對治療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中藥各個藥品并不像西藥可以直觀的進行檢查,每一味中藥都需要具有經驗的中藥師進行詳細的辨認,這樣增加了管理的難度,造成中藥房的管理人員因為藥物的辨識度不足,對于藥物的管理存在忽視的情況,使得中藥在管理中出現(xiàn)發(fā)霉等問題,對質量把控不嚴格進而損失了大量的中藥材,造成管理中出現(xiàn)一些問題[3]。
目前來講我國中藥房在一些硬件設備和軟件設備上較為落后,畢竟中藥沒有西藥的直觀性,進行調配的過程中成本較高,對于硬件設備的要求也較高,并且對著醫(yī)院中藥數(shù)量的增加,硬件成本會持續(xù)性的增加,這樣的情況下醫(yī)院往往忽視對中藥房的硬件投入力度,造成中藥房在硬件設施方面的管理存在一些滯后性[4]。
并且中藥房在信息化軟件的設計方面本身就存在一些滯后性,現(xiàn)階段來講市場上適應中藥信息化的軟件系統(tǒng)存在一定的缺失,使得醫(yī)院引進的軟件達不到理想化的效果,影響了中藥房的系統(tǒng)軟件更新,造成中藥房在系統(tǒng)更新方面較為滯后。
中藥房的質量管理需要從硬件和軟方面進行著手,這樣可以從內部和外部綜合的進行提升,使得質量控制效果得到全面的促進,具體措施包括如下。
對于中藥房的管理,同樣需要建立科學化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通過系統(tǒng)管理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機制。首先需要實現(xiàn)醫(yī)療信息的共享,將病人的病情、就診記錄以及調配藥品的方法進行信息的追蹤,對藥物進行更加科學化的管理和調配,并且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共享機制,以便更好的將藥物的信息進行傳達,提升管理的準確性。其次需要對一些藥物信息進行全面的更新處理,并且對醫(yī)院內部的計算機管理范圍進行擴展,并且進一步完善中藥信息采集制度,進行現(xiàn)代化的藥物采購,盡量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采購的整體質量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更加的精準,使得管理的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
中藥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復雜,因此需要對中藥進行更加細致化的管理,加強對于重要庫存信息的更新和控制,對于出入庫的中藥進行全面的歸納和統(tǒng)計,科學的進行庫存量的劃分,并以此為依據(jù),制定適宜的存量分析,保證中藥庫存管理的質量。同時,建立更加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對于進出藥房的藥材進行質量控制,加強質量監(jiān)管,建立更加完善的質量服務體系,管理好特殊藥材,保障合理用藥,加強藥物的管理。
進行中藥房管理中,可以積極引進一些新型的管理設備,例如現(xiàn)階段使用較多的重要智能存量管理系統(tǒng)和智能調配系統(tǒng),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調配質量,還可以將效率進行提升,并且減少患者在藥物調配中的等待時間,為患者提供便利。其次,對于中藥房人員的素質進行提升,可以通過培訓和進修的方式幫助藥房管理人員逐漸的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提升中藥房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防止在中藥配置過程中出現(xiàn)人為的失誤。同時可以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通過合理的獎勵和懲罰,幫助管理人員建立更加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提升工作質量,減少工作失誤。
中藥房質量控制是需要關注的問題,這是由中藥自身較為復雜的性質決定的,因此在管理中需要更加關注質量控制,加強現(xiàn)代化管理制度制定、應用現(xiàn)代化設備以及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等方面工作,進而切實為患者帶來更好的優(yōu)質服務,使得中藥房在管理中的質量得到全面的提升,提升中藥房在醫(yī)學中的貢獻。
[1] 王紅麗.中藥房中藥質量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討[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08:178-180.
[2] 柴玉琨.中藥房中藥質量管理探討及對策[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102:187+189.
[3] 黃健忠.中藥房中藥質量管理探討及對策[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4,2508:1146-1147.
[4] 呂秀潔.中藥房中藥質量管理的問題分析與有效措施探討[J].海峽藥學,2017,2902: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