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清時期懷遠縣文學(xué)活動考述

      2017-03-09 22:36:53楊化坤
      淮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懷遠縣詩會懷遠

      楊化坤

      (安徽財經(jīng)大學(xué)文學(xué)院,安徽蚌埠233030)

      明清時期懷遠縣文學(xué)活動考述

      楊化坤

      (安徽財經(jīng)大學(xué)文學(xué)院,安徽蚌埠233030)

      懷遠地處皖北,從明末到清初,雖然出現(xiàn)了一些文人,但數(shù)量較少,水平也不高。乾隆年間,隨著兩次詩會的開展,懷遠文學(xué)得到了很大發(fā)展,作家數(shù)量明顯增多,較為著名的有許所望、林晉奎等。晚清時期,懷遠文學(xué)尤其是詩歌獲得了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并涌現(xiàn)了以林之望、林介弼為代表的著名詩人。

      懷遠;詩會;文學(xué)

      晚清時期,皖北地區(qū)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懷詩、壽字、定文章?!逼渲校皯选敝笐堰h,“壽”為壽縣,“定”即定遠,三縣均為鳳陽府下轄縣。這句話在皖北流傳極為廣泛,說明懷遠的詩歌與壽縣的書法、定遠的文章齊名,在當(dāng)時的皖北地區(qū)享有盛譽。文化是一種歷史的積淀,而懷遠詩歌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影響力,與其悠久的歷史及昌盛的人文環(huán)境是密不可分的。懷遠地處淮河中游,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禹會諸侯于涂山的傳說。漢晉時期,龍亢桓氏曾涌現(xiàn)出大批在學(xué)術(shù)、政治中名震一時的人物。唐宋時期,懷遠一度罕見載籍。明朝初年,產(chǎn)生過大批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武將,尤以常遇春、花云為最。由于地處中都畿輔,懷遠在明朝可謂人文鼎盛,如歷經(jīng)成祖、仁宗、宣宗、景泰帝和憲宗的五朝元老年富即為懷遠人氏。可以說,從明朝開始,懷遠文化又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而這其中,懷遠地方文學(xué)的發(fā)展即是一個值得關(guān)注的方面。

      一、明朝的懷遠文學(xué)

      明朝的懷遠,可謂賢才代出,嘉靖《懷遠縣志》稱贊說:“中都畿輔地,塗荊二山對峙,淮渦二水合流,以故賢才代出。國朝常忠武王遇春、年恭定公富為文武名臣,繼是而出者彬彬然,文有人焉?!雹贄钫埃骸叮尉福堰h縣志》,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第1-2頁。年富、常遇春一文一武,堪稱懷遠名人的代表。根據(jù)《(嘉靖)懷遠縣志·選舉》記載,洪武三十二年至嘉靖十三年,懷遠地區(qū)通過科舉考試博取功名者共108人,“以例入監(jiān)者”19人,“以人才舉者”共3人,“以恩蔭者”共3人。這個成績在皖北地區(qū)算是較為突出的,但縱觀整個明朝,以文學(xué)見長的卻不多見?!叮螒c)懷遠縣志》卷二十一《耆舊傳》記載了明末清初懷遠的一位本土詩人唐亮??h志說:“能詩,尤工七律,志致悲慨,頗存故國之思。所作多散佚,有《芥子堂詩鈔》一卷,僅百馀首,蓋后人所抄撮者?!雹趯O讓:《(嘉慶)懷遠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71頁。同時,又有秦偉人、沈健翮,與唐亮同時,皆能詩,但是邑中之人卻很少知道二人的詩名,這從縣志所錄唐亮的一首詩中可以看出,詩曰:

      我性癖耽詩,縱酒如埋照。開口談風(fēng)雅,即為世所笑。側(cè)聞秦偉人,新詩頗奇妙。不信我鄉(xiāng)里,有人知此道。及見南游詩,意到筆亦到。讀之未終篇,拍案頗狂叫。詞場見一人,得失堪讎校。復(fù)有沈健翮,允足稱同調(diào)。相與細討論,今古問憑吊。作者多如林,麻木病難療。湖海對風(fēng)塵,抵死相酬報。剽竊以欺人,狐白裘難盜。我顧二夫子,比我年最少。進步百尺竿,登壇樹大纛。吾將避三舍,從此消倨傲。慎勿棄性情,冠冕招譏誚。秋水共長天,贈君作詩料。③同②。

      唐亮在詩中盛贊秦偉人、沈健翮的詩才。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如下信息:首先,秦偉人與沈健翮詩藝之高,令生性高傲的唐亮佩服之極,秦偉人與沈健翮比唐亮年輕不少,唐亮希望二人能夠更進一步,成為當(dāng)?shù)氐奈膲I(lǐng)袖,發(fā)揚懷遠文學(xué);其次,根據(jù)唐亮自稱的“開口談風(fēng)雅,即為世所笑”可知,當(dāng)時懷遠文風(fēng)不盛,故而唐亮倍感孤獨,而下文“不信我鄉(xiāng)里,有人知此道”更明顯說明了這一點。這首詩中,唐亮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孤高,另一方面流露了知曉鄉(xiāng)中有人懂詩后的欣喜。但無論如何,唐亮也表現(xiàn)出了對家鄉(xiāng)文壇的失望,說明懷遠當(dāng)時的確文風(fēng)不盛。

      這首具體詩作反映出的現(xiàn)象,從有文獻記載的懷遠文人的數(shù)量及他們的創(chuàng)作狀況也可得到進一步證實。清嘉慶《懷遠縣志》專門設(shè)立《藝文志》,用以著錄當(dāng)時及此前懷遠本土作家的著作。根據(jù)《藝文志》的記載來看,明朝懷遠有作品傳世的文人數(shù)量不多,僅有楊時秀《春秋集傳》、張棐《龍城集》、梅和羮《毛詩括韻說》、方燦《毛詩講義》《四書講義》《通鑒纂要》、呂養(yǎng)性《寄生草六帙》、楊嘉猷《傳習(xí)錄》《清粹錄》《就正錄》《逆說》《居身拱璧注》《國朝名賢纂》等6人13部作品,而屬于文學(xué)范疇的更是寥寥。此外,《懷遠縣志·耆舊傳補遺》又載,錢杲,字慎齋,成化十九年舉人,歷任湖廣德安縣、浙江樂清縣、江西德化縣知縣。其任職樂清期間,因仰慕元詩人李孝光的文名,于是在其家鄉(xiāng)樂清廣泛搜求李氏遺文,命儒生周綸按照類次編為一軼,并出資刊刻??h志雖未記載其個人創(chuàng)作情況,但據(jù)此可知,錢杲也應(yīng)是好文之士。

      另外,光緒《鳳陽府志·人物傳·文學(xué)》又載錄了一些懷遠的文學(xué)之士,其中張棐、梅和羮、方燦、呂養(yǎng)性、錢杲已見于《(嘉慶)懷遠縣志》,但其記載時又有所補益,故一并摘錄:

      李方華,字根培,懷遠歲貢,著有《燕翼堂易鈔》。

      陳周,字光楚,懷遠諸生,才學(xué)敏贍,善屬文,其《吊卞和詩》云:“把酒看荊山,且共春風(fēng)醉。心事類卞和,不灑卞和淚?!?/p>

      張棐,懷遠人,河南孟津縣教諭,能詩,著有《龍城集》。

      楊尚渾,字無鑿,懷遠人,少隨其大父嘉猷靖邊,任黃臺。吉三娘子臨邊邀賞,尚渾啟嘉猷,疏其不可。謹斥堠以待之,歲省金錢以萬計。督撫以邊功題敘酌用,不就。居家究心典籍,構(gòu)逸我齋、岫云小閣。儲古今書數(shù)萬卷,所著有《片月樓稿》《岫云閣草》,桐城相國何如寵為敘之。

      梅效,懷遠歲貢,上蔡縣教諭,博學(xué)能文,工楷書,祀鄉(xiāng)賢。

      徐琦,懷遠廩生,中年浪游,足跡半天下,遺書甚多。

      錢杲,懷遠舉人,知浙江樂清縣,搜求元詩人李孝先文集刻之,杲亦善屬文。

      梅和羮,字叔未,懷遠人,世居塗山麓,博學(xué)好友,飲酒賦詩,怡然自適,卒年七十有八,著《毛詩括韻說》,學(xué)者宗之。

      方燦,字文若,懷遠庠生,性誠篤,足跡不入城市,喜讀書,所著有《毛詩四書講義》《通鑒纂要》諸書。

      呂養(yǎng)性,字四非,懷遠庠生,鄉(xiāng)居四十年,足跡不入城市,博學(xué)能文,所著有《寄生草六帙》,卒年八十馀。

      許本忠《褒孝集》八卷。

      許華修《慈幼集》四卷。①李光久等:《(光緒)鳳陽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就數(shù)目來看,亦不過十余人,而且均為底層文人,影響力較小,與其他縣的文學(xué)狀況相比,實在算不上突出。所以我們看到,明朝時期的懷遠文學(xué),在當(dāng)時并不突出。

      二、乾隆年間的懷遠兩次詩會

      乾隆年間,懷遠曾有過兩次詩會活動,并分別結(jié)集,前者為《七老會詩》一卷,后者為《青云樓九老倡和詩》一卷。兩次詩會的主要參加者均為懷遠本地文人。兩部作品集在嘉慶年間編纂縣志之時尚存,如今已經(jīng)亡佚,所幸《(嘉慶)懷遠縣志》收錄了兩部作品集的序文,為后世提供了寶貴資料。雖然兩次詩會只是以地方鄉(xiāng)紳為主的活動,也沒有著名作家參與,但它們對于引領(lǐng)懷遠地方文學(xué)的發(fā)展,確實有著積極的影響。

      第一次詩會的時間是庚寅(1770)秋九月,地點在子云亭,參加詩會的共有7人,分別為:楊廷相,字與如,年74;馮夢龍,字傃亭,年68;張家相,字桐洲,年68;林澍,字化遠,年66;楊明善,字成玉,年65;宮毓麟,字吉三,年60;何偉才,字千英,年59。其中,馮夢龍為邑廣文馮泂之父,江蘇通州人氏,其他皆為懷遠人。當(dāng)時每人各賦詩一首,結(jié)集后由馮夢龍作序,于次年(1771)刊刻。因參與者皆為老人,故稱“七老會詩”。關(guān)于第一次詩會的起因,馮夢龍在序文說得很清楚,是“仿香山九老之會”。香山指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相傳唐朝時,由胡杲、吉玫、劉貞、鄭據(jù)、盧貞、張渾、白居易、李元爽、僧如滿等九位老人在洛陽龍門東的香山結(jié)成“九老會”。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三月,他們在白居易家中聚會,飲酒賦詩。此次的集會活動即由此而來。當(dāng)然,追慕前賢是一方面,更多的則是志趣相投。當(dāng)時林澍剛從貴州返鄉(xiāng),將家安在荊山深處,作者與之一見交心,同時又有張家相與自己同年同月,生日僅差一日。三人“先喜白首而交歡,樂素心之堪數(shù)”。由于馮夢龍不是本地人,在懷遠呆久了自然會感到寂寞,而恰好在這時候結(jié)識了同齡而又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是多么快樂的事情。作者用“素心”一詞,說明他們的交情的確是純粹的精神之交。林澍和張家相又干脆發(fā)動自己的關(guān)系,又邀請了四位志同道合的老友。七人在一起飲酒聯(lián)詩,氣氛融洽。宮毓麟率先高聲吟哦,成詩一篇,并揮毫急就,其他人亦紛紛作詩。詩成,馮夢龍作序以記之。

      第二次詩會的時間是《七老會詩》刊刻的次年,即壬辰(1772)春三月。參加集會者除最初的七人外,又增加了江都的徐兆熊,年80,還有商丘的高時驥,年61。當(dāng)時徐兆熊以壽州學(xué)正署懷遠訓(xùn)導(dǎo)事,而高時驥新罷建平,寓居懷遠。這次集會的地點在荊山抱璞巖右側(cè)的青云樓。青云樓又名梓潼閣,原建于縣學(xué)尊經(jīng)閣后。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由縣丞陳世佩等捐資重建。此樓依山而建,環(huán)境幽雅,系當(dāng)時文人雅集的重要場所,如陽湖詩人周儀暐就曾與本地文人邵文綸一起,三次登樓賦詩,眺望荊塗風(fēng)光①徐世昌:《晚晴簃詩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67頁。。樓內(nèi)原藏有唐朝胡曾《抱璞巖》、宋黃庭堅《大雅堂記》、元趙孟頫《春夜宴桃李園序》及清陳鴻壽、梁獻等人的書法刻石作品,《青云樓九老倡和詩》刊刻之后,也藏于樓內(nèi)。根據(jù)張家相的序文記載,九老詩會由高時驥首倡,其他八老和詩。當(dāng)時有人懷疑九老是否真的都能作詩,作為參與者,張家相稱,九老不僅是以年老相聚,同時都有詩作留下。香山九老之中,尚有二老無詩,那么這次參與者,人人工詩,相比之下,不是更加難得嗎?九人自青云樓集之后,不久高時驥因病返鄉(xiāng),徐兆熊官復(fù)原職,宮毓麟有喪子之痛,諸人各有各的事情,很難再如之前那樣、把酒言歡了。

      這兩次詩會的參與者,多為地方上有一定名望的文人、鄉(xiāng)紳、官員等。六位懷遠邑人之中,見于縣志記載者五人,僅何偉才無從查考。其中,楊廷相為邑武生,篤學(xué)工文,恥與流俗為伍,曾在邑南的晚香園教授諸生。因家中貧困,有人勸其子輟學(xué)養(yǎng)家,廷相曰:“窮且益堅,寧餓死毋廢學(xué)?!焙笠宰舆x貴封修職郎,又以孫有恒例贈文林郎②孫讓:《(嘉慶)懷遠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77頁。。楊明善字鏡非(與《七老會詩序》所記不同),縣志稱其“工飲量宏而有品”,即酒量好且有酒品。林澍號靜軒,幼時聰穎過人,因家貧而輟學(xué)行賈。為人樂善好施,族中子弟有優(yōu)秀者,必定設(shè)法栽培,戊戌(1778)年間黃河水患,曾施粥濟貧,賴以存活者數(shù)以萬計。張家相字叵園,乙卯(1735)年間與其叔其量同入國子監(jiān)學(xué)習(xí),為貴州省貴筑縣丞。后自愿告老歸田,過著普通的生活。關(guān)于宮毓麟,縣志沒有專門記載,僅在卷十四《襲蔭表》稱:“宮毓麟,以姪綺岫貴”,因為其侄兒而顯貴。至于其他三位,馮夢龍見《江蘇省通州直隸州志》卷十三《人物志·文苑傳》,其兄夢桂好抄錄古書,對于地方文獻較為熟悉,兄弟二人在當(dāng)?shù)剌^為知名,人稱“二難”③梁悅馨:《(光緒)通州直隸州志》,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0年,第634頁。。徐兆熊,江蘇江都人,查《(光緒)江都縣志》,未見關(guān)于他的記載,根據(jù)張家相的序文可知,當(dāng)時徐兆熊任壽州學(xué)正,兼懷遠儒學(xué)訓(xùn)導(dǎo)。高時驥,河南商丘人,為明朝開國將領(lǐng)高第的后裔,其家族世代官宦,書香門第,戊午(1738)科舉人,應(yīng)授文林郎,江南廣德州建平縣知縣,乾隆癸酉(1753)、丙子(1756)科江南鄉(xiāng)試考官。善書,著有《詩草》(《(乾?。┥糖鹂h志》卷四十四)。當(dāng)時高時驥剛從遼寧省建平縣罷官,寄居懷遠。

      通過以上描述我們看到,參加詩會的都是在地方上有一定聲望的老人。也正因如此,兩次的詩會活動,在懷遠廣廣稱誦,縣志說,林澍與馮夢龍等人為七老會,“怡然詩酒,一時稱盛焉”④同②,第278頁。。同時,關(guān)于兩次詩會的人員,在清朝盛極一時的懷遠本地“宮、宋、楊、林”四大家中,除宋氏缺席外,其他三大家族都有出場。“宮、宋、楊、林”是清朝懷遠當(dāng)?shù)刈顬椴⒌乃拇蠹易澹ㄆ渲辛质仙酝恚渌蠹易寰鶑拿鞒汩_始發(fā)跡),自明末以來,名人輩出,在懷遠歷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而這兩次詩會所處的時期,正是四大家族的中興時期。詩會中宮、楊、林氏的出現(xiàn),也在某種意義上表明了這種關(guān)系。

      三、清中葉至清末的懷遠文學(xué)

      清朝以后,隨著文化積淀的日益深厚,懷遠逐漸成為皖北地區(qū)的文學(xué)重鎮(zhèn),根據(jù)《(嘉慶)懷遠縣志·選舉表》的記載,從順治二年至嘉慶十九年,懷遠考中甲科(進士)者共31人,這是一個相當(dāng)可觀的數(shù)目。在此以后,由于缺乏文獻記載,具體數(shù)目不得而知,但僅從這一階段來看,懷遠的文化氛圍是較為突出的,涌現(xiàn)出不少文人。為此,《懷遠縣志》專門設(shè)立《藝文志》,記錄了這些人的姓名及作品,特抄錄如下:楊尚渾《片月樓稿》《岫云閣集》、唐亮《芥子堂詩抄》、閔煥《閔煥詩集》、閔大全《四書斧斯集》《詩集》《文集》、孫維震《孫維震詩集、文集》、孫玠《孫玠詩集》、李滋霖《李滋霖詩文集》、楊模圣《還珠集》(模圣孫敷輯存)、楊樹善《楊樹善集》、張其量《環(huán)隅集》、方簡《四書文集》、方懌《洛川文集》《洛川詩集》《時藝集》、宋文治《鳳山文集》、湯璐《柏邨詩集》、湯玨《蓉邨詩集》、宮建章《制義稿》(上元徐且文序)、宮兆麟《宮兆麟奏議》、宮楷《文川文集》、宮杲《來青書屋文集》、宮樟《二石軒詩集》二卷、楊廷瑤《制義稿》、楊新蘭《西行詩草》一卷、常太和《常太和詩集》、李方華《燕翼堂易鈔》、吳瀚《護萱書屋制藝》、阮士賢《制義稿》、許佑《墨莊制藝》,上述共計27人33部作品。其中除去少量的學(xué)術(shù)著作、奏議及科舉考試的文章,其他均為詩文集。至于嘉慶以后的懷遠文學(xué),雖無具體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但根據(jù)《(光緒)鳳陽府志》記載了道光年間懷遠的又一次詩會活動,可以大致推測出當(dāng)時懷遠的文學(xué)發(fā)展狀況:

      沈桂,字云溪,懷遠人,工吟詠,著有《自怡集》《嚶鳴小草》。道光乙未、丙申間,與邑人滕立言、朱學(xué)空、姚肇修、宋敬修、魏維廉、陳德馨聯(lián)為七老會。又作五百歲壽朋會。楊元吉贈以聯(lián)云:“合編甲子三千字,同閱春秋五百年?!币粫r稱勝事焉。立言,恩貢生,著有《石圃詩稿》;學(xué)孔,歲貢生,著有《艾軒詩稿》;肇修,歲貢生,著有《退思軒詩稿》,尤工書法;敬修,歲貢生,工篆書,著有《修竹館詩稿》;德馨,文生,著有《佩芳詩稿》;維廉,監(jiān)生,著有《介夫詩稿》。①李光久:《(光緒)《鳳陽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0頁。

      上述作者均為懷遠的地方文人。這種詩會雖不免標榜之嫌,卻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懷遠文學(xué)的繁榮。同時,這幾人均有詩集流傳,也說明了他們確實有一定的文學(xué)造詣。此外,《(光緒)鳳陽府志》還著錄了下面幾位懷遠鄉(xiāng)賢的姓名及作品,分別有:

      楊承啟,字振之,懷遠拔貢,著《鋤月山房文集》。②同①,第108頁。

      楊榮袞,字竹士,懷遠歲貢,工詩及駢體文,致力天文句股之學(xué),繪分野圖輯算學(xué)舉隅,著《夢回齋詩集》詩馀詞馀。③同①,第108頁。

      楊(《重修安徽通志》作“湯”)若荀,字潁川,懷遠舉人,著有《詩文集》、《史論》、《水經(jīng)注金石考》諸書。④同①,第108頁。

      俞克敏,字幼農(nóng),懷遠歲貢,善屬文,尤長詩賦,邑中才士多出其門,著有《沆瀣軒詩賦》各稿。⑤同①,第108頁。

      上述只是當(dāng)時懷遠作家中的一少部分。根據(jù)安徽省圖書館館藏清朝懷遠籍文人的著作及其他相關(guān)文獻記載來看,清中葉至清末懷遠文人數(shù)量之多,儼然超過周邊地區(qū)。以下筆者從中選出幾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加以說明。

      首先是生活于乾隆年間的常太和。常太和,字合齋,乾隆壬午(1762)副貢,官至南陵教諭,博雅工詩,《(光緒)鳳陽府志》選錄了他在當(dāng)時傳誦一時的詩句,如:“道遠親朋常入夢,官貧兒女盡思家?!薄按簹w夢斷王孫草,秋盡泥空燕子梁。”“秋水池塘人影瘦,夕陽庭院鳥聲稀。”其詩集雖已不傳,但通過這三聯(lián)來看,他在詩歌方面的確頗有成就,故而為袁枚所賞識。

      生活于乾嘉年間的許所望,堪稱清代懷遠文學(xué)的代表。許所望,字叔翹,《清史稿》有傳,稱其“工為詩”?!叮ü饩w)鳳陽府志》引述《懷遠縣志》稱:“于書無所不讀,足跡半天下,關(guān)山之扼要,河渠之通塞,靡不究悉?!雹尥伲?08頁??芍S所望一生好入名山游。此外,《(光緒)鳳陽府志》還記載了他的詩名,說他“尤長于詩,所在交其賢俊,多從之游?!鄙显芡浽娪小昂?nèi)名家皆地主,江南賢士半門生”之句,又兩江總督陶澍登采石磯,見壁間題句云:“天地有謀能設(shè)險,江山無故不生才?!雹咄?,第108頁。詢之,知為所望作,遂延禮之。許所望能以布衣之身而為陶澍尊重,正因為他的詩才卓著。其詩作現(xiàn)有民國刊本《蔬園詩集》四卷,藏于安徽省圖書館。

      與許所望同時的宮樟也是一位著名詩人。宮樟,字鶴癯,潘瑛在為其《二石軒詩集》所作序文中,高度稱贊他的詩:“恬愉水澹冶,如澄潭萬頃,微風(fēng)動波,又如遠山平林,境與意會。一草一石,具有天趣,令人棲遲而不能去?!睂m樟曾官至潁州廣文,任職期間,與友朋泛舟載酒,每完成一首詩,競相傳寫,“人士以為數(shù)百年來無此游也”⑧孫讓:《(嘉慶)懷遠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28頁。??上У氖?,其作品現(xiàn)已亡佚。

      同時期的林晉奎,字錫蕃,號浴庵,又號念航,清乾隆己酉年(1789)拔貢生,歷官貴州同知、建德縣教諭。林晉奎為官清廉,廣受贊譽,任職貴州時,曾因平反仁懷縣命案而遭到革職,后返鄉(xiāng),潛心學(xué)問??梢哉f是當(dāng)時林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林晉奎擅長古文創(chuàng)作,文筆古雅簡潔。歿后,懷遠知縣周天爵為其文集作序,稱其曰:“一遇奇節(jié)環(huán)行之士,用寫一二言,其人性情言狀畢見端倪。”⑨林晉奎:《洗蓬仙館文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第49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83頁。其流產(chǎn)至今的作品中,多為人物傳記。王懷曾在《贈念航先生古風(fēng)一首》中,贊其為文“能將才氣空江左,常有風(fēng)花繞筆端”①林晉奎:《洗蓬仙館文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第49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85頁。。其傳世著作《洗蓬仙館文集》二卷,被編入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詩文集匯編》之中。

      懷遠林氏在晚清時期,涌現(xiàn)出不少名人,林之望及其侄林介弼便是其中的代表。林之望(1811—1884),字伯潁,又字遠村。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江南解元,翌年中進士,二十七年入翰林院。咸豐六年(1856)任御史,同治元年(1862)代理陜甘總督,在西北治軍10多年。光緒四年(1878年)被聘為攝纂,參與重修《安徽通志》。后在合肥為庠貢諸生教授,主講于廬陽書院、賡陽書院,參與編纂《(光緒)廬州府志》。其著作現(xiàn)存有童蒙讀物《養(yǎng)蒙金鑒》,文學(xué)作品現(xiàn)存有《荊居書屋詩集》二卷、《荊居書屋文集》二卷。林介弼(1854-1935),字幼丞,號遁石山人。光緒十年(1884年)中江南解元,后授內(nèi)閣中書,協(xié)辦侍讀,署翰林院起居注。光緒十六年,奉命為出使日本公使李伯行之監(jiān)督,協(xié)助處理對日外交事務(wù)。任滿回國后,歷署江西寧都、直州和廣信府知府。民國初年,徐世昌任大總統(tǒng)時,被委為顧問。著作有《解元文集》《溉園詩集》《瀛海鱗鴻記》,均刊行于世。作為晚清懷遠重要的文化人物,林之望、林介弼聞名江淮,有“江左二林”之譽,二人作品合刊為《江左二林文集》,安徽省圖書館有藏。

      晚清懷遠文人之中,宮爾鐸是較為突出的一位。宮爾鐸,字農(nóng)山,一字退園,別號抱璞山人。為著名書畫收藏家、鑒賞家,善書法、工詩。國子監(jiān)生。曾任陜西烏延(今橫山縣南)知事,延安、同州(今大荔縣)知府。兼安邊同知三品銜,誥授通議大夫。宮氏師事合肥徐子苓,受以詩、古文義法,其文見地甚高,持論不茍。撰有《思無邪齋詩存》《詩存續(xù)集》、《思無邪齋文存》《文存續(xù)集》。

      最后,生活于晚清民國時期的陳獬,也是懷遠的一位重要文人。陳獬,字去惡,晚年改號冷髯,貢生,官建德訓(xùn)導(dǎo),著有《冷髯詩草》一卷、《陳二峰先生詩草》一卷,安徽省圖書館均有藏,徐世昌《晚晴簃詩匯》錄其詩一首。此外,他還撰有《馬家河尋兄傳奇》四折,載于《皖事匯報》第12至-20期,1936年刊。關(guān)于陳獬,張之屏在《淮南耆舊小傳初編(續(xù))》中稱其“績學(xué)能文,豪縱滑稽,饒智計,口多微辭”“好吟詩,往往語今諷刺”,又說:“其遺詩已發(fā)刊,未之見。唯《馬家河尋兄傳奇》一卷,至今尤膾炙人口。”說明陳獬雖為一介寒士,但其文學(xué)創(chuàng)作還是頗值得關(guān)注的。

      Research on Huaiyuan's literature activity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YANG Huakun

      Huaiyua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Anhui province,from late Ming Dynasty to early Qing Dynasty,some scholars began to emerge,but their level is not high.In the age of Emperor Qianlong,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poetical gatherings,Huaiyuan literature developed fast with obviously more writers.Among them,Xu Suowang and Lin Jinkui were more famous.Late in Qing Dynasty,Huaiyuan literature,especially poetry

      much attention.Lin Zhiwang and Lin Jiebi were the famous representatives.

      Huaiyuan;poetical gathering;literature

      I209

      A

      1009-9530(2017)05-0058-05

      2017-07-07

      楊化坤(1985-),男,安徽財經(jīng)大學(xué)文學(xué)院講師,文學(xué)博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xué)、安徽地方文化。

      (責(zé)任編輯:韓袁紅)

      猜你喜歡
      懷遠縣詩會懷遠
      那達慕詩會
      陜圖詩會
      懷遠 學(xué)習(xí)貫徹二十大 巾幗奮進新征程
      汲古懷遠造物歸真
      懷遠縣藍天公益社開展“凈山環(huán)?!惫娣?wù)活動
      青春詩會與譚克平先生
      中華詩詞(2019年6期)2019-11-25 01:45:56
      六月新鮮事
      王錫純
      肖懷遠主任深入河?xùn)|區(qū)專題調(diào)研圖片報道
      天津人大(2017年4期)2017-06-22 14:22:59
      柔軟
      散文詩(2016年8期)2016-11-26 14:16:19
      桑日县| 石首市| 昭觉县| 禹州市| 阿克陶县| 淮南市| 兴业县| 常德市| 交城县| 百色市| 吐鲁番市| 礼泉县| 禄丰县| 乌审旗| 合肥市| 来凤县| 城市| 高雄市| 江都市| 自治县| 静安区| 康马县| 曲阳县| 黎川县| 富宁县| 丹凤县| 北海市| 昌吉市| 临安市| 巫溪县| 沐川县| 镇康县| 巨鹿县| 岑巩县| 小金县| 宣武区| 吴江市| 金山区| 朝阳区| 巴林左旗|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