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銘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隨著社會的全面發(fā)展,中國近代社會思潮對學校體育的影響十分重大。其不僅讓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體系得到了相應的優(yōu)化,還讓學生的體育思維模式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本文主要針對中國近代社會思潮對學校體育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 近代社會 思潮 學校體育 影響
隨著社會的全面發(fā)展,中國近代社會思潮對學校體育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其主要的實施得益于近代兩項新章程的頒布和實施,分別為《欽定學堂章程》和《奏定學堂章程》。中國歷史上正式頒布在全國實際推出的第一個學制就是《奏定學堂章程》,各級各類學校所設體操科就是里面所規(guī)定的內容。由此可見,中國近代社會思潮對學校體育的影響十分重大。
一、“洋務運動”與我國近代學校體育的興起
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從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政府腐敗無能,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割地賠款。這個時候,很多掌握大權的官僚和軍閥,一邊為了鎮(zhèn)壓國內的起義,一邊為了抵抗國外列強的入侵,他們主張學習西方的理念,這個運動被稱為“洋務運動”。他們主張從教育方面學習西方的教學理念和方式,興辦西學,培養(yǎng)科技人才,派學生到歐美地區(qū)的先進國家進行學習,同時興辦學堂,開設體育課程等等。興辦各式各樣的學堂標志著我國創(chuàng)辦近代新式學校的開始。舉個例子,開設的北洋水師學堂,學生學習英國語言,學習測量和翻譯文法等等。讓學生全面了解和學習西方文化。
二、“維新運動”與我國學校體育體制的確立
19世紀末,維新運動爆發(fā),代表人物主要有康有為、梁啟超和譚嗣同等。他們主張維新變法運動,教育上廢除私塾,興辦新式學校,從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培養(yǎng)人才,突出體育的重要性。但是這個運動僅僅100多天就宣告失敗了。但也成為了“清末新政”的思想基礎。
(一)初等小學堂的體操課
初等小學堂總共設置八門課,其中第八門為“體操”。設立體操的意義就在于促進兒童身體和精神的全面發(fā)育,養(yǎng)成正確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習慣,并且在課程中還增設了游戲環(huán)節(jié),愉悅兒童的身心,增加他們的興趣。每個年級的體操課都是一樣的,為每周三個小時,但是體操課的內容是不一樣的,針對不同的年級開設不同的活動。
(二)高等小學堂的體操課
高等小學堂的學制是四年,總共設置九門課,體操為第九門。高等小學堂開設體操的目的在于使學生身體各個方面均衡發(fā)育,鍛煉四肢動作的敏捷性,培養(yǎng)好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各年級的體操課時間也是為每周三小時,開設的課程內容每個年級都是一樣的,普通體操、兵式體操和有益的運動。
(三)中學堂的體操課
中學堂的共有課程十二門,學制為五年,最后一門為體操。中學堂的體操課和以往的不同,它所追求的是實用性,先學普通體操里面的準備法、矯正法和徒手啞鈴等等,然后再進行學習球桿棍棒等體操。教學者要做到精神抖擻、意氣奮發(fā)、運動性靈活。中學堂體操課的時間為每周兩個小時。
(四)師范學堂的體操課
其實初級師范體操課的內容大致上和中學是一樣的,只不過它多了一項“體操之次序、法則”的規(guī)定。而簡易師范的體操課除了在時間和初級師范不同以外,別的都是一樣的。
三、“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學校體育
“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的民主與科學,它對中國有著很深的影響,對當時的學校體育也產生了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當時學校體育中所盛行的機械、呆板的乒乓式體操和當時所提出的民主與科學是相違背的,它不利于個性的發(fā)展?!拔逅倪\動”以后,受到思想解放的影響,很多學校廢除了兵操。1922年,頒布“壬戌學制”標志著兵操正式退出學校,而田徑和球類各式各樣的運動項目正式進入學校。
第二,“新文化運動”倡導自由和平等。為了實現(xiàn)男女平等,很多城市的女子學校也開始有了體育課和體育活動,女子體育人才也不斷的增加。
第三,“五四運動”以后,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在中國迅速傳播,影響著我國今后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四、“實用主義教育思潮”與學校體育中“自然體育”思想
“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在“五四運動”期間開始影響我國?!皩嵱弥髁x教育思想”主張教育要從兒童本身和所需要的興趣出發(fā),主張個性發(fā)展和兒童中心主義,反對教師在教育中充當主導地位。美國自然主義體育學說也在此傳入中國,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然這其中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
首先從積極的影響來說,自然體育主張采用田徑和球類等運動項目,為他們進入學校提供了條件,從而使得學校的體育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促進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培養(yǎng)了興趣。其次,加深了體育教育的意義,使得他們更加的深入人心,并且從體育教學規(guī)律和方法的學習上,促進了我國體育教育的理論化和體系化。還有,“自然體育”有效促進了運動生理、心理、解剖和人體測量等理論科學的發(fā)展。我們要對學生進行體格檢查,然后根據(jù)檢查的結果對學生進行不同的體育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科學全面的發(fā)展。
五、結語
中國近代社會思潮對學校體育的影響,其有效地促進了當今體育事業(yè)的全面進步。在整體的分析過程中,需要結合歷史的因素,對“洋務運動”時期到五四運動時期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變化進行全面的探討。最后確立“實用主義教育思潮”與學校體育中“自然體育”思想的影響因素,從而讓我國學校體育思想得到全面性的深化。
參考文獻:
[1] 劉國,孟凡強.我國近代學校體育變革的思想動因[J].中國成人教育.2007(12).
[2] 程文廣.試論近代以來體育思想的核心價值觀對中國體育教育的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