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研珠:電商領域深耕多年,江湖人稱“胖胡斐”。2005年加入淘寶網市場部,淘寶第162號員工,淘寶商城創(chuàng)始成員,曾被稱為“淘寶最資深營銷人”;2011年5月離開淘寶,擔任蘑菇街創(chuàng)始合伙人兼CMO;2014年7月開始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籌建汽車電商平臺“買好車”,2016年正式推出國內領先的專業(yè)汽車經銷商服務平臺“賣好車”。
“胖胡斐”的創(chuàng)業(yè)修煉手冊
如果一個企業(yè)的事情,用股份來說話,那這個企業(yè)真的離死不遠了。
驅動企業(yè)向上的一定是使命和價值觀。
心里想的東西,在行走過程中會逐步被完善出來。
一個創(chuàng)業(yè)團隊能帶給員工最重要的東西,一定不是錢,是變化、是成長。
專注在客戶和使命上,會更加重要,不要去盲目追逐資本。
創(chuàng)業(yè)方向
從蘑菇街出來,我休息了半年,之后就一直在看方向,我覺得我應該做的事情一定要跟互聯(lián)網和汽車相關。后來我給自己列了四個可選擇方向:二手車、車聯(lián)網、車媒體、車電商。我的方式是一個個進去看,看我自己的能力、經驗是否合適干這件事。
一開始我就蹦到了二手車領域,成為了二手車販子。玩了一段時間,有虧有賺,一段時間后,我給自己做了一個總結:二手車市場好不好?好。它會爆發(fā)嗎?暫時不會。這件事適合我來做嗎?不合適,因為二手車市場最大的問題在于缺乏標準。如果在缺乏標準的情況下草根創(chuàng)業(yè),推動起來很艱難。標準一定是大玩家去建立,而且一定需要大錢,所以我及時把自己Hold住,再去看新方向的時候,跟電商相關的事情似乎是最適合我的,因為我的經歷在那放著呢。
組建團隊
在創(chuàng)始團隊的組建時,我想,我們做的是“互聯(lián)網+汽車”,我們的團隊一定是一個融合性的團隊,一定會有汽車行業(yè)的人,但一定不能由汽車行業(yè)的人作為Leader,而要互聯(lián)網的人做Leader,這事才有可能發(fā)生改變。因為反過來不成功的案例非常多,成功的案例幾乎沒有。所以,這個核心團隊的背景是以互聯(lián)網為主的。
互聯(lián)網電商誰玩得最好?淘寶。我對哪家公司最熟?也是淘寶。
我首先去阿里找一個對雙方知根知底的,做運營背景出身的人,也就是我們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金剛。當時我隱隱覺得,這個團隊不應該只有阿里背景的人,可是很遺憾,我在杭州找不到別的背景的人。我還需要有人做開發(fā)和產品,所以另外兩位也都是有阿里背景的。
從組建這四個人的團隊開始,我就給自己畫了一個界限,這四個人不能完全主導公司。我需要一個融合性的團隊,而我們四人的背景太統(tǒng)一了,對溝通來說是好事,但對做事業(yè)來說是壞事。所以一開始我們就約定好,總有一天我們要站到后面去。
組建團隊是不是類比買車選配置?我不是非常認同這樣的觀點。為什么?車能不能跑得遠、跑得久,不是配置決定的,而是動力總成、變速箱和底盤決定。創(chuàng)始團隊決定了公司會往哪些方向發(fā)展,所以我們的創(chuàng)始團隊,決定了我們一定是電商方向。至于怎么走,誰也不知道,“汽車+電商”誰也沒干過。
股權分配
股份比例這件事兒對創(chuàng)始人來說非常重要。一定要在開始的時候說清楚各自的比例,而且一定只能有一個人是大股東。至于說跟二股東的比例,可以是3:2,也可以是2:1,但是一定要有絕對性的優(yōu)勢。切忌“沒關系,股份以后再說”、“大家都互相了解,他不會的”。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發(fā)生什么事,所以一定要說清楚,簽字畫押。
我們會留一個非常大的員工期權池,吸引不同背景的高管加入。所謂的胸懷就是,事業(yè)是大家的事業(yè),不是你個人的事業(yè)。作為私企老板,百分之百你說了算,但這個年代要發(fā)揮每個人的積極性,方法就是要給他們股份。
不同時間進來的人價格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輕易說合伙人的位置給某人,這給員工傳遞的感覺非常糟糕。一定是工作過一段時間,大家適應了,配合得很好,你才跟其他合伙人說授予股份的價格,吸納他為合伙人。如果一個企業(yè)的事情用股份來說話,這個企業(yè)真的離死不遠了。驅動企業(yè)向上的一定是使命和價值觀,我們要做一件什么樣的事,在這件事的基礎上,誰有能力去帶領團隊往前走,他就是頭,大家就需要跟著他。
變與不變
我們的初心就要做 “汽車+電商”,但是從哪些點切入,誰也不知道。我跟天使投資人講的故事,也跟電商一點兒關系都沒有,但是一開始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想好了,接下來要賣車。只是,賣什么車,怎么賣?后來發(fā)現(xiàn)平行進口的口子開了,于是就迅速鉆到里面去。要去賣車以及做產品轉變的過程中,依然會面臨自己初心的問題:我想做什么?
我專門問過陳琪(蘑菇街創(chuàng)始人):你覺得現(xiàn)在做的還是你的初心嗎?陳琪直接跟我說:市場是不斷變化的,方向必然也會不斷變化,只能說你想做的事情是跟初心有關的,至于發(fā)生什么化學反應我也不知道,你就做著看唄。沒有什么東西是想好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才去做的,這樣的東西過了兩三年還能按照你的想法按部就班地做下去,這件事情連馬云也做不到,沒有人能做到,但是我們的大方向是這樣,這就是初心。
危機與轉機
2015年9月,我們賣完寶馬,團隊非常認真地算了一筆帳,于是發(fā)現(xiàn)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照這個方式做下去,我們活不到過年。這樣賣車永遠沒有未來,因為賺不到錢。雖然每輛車是有毛利的,但獲客成本過高,轉化率過低,沒有重復購買率,這不是一個商業(yè)。
當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的時候,給團隊帶來的震動非常大,團隊面臨的問題是公司往哪兒走?那會兒我們剛拿到融資,拿到后就踩了一腳剎車。投資人非常支持我,北極光跟我說,“汽車+電商”這件事情,我們也不知道往哪兒走,但這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好的團隊,所以我們相信團隊有自己的愈合能力和迭代能力。這是做天使投資和早期投資很重要的一點。
后來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做市場研究,市場不斷變化,我們要不斷迭代,團隊要做迭代,業(yè)務也要做迭代。當調研發(fā)現(xiàn)B端是大市場時,團隊的問題就很明顯了,團隊做C經驗豐富,做B經驗少。我們鼓勵自己,B和C沒有本質區(qū)別,都是生意。當大家真正去做的時候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做好。這時候團隊給了我很多鼓勵,我也很快將身心轉變過來,重新找到了方法。我是一個有了方向就什么都不怕的人,心里想的東西在行走過程中會逐漸被完善出來。
員工成長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大家有緣走到一起共事,從心里面謝謝他;沒有緣分也沒有關系。我們裁過員,裁了50個人。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要縮減開支,我們C轉B的時候不需要那么多人。痛苦嗎?當然痛苦。員工對你各種誤解,很多消息說你這個公司要掛了。但作為創(chuàng)始人不要被這些東西打敗。
員工跟我們是共同成長的關系,千萬不能因為員工在困難的時候站在你一方,以后就對他放松要求。很多時候我們想到那個對自己幫助最大的人,往往就是對自己態(tài)度最差的那個,高要求嚴標準的人才是對你最有幫助的。
舉個例子,公司有位小朋友,一段時間后他真的不行了,但他是公司最早的一批員工,這時該怎么辦?只能請他走,推心置腹地談。這種事情每家公司都會經歷,因為企業(yè)在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人,人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老師和伙伴,包括管理者也是同樣的道理。
很多員工愿意跟著公司一起成長,就是因為他們回頭看,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很不一樣,這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團隊能帶給員工最重要的東西,這東西一定不是錢,而是變化和成長。
反思自己
現(xiàn)在回頭看,當公司遇到危機時應該轉身再快一些,更快發(fā)現(xiàn)問題,及早剎車、掉頭。現(xiàn)在看來,掉頭還是慢了,雖然比別人快,但是比現(xiàn)象中我認識的自己要慢。
再有機會應該早一點找一些高級的管理者。術業(yè)有專攻,每個人的方向不一樣,我有我擅長的地方,別人有別人的長處,所以我應該盡早把一些權利下放。我過去管得太多,讓團隊很不舒服。
發(fā)展的動力就是改變自己的能力,這是最重要的。我們看車看多了,只要三大件:發(fā)動機、地盤和變速箱,就是動力,別的都是虛的,都能改,這三個改不了。如果再選一個,就是剎車系統(tǒng),能不能迅速停下來。停下來很重要,其他比如方向準不準,沒關系,方向可以慢慢修正,只要在這條路上。將這些影射在一家企業(yè)身上就意味著,需要專注在客戶和使命上,不要盲目追逐資本,要相信自己對業(yè)務的判斷,只有這件事是最核心,也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