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云
鵓鴣戀情
◎孟憲云
落日爍金,飛云鼓浪。樓下碧綠的草坪沐浴在紫朦朦的夕照里。我在陽臺蒔弄花卉,驀地,耳畔傳來鵓鴣的叫聲:“咕咕——咕,咕咕——咕……”這聲音如此熟悉、親切,恍若小時候暮色漸釅時母親那殷切的呼喚,那么深情悠長。我不由得怦然心動,趕忙打開窗戶尋覓,但見兩只鵓鴣在草坪上,一遠一近,一起一落,雖然此刻已看不清它們的面目,但其形狀依然清晰地凸顯在我的視野——灰黑色的羽毛,彈球樣的頭顱,流線形的身體。我喟然長嘆,若干個年頭如同流水一樣悄無聲息地流走了,今天竟然與這對小精靈在樓前邂逅……
喜愛鵓鴣,源于年幼時父親給我講過的典故。據(jù)說古代有個縣令用鵓鴣呼雛烏鴉反哺;鹿見青草而鳴其群;蜂見花兒而聚其眾;蜘蛛結(jié)網(wǎng)而獵食;螻蟻塞穴而避水;雞非曉而不鳴;雁非社而不至;羊羔跪乳;馬不欺母等系列禽獸崇尚五常的道理,巧妙地教化一對為家財反目的兄弟,遂使兄弟倆冰釋前嫌,重歸于好。這個典故啟迪人們:動物尚知綱常,人乃萬物之靈,非仁義禮智信不能立足。所以,鵓鴣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最早播下了仁義的種子。
在科技不發(fā)達的年代,鵓鴣還是莊稼人免費的天氣預(yù)報員哩。因為天將下雨或者轉(zhuǎn)晴時,鵓鴣的叫聲特別多,所以,大家認為它在發(fā)布氣象信息。一般來說,“咕咕咕!”預(yù)示會晴,“咕咕咕,咕!”預(yù)示有雨。至于鵓鴣天氣預(yù)告的真實性,沒有人做過準確的考證,因為雜音太多。但信不信由你,這絲毫不影響它們盡職盡責(zé)地“咕咕”。這種說法在古詩中也能得到印證:“竹雞群號似知雨,鵓鴣相喚還疑晴?!薄昂翁庍b天聽鶴唳,鵓鴣聲里曉耕云?!?/p>
小時候,我的一個親戚家養(yǎng)著好多的鵓鴣。她們家?guī)坷飮鴫Ρ谝蝗ΡM是鵓鴣窩,鼎盛的時候有四五十窩。我最初關(guān)于鵓鴣的知識就來自這位勤勞善良的親戚大媽。
鵓鴣屬于近親繁殖。它們每次產(chǎn)蛋兩枚,孵化出小鳥很大概率是一雄一雌,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它們一生的情緣命運在出生時就已經(jīng)注定。青梅竹馬,至死不渝。雖屬近親繁殖,但鵓鴣的抗退化能力特別強。幾千年來,有諸多文字記載,鵓鴣一直保持著它們的不退化、不變異的特性。所以,有人稱它們是永不退化的鳥類活化石。
鵓鴣的習(xí)性是喜蛋不喜雛。如果你將其窩中的蛋取走,它會因憤怒毫不猶豫地離家出走——或另辟新主,或干脆遷徙野外山林。但是,如果給它換上與其大小相似的雞蛋,則可魚目混珠蒙混過關(guān)。它們會傻乎乎的滿腔熱忱地孵化滿二十一天,直到小雞出殼。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須準確計算時間,盡早將小雞取走,不然,一旦被鵓鴣發(fā)現(xiàn)不是自己的孩子,雛雞的命運將會非常悲慘——或被驅(qū)逐出境,或被活活啄死。親戚大媽是個精明人,每年春天她都能成功地讓鵓鴣為她孵化出幾十只小雞。據(jù)說這樣孵化的小雞好飼養(yǎng),不得病,成活率要比普通小雞高得多。如果中間把已經(jīng)孵化出的小鵓鴣拿走,它們的反應(yīng)則不會如此激烈,它們會“選擇性遺忘”——把這件事情很快扔到腦后,盡快進入下一輪的繁殖周期。當然,鵓鴣爸媽也會善待一直在身邊的小兒女,不離不棄地將它們喂養(yǎng)到羽毛豐滿,會飛,能自己外出覓食正常生活,然后毅然決然地將老巢留給兒女,自己重新尋找或另筑新巢。每當這時,親戚大媽都會提前準備好一個新窩,放在老窩的附近供其喬遷。
鵓鴣的繁殖能力很強。有人說:鵓鴣,鵓鴣,月月孵雛。這說法顯然有些夸張,因為鵓鴣每抱一窩需要四五十天左右。也有意外現(xiàn)象發(fā)生,倘若三伏六月天氣燠熱難耐,將有一窩蛋要孵化不出來;數(shù)九隆冬周天徹寒,也會有一窩孵化不出來,其它月份根本無停歇。如果人為的為其調(diào)整,在小鵓鴣半個月左右體重基本達到成鳥重量時,將其從窩中取出——剩下的時間就是為了長羽毛。這樣成鳥只需間隔三、四天就又開始產(chǎn)蛋了,第一枚蛋產(chǎn)下后,過兩三天又可產(chǎn)第二枚蛋,接著就開始了緊張的孵化過程。十七八天小鳥就出世了,如此算來不到四十天就可繁育一次。所以,親戚大媽家每月就可收獲幾十對幼鳥。在那個缺油少肉、野生動植物還沒有受到保護的年代,這讓她們家里的日子寬裕了許多,除了拿它們換些零花錢,解決柴米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須品之外,還可以改善生活,在多數(shù)人家常年難識肉滋味的鄉(xiāng)村, 鵓鴣既有藥用價值而且肉味鮮美,成為她家餐桌上的佳肴,吃肉喝湯、吃肉蛋餃子在她家是家常便飯。親戚大媽的孫子孫女也因鵓鴣的滋養(yǎng),個個出落得或相貌堂堂,或亭亭玉立。親戚大媽還是個大方之人,常把雛鳥作為禮品饋贈親朋好友,我就是受益者之一。
小時候我經(jīng)常頭疼,久治不愈。老中醫(yī)告知母親一劑良方——天麻燉鵓鴣,他說吃幾次后,保管頭疼就好了。親戚大媽一般每次送給我母親兩只毛茸茸的不會飛翔的小鵓鴣。看著兩個閉著眼睛全身抖動得厲害、皮膚紅紅的肉蛋子,我天真的以為小鵓鴣沒有衣服穿凍得可憐,總是千方百計找來一些舊衣棉絮之類為其取暖。后來才知道,鵓鴣全身激烈地抖動是因為其心臟功能特別強大,每分鐘達數(shù)百次心跳所致。其實成鳥也是如此,只是厚實羽毛的覆蓋掩人耳目罷了。吃過幾次天麻燉鵓鴣后,我的頭疼病竟然真的好了很多。
有一次,我得到的是一對全身羽毛豐滿快要出窩的雛鳥,已經(jīng)可以吞下顆粒狀食物,還不能飛翔,走起路來頭向前一伸一伸的,搖搖擺擺的特別可愛。
我強烈要求母親不要殺它們!我不想吃了,我要自己飼養(yǎng)它們,讓它們在我們家生兒育女繁殖后代。那年我九歲在村小學(xué)讀三年級,母親拗不過我,只好同意我的要求,并讓二哥編了兩個鳥窩掛在房檐下。兩只鵓鴣先進駐一個,另一個留待生兒育女。我每天三次踏梯子將它們?nèi)∠聛恚瑸樗鼈兾故筹嬎?,然后再放回窩里。這樣大約持續(xù)了二十幾天。
有一天傍晚放學(xué)回家,發(fā)現(xiàn)兩只小鵓鴣居然飛出了窩巢,在房坡上好奇地信步徜徉。瞬間,我激動的小心臟狂跳起來,我的臉因為狂喜漲紅著——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親手喂養(yǎng)的小鵓鴣終于出窩了!我興奮地站在院子里,隔著窗戶,對著在炕上織棒槌花邊的母親高聲喊著:“媽媽,媽媽,鵓鴣出窩啦!鵓鴣出窩啦!”透過窗戶的玻璃,我看見母親滿臉的微笑,想必她是在肯定兒子的成就吧?母親沒有應(yīng)答,仍在全神貫注的織著花邊,好像在對我說:“我們早看見了?!碑敃r,在我們家炕上與母親一起在織花邊的還有兩位街坊大娘,其中一位三大娘,接著母親的話說:“你上學(xué)走了不多會兒它們就飛出來了,一會兒飛在院子里,一會兒飛到房頂上,有時候還飛到窗臺上看我們織花邊呢?!比竽锏脑捯鹆舜蠹业暮逄么笮?。從此以后,每天早上我會早早起床,看著鵓鴣搧動翅膀從窩里飛進飛出,看它們一會兒上下翻飛,一會兒左右盤旋,心中的那份喜悅之情難以言表。它們優(yōu)美的體態(tài),機警的眼神,婷婷的站姿,絢麗的羽毛,讓人生出無盡的憐愛之情。
轉(zhuǎn)眼到了來年春天,它們還就真的下蛋抱窩孵出了小鵓鴣。小鵓鴣在父母的呵護喂養(yǎng)下長得很快。大約一個月左右的一個陰雨天,毛毛細雨下個不停,鵓鴣也不出去覓食,而是站在房坡上“咕咕、咕咕”叫個不停,試圖引導(dǎo)它們的一雙兒女離巢飛翔。過了幾分鐘,一只小鵓鴣就舒展翅膀,靠滑翔飛落到了院子里。緊跟著,第二只也照樣摹仿,大鵓鴣也隨即跟著飛到院子里,在小兒女身邊“咕咕、咕咕”的叫著,并不時地為它們示范著起飛的動作,向前跑幾步再振動著翅膀就可以輕松地飛起來。小兒女努力學(xué)著父母的樣子反復(fù)練習(xí),開始可以從院子里飛上一米多高的豬圈墻,后來就可以飛到房坡上。如此這般,飛上飛下左左右右練習(xí)了將近一個上午??斓街形鐣r分,天晴了、雨停了,鵓鴣父母一前一后護擁著它們的一雙兒女,飛向了高空,飛向了原野。
每次看見鵓鴣在天空中飛翔,我的心情就格外愉悅。那是自己用心血喂養(yǎng)的小動物,它們每天和我朝夕相處,結(jié)下了深深的情緣。那幾年,鵓鴣娛樂了我的生活,也陶冶了我的情操。
長大成人后,我才知道鵓鴣其實是鴿子的一種。出于對鵓鴣的喜愛之情,我得以再續(xù)情緣,重溫與鵓鴣在一個屋檐下零距離的親密接觸,并有幸見證了它們的戀愛結(jié)婚、生兒育女的全過程,每每憶及,那些感人的情節(jié)猶如蒙太奇般在我大腦的屏幕上一一展現(xiàn)……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位朋友送給我兩對快要出窩的就是叫鵓鴣的那種雛鴿——一對是信鴿,一對是肉食鴿。
養(yǎng)鵓鴣鴿子,要給它們建個舒適的宿舍。當時,我家住的單元房是后來改造的,三戶改兩戶,面積不少,而且有兩個前陽臺,拿出一個做鴿舍,并不影響正常生活。
說干就干,馬上動手籌建鴿舍。星期天請來在城里工作的兩個侄子幫忙,大興土木,將西邊的一個陽臺改造成封閉式的鴿舍。對外放飛口,對內(nèi)喂食門、清理窗俱全,活動平臺、清潔平臺分開。又請一個木匠朋友設(shè)計制做了一個木質(zhì)的三單元四層共十二個巢穴的“豪華”鴿樓,坐北朝南放在活動平臺上。這是要大干一場的派頭啊,呵呵。
兩只信鴿羽毛帶花,雄的體態(tài)魁梧我稱其“大花”,雌的小鳥依人,呼為“小花”。肉食鴿亦依其體量稱其“大白”“二白”。每次喂食喂水我都喊著它們的名字,讓它們接受基礎(chǔ)訓(xùn)練。
那年女兒已經(jīng)上學(xué),每天放學(xué)回家都會主動幫我喂食、飲水,并不時提出有關(guān)鴿子習(xí)性的問題。為給女兒答疑解惑,也為了把鴿子飼養(yǎng)得更專業(yè),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使我對鴿子在感性的基礎(chǔ)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約過了一個月的光景,中午下班回家發(fā)現(xiàn)兩對鴿子均不在原來的鴿巢?!按蟀住薄岸住庇蓶|一搬進了西二,“大花”“小花”由西一搬進了東三。都在不停地飛上飛下忙著把老巢里的棉絮、羽毛等搬進新家。從此,人工喂養(yǎng)階段結(jié)束,只要將飼料、飲水投放在準備好的食槽、水槽即可,一天加一次足矣。每隔三天五日為它們清潔一次鴿舍食槽。
這樣的正常生活持續(xù)了一段時間。一天凌晨,我突然被一陣熱烈的“咕咕、咕咕”的叫聲驚醒。披衣下床去鴿舍偷偷打探,“大花”和“小花”一對小情侶戀愛和調(diào)情的鏡頭深深地吸引了我。它們低眸、打鬧、親昵,頸項相交、相濡以沫的樣子儼然人之熱戀。
只見“大花”聳動著頸部的羽毛,一邊點頭一邊向“小花”輕輕地拋著媚眼,一步步地靠近,由相向而立到耳鬢廝磨,嘴里不斷發(fā)出“咕咕、咕咕”低沉的叫聲,似在訴說別人聽不懂的情話;忽然又昂起頭,拼命的圍繞“小花”跳起“華爾茲”,表演獻媚。芳心萌動的“小花”欲迎還拒,輕啄“大花”的頭,好像在說不要不要,看你再敢不敢欺負我!眼神卻充溢著滿滿的喜歡。溫柔敦厚的“大花”打不還嘴,躲閃有加,“小花”當然懂得見好便收,就勢甜蜜地閉目輕偎“大花”胸前,好像嗔怪:知道錯了就好!柔情萬種的“大花”輕輕為情侶啄順散亂的羽毛?!靶』ā眲t半瞇著眼睛,享受著男友的照顧,一副“有你在身邊真好”的陶醉的模樣。霸氣主動,愛情中永遠是男性的角色;靦腆羞澀,女性永遠沉浸于男性給它的安全感中。
我正憧憬著不久就可見到它們產(chǎn)蛋孵雛時的情景,卻分了神,當我再回過神來就發(fā)現(xiàn)它們已經(jīng)交頸擁吻在一起。情到濃處,親吻是墮于愛河的標志。它們的接吻方式有些特別:有時是交替著把自己的喙完全放進對方張開的喙中爆親,有時是雙雙張開喙,你咬著我的上嘴我咬著你的下唇熱吻。隨著“咕咕、咕咕”的叫聲不斷,兩只鴿子的翅膀拉撒得越來越歷害。到最后,“小花”開始翹起尾羽,身子也越爬越低,“大花”瞅準時機,繞到“小花”身后,猛地跳到“小花”背上……終成眷屬!一個月后,它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兩個可愛的小家伙從蛋殼出來的時候,兩只眼睛緊閉著,似乎還在甜美的夢中。
鴿子是一種非常注重愛情的鳥類。它們成雙配對,終生相親相愛,閑暇時互相梳理羽毛,休息時交頸纏繞,孵化時輪流值班,育雛時盡職盡責(zé),這也是它們家族興旺的原因之一。孵化期“夫妻”共同承擔(dān)孵化任務(wù):鴿媽從下午入巢直到第二天八九點鐘,鴿爸接班,讓工作了十幾個小時的鴿媽活動一下筋骨,出去覓食,直到傍晚再入巢工作。這樣循環(huán)往復(fù)直到鴿寶寶出世。
小鴿雛剛出蛋殼時不能站立,不睜眼睛,但在窩里并不安靜,亂爬亂動。為了保護小鴿雛的安全,鴿爸鴿媽只能交替出去覓食,在體內(nèi)的食物消化成稠乳狀時再喂養(yǎng)小鴿。四天后,小鴿雛睜眼了,會站立了,有了安全意識,也不會亂爬亂動了,這時的小鴿雛進入了快速生長期,四天體重可增長一倍多,食量大增。所以,從第五天起,鴿爸鴿媽就必須雙雙同時外出覓食,才能喂飽窩里的寶寶。
“大白”“二白”形體較大,發(fā)育成熟晚一些,其戀愛、交尾、產(chǎn)蛋、孵雛比信鴿大約晚兩個月。
兩對種鴿在我的精心照料下,進行過多輪的繁殖。我對它們的訓(xùn)練也是成功的,自然放飛都能主動歸巢。對于信鴿我作過有目的的放飛,坐車帶它們?nèi)熍_、萊陽、龍口等地,多次都是人未回鳥先歸。我養(yǎng)鴿有癮,情意濃濃。后來繁殖的數(shù)量多了,就拿來贈送親朋好友。我時常為少年時代為治病而慘殺鵓鴣感到愧疚,自我對其精心飼養(yǎng)之后,再未品嘗過這種美味。
那年春天,天氣轉(zhuǎn)暖,鴿子們開始褪毛換羽。那些用來保暖的絨毛,風(fēng)一吹到處亂飛。我唯恐影響到樓上樓下左鄰右舍的正常生活,只好忍痛割愛將剩下的鴿子全部送還給了那位朋友。
“咕咕——咕,咕咕——咕……”窗外再次響起的鵓鴣叫聲打斷了我的回憶,屏息聆聽,“聲聲入耳”,宛若一首久違而親切的戀歌。
(責(zé)任編輯 冷杉)
● 孟憲云,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一級鑒評師,山東省觀賞石協(xié)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