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兆泓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8)
滲透式教學法:普通話教學融入幼師口語教學的有效方法
慈兆泓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8)
近年來,幼兒教師口語教學逐步呈現(xiàn)出一種態(tài)勢,即普通話教學和教師職業(yè)口語訓練兩大內容的比例嚴重失衡,課程目標搖擺不定。文章從這一現(xiàn)象入手,分析其潛在的成因,并就如何合理、高效的將普通話教學貫穿于幼兒教師口語教學始終提出了設想,且從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題型入手,闡釋了滲透式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幼兒教師口語;普通話;滲透式教學法
幼師口語是一門綜合運用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研究教師口語運用規(guī)律的應用語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示范性。但在我國幼師口語課程的教學中一直存在著一個問題,即普通話教學占據(jù)了幼師口語課程教學的大部分比例,導致課程本身以及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危害。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將普通話教學與幼師口語教學有機融合,真正實現(xiàn)課程目標,進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國家教育委員會在《師范院校“教師口語”課程標準》中明確闡述,教師口語是“研究教師口語運用規(guī)律的一門應用語言學科,是在理論指導下培養(yǎng)學生在教育、教學等工作中口語運用能力的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比欢?,在近些年來的口語教學中,不少院校開設該課程都或多或少帶有從“現(xiàn)代漢語”課程脫胎而來的痕跡,理論講授多,實際訓練少,特色并不突顯。另外,由于沒有處理好普通話教學和教師職業(yè)語言訓練兩大內容的關系,課程目標搖擺不定。而普通話教學始終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普通話教學擔負著幫助學生順利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重任;另一方面,普通話教學是幼師口語課程的線索和工具。但在現(xiàn)實中,教師將精力都放在了糾正、規(guī)范學生的普通話運用上,忽視了對教師職業(yè)口語方面的訓練。缺乏實訓力度、偏重普通話教學,最終導致幼師口語課程的課程目標嚴重失衡。
1.幼師口語課程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高職高專院校,幼師口語課程屬于公共基礎課,被列為“考查”科目,而且課程開設的年限和課時量也不夠,這樣幾乎不可能既很好地完成普通話教學任務,又高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同時,很多學生認為,幼師口語課就是普通話課,一旦普通話水平測試結束,便無心再上口語課。筆者認為,這種觀念上的誤區(qū)有兩點成因:一是幼師口語課只是公共基礎課,遠沒有學生熱愛的音樂、美術課重要;二是對這門課的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不了解。
2.迫于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壓力
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壓力也是師生都把關注點放在普通話教學上的重要原因之一。普通話水平測試達到二級甲等及其以上是幼師學生獲得教師資格證的一個必要條件,也是每一個準幼兒教師必備的技能。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很重視普通話水平測試。于是教師為了按時完成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培訓任務,用大半學期的時間進行普通話測試的教學和訓練,嚴重壓縮了對幼師職業(yè)口語的講解。
經(jīng)過筆者近幾年的積極嘗試,將對普通話水平測試題型的訓練融入日常的口語教學當中,效果顯著,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讀單/多音節(jié)詞語”的教學與訓練
讀單/多音節(jié)詞語,這兩道題主要考查聲母、韻母和聲調的發(fā)音,以及輕聲、變調和兒化的規(guī)律。這兩道題的掌握貴在平時積累。在講解語音知識時,注意難易程度的把握,著重對測試中的考點進行講解并結合模擬題和真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比如,如何將上聲的聲調讀準、讀全,幾個同樣聲調的字連讀時能否做到調值都在同一個高度上,什么樣的詞語應該讀輕聲,上聲的變調規(guī)律是什么,“一”“不”在不同詞語中的調值有什么不同,等等。
為此,教師可以將這部分的實訓內容設置成日常教學活動的某些環(huán)節(jié),成為課堂教學的自然組成部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語音訓練。具體做法:(1)植入語音競猜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將平時積累的容易讀錯字詞或是比較難認的、有趣的字詞制作成PPT,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猜,然后將成績進行累計,學期末可以作為加分項記入平時成績。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2)設立“出門證”制度。由于班級人數(shù)眾多,每節(jié)課都點名的話會占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所以,教師可以不定時地使用這一方法進行點名。讓學生準備一張紙,在下課前五分鐘讓學生將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字詞進行注音或是根據(jù)注音寫詞(均在題庫中抽取),寫完自己的這張“出門證”以后統(tǒng)一從前門離開。這樣就把點名所需的時間用在鞏固學生所學上,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由于答題的準確率是跟學生的平時成績相聯(lián)系的,這就很好地保證了出勤率。此外,教師還可以采取各種獎懲措施以激勵學生時時刻刻講普通話,相互監(jiān)督,糾正發(fā)音。
2.“朗讀短文”的教學與訓練
朗讀短文,這道題重點考查停連是否得當、有無回讀等現(xiàn)象,而朗讀是口語教學的重要模塊。教師可以將這個模塊提前講解,并且將重點放在停連、語速、重音、語調四部分。教材里面的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也完全可以用普通話水平測試題庫里的朗讀文章代替。再把一些測試中常見的重點、難點從題庫中摘錄出來讓學生進行強化練習。比如,“啊”字的音變,趨向補語的輕讀,ABB結構詞語(如:毛茸茸)的音變等,都可以用測試真題強化學生的記憶。
在講到具體的朗讀技巧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普通話水平測試題庫中的40篇文章,節(jié)選相關的段落或句子為學生提供練習的素材。朗讀一篇文章的流暢度主要取決于學生平時朗讀的次數(shù),之所以會出現(xiàn)停連不當、丟字落字和回讀的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學生對文章不熟。如果學生可以將一篇文章朗讀至少三遍,那么考試的時候就會順利得多。但是直接讓學生去練習,他們會覺得枯燥無味,有的甚至連通讀一遍都堅持不下來,所以教師可以將文章分解再融入到朗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練習中逐漸熟悉文章。比如:(1)講到停連問題,可以選取以下兩句話:一是《世界民居奇葩》中的“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世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qū)建筑模式的客家人民居?!倍恰断つ岣鑴≡航ㄔO軼事》中的“蜚聲于世的悉尼歌劇院,坐落在澳大利亞著名港口城市悉尼三面環(huán)海的貝尼朗岬角上。”這兩句話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有時沒有標點符號的句子更需要合理得當?shù)耐nD和連接,這也是測試中學生比較容易讀錯的地方。(2)講到重音問題,可以選取的作品很多,如《難以想象的抉擇》中“腿給壓得死死的,一點也動彈不得?!薄督鹱印分小熬驮谒磳㈦x去的前一個晚上,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薄队肋h的記憶》中“我吃完的時候,她笑瞇瞇地看著我,短頭發(fā),臉圓圓的?!边@些句子都是很好的訓練朗讀技巧的素材。(3)講到語調時,可以選用《朋友和其他》中“年少的時候,我們差不多都在為別人而活……”這一段來展示通過平調的朗讀體現(xiàn)出來的作者的心境;或者是《父親的愛》中“我從小到大都聽他說:‘你到哪里去?什么時候回家?汽車有沒有汽油?不,不準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樣表達愛。除非……”這一段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升調來表現(xiàn)父親擔心、著急、激動、命令的復雜情感。測試題庫中的文章都是中外名家的作品,是重要的朗讀訓練資源,如果可以很好地利用,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熟悉朗讀技巧,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文學寫作和鑒賞方面的素養(yǎng)。
3.“命題說話”的教學與訓練
每次課前安排一個演講活動,每次三個人,每人演講三分鐘,加上點評的時間共計十五分鐘。學生演講的題目都是在普通話水平測試“命題說話”題庫里抽取的。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克服他們當眾發(fā)言的恐懼心理;另一方面便于教師隨時發(fā)現(xiàn)并指出學生在語言運用方面的不足。同時,教師在每次點評的時候都可以就此次話題相關的內容和注意事項跟學生探討交流,讓全班學生受益,而參與點評的學生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樣做,即便日后沒有單獨的時間培訓這個題型,學生也能從容應對。
在規(guī)定每節(jié)課演講題目的時候可以遵循一些簡單的原則,讓演講更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具體做法:(1)根據(jù)特殊節(jié)假日選擇題目。比如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前夕,可以演講諸如《我的母親》《我的家庭》《我最尊敬的人》等題目。(2)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與學生進行互動。在大學課堂,學生看手機、看視頻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以根據(jù)平時的觀察選擇幾位平時經(jīng)常上課看手機的學生進行演講,題目可以是《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我和電視》《我最喜愛的電影(電視劇)》《我的興趣愛好》等。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所長,充分表達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們了解自己上課時的不當行為。(3)為某些學生私人定制個性化的題目。現(xiàn)在微信朋友圈發(fā)達,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發(fā)的朋友圈內容為其選擇演講的題目。比如,有的學生發(fā)送了一組結伴同游的照片,就可以讓他們說說《一個愉快的假日》《一次難忘的旅行》《我的家鄉(xiāng)》等。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多媒體跟大家分享他們的照片和經(jīng)歷,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全方位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4)不定時選取題庫中比較簡單、具體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即興演講,鍛煉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即興說話能力,如《我最喜愛的小動物》《我的愿望》《學習普通話的體會》等。
普通話教學搶占了幼師口語課程的學時,不利于幼師口語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但是,離開了幼師口語課程,普通話教學只不過是為了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而存在的教學內容,算不上是一門真正的課程。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應巧妙地將普通話教學滲透到幼師口語課程教學中,進而實現(xiàn)教與學的效果最大化,從根本上幫助幼師口語課程走出困境。
[1]高昕.幼兒教師普通話存在問題分析[J].語文建設,2016,(29).
[2]馬玉紅.高校師范生普通話培訓的有效途徑探究[J].語文建設,2015,(2).
[3]楊濤.普通話智能測試背景下的《教師口語》課程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6,(8).
[4]庹曉莉.論幼兒教師口語課的地位、作用及困境與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5,(42).
[5]譚景璟.幼兒師范學生教師口語能力培養(yǎng)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6]劉紅秀.幼師普通話教學改革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4.
責任編輯:谷曉紅
Infiltration Teaching Mode:An Effective Way of Integrating Mandarin Teaching in Oral Classes
CI Zhao-hong
(Harbin Preschool Teachers’College,Harbin 150038,China)
Recently,there is a trend in preschool teacher’ oral education—the unbalanced proportion of mandarin teaching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oral training,where the curriculum is unstable. Starting from this phenomenon,the potential causes are analyzed,based on which it is suggested to integrate mandarin teaching in oral classes. The specific way of application of infiltration teaching mode is explained from the point of question types of Putonghua Proficiency Test.
preschool teacher’s oral education;mandarin;infiltration teaching mode
2017-01-09
慈兆泓(1985-),女,遼寧瓦房店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大學語文教學研究。
1004—5856(2017)06—0134—03
G615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