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汝為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387)
【責任編輯:周丹】
【民俗語言文化】
天津方言字尾詞語研究
譚汝為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387)
我們將“~子”“~的”“~鬼”“~精”“~小兒”等結構的天津方言口語詞語,稱之為“字尾詞語”。本文擬對這種特殊類型的詞語進行分類闡發(fā)研討。
天津方言;口語;字尾詞語
在天津方言詞語里,“~子”“~的”“~鬼”“~精”“~小兒”等結構的詞語,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方言特色、口語色彩鮮明。我們稱之為“字尾詞語”。本文擬對這種特殊類型的詞語進行分類闡發(fā)研討。
“子”字尾詞語種類繁多,數(shù)量龐大。
(一)語義分類
(1)動物類“子”字尾詞語
例如:柺子(鯉魚)、鰱子(鰱魚)、厚子(草魚)、耗子(老鼠)、夜貓子(貓頭鷹)、樹牛子(天牛,黑色昆蟲,身體長橢圓形,觸角彎而長)、蛤蟆秧子(蝌蚪)、蝎了虎子(壁虎)等。
(2)植物類“子”字尾詞語
例如:彎子(豆角)、辣子(辣椒)、柿子(西紅柿)、蒺藜狗子(蔓生于地皮及土道間的蒺藜果實,菱棱狀,多尖刺)等。
(3)食物類“子”字尾詞語
例如:餜子(油條)、漿子(豆?jié){)、棒子(玉米)、菜團子(玉米面做皮兒,包上白菜、粉條、蝦皮等做的餡兒蒸制而成)、煎餅馃子(天津特色風味小吃,綠豆浸泡磨成漿糊,上鐺攤成煎餅,磕入雞蛋,卷上棒槌馃子或馃篦,再抹甜面醬、醬豆腐,撒蔥花后略煎片刻而成)等。
(4)工具類“子”字尾詞語
例如:舀子(水瓢)、起子(開瓶工具)、擦子(礤床,把瓜、蘿卜等擦成絲兒的器具)、蕩子(理發(fā)師磨剃刀的皮條)、繒子(刺繡工具,由兩個竹圈兒套在一起組成有)、搋子(疏通下水道的工具,由長柄和橡膠碗構成)、镩子(頭部有尖,帶倒鉤兒的鐵制鑿冰工具)等。
(5)器物類“子”字尾詞語
例如:胰子(肥皂)、撐子(木器家具的邊腿等有支撐力的部分)、料子(毛料、布料、衣料、被料等的統(tǒng)稱)、碼子(現(xiàn)款)、褯子(尿布)、甌子(酒杯的舊稱)、麻經(jīng)子(舊時商店包扎商品用的單股細麻繩)、土箱子(舊時垃圾箱。長方形木板箱,無蓋,兩側各有一根細長的木把)、冰排子(在冰封的河道上滑行的一種交通工具)、鍋腔子(燒柴禾的舊式爐灶,上置鐵鍋,后側有一截兒不長的煙筒)、火筷子(用來通爐子的的細鐵棍兒)、煤餅子(舊時居民做飯取暖燒煤球,將煤末兒制成“餅子”作燃料)、紗繃子(指紗窗及窗紗)、電滾子(電動機)、電驢子(摩托車)、話匣子(收音機)、被閣子(炕上盛放被褥的專用木箱)、炕褥子(鋪在炕上的厚褥子)、水梯子(舊時在取水岸邊搭設的有扶手的木制梯子)、腿插子(插在綁腿里的匕首)、信瓤子(裝在信封里的寫好了的信)等。
(6)衣物類“子”字尾詞語
褂子(上衣)、襖袖子(衣袖)、手揣子(皮、棉制成的桶狀物,雙手插入以保暖御寒,舊時婦女冬日外出時用)、手悶子(只拇指分開,其余四指不分的皮手套或棉手套)、雨披子(防雨的斗篷)、水襪子(由帆布制成的高筒襪,襪底加厚掛膠,襪口有帶兒)、腿帶子(束緊褲腳兒的長布帶)、腰掖子(舊式錢包,因插入腰帶內(nèi)而得名)、靴掖子(本指放在靴筒里的皮制錢夾兒。后雖不放在靴筒里,但仍沿用其名)、腰硬子(寬皮腰帶,正中有碩大的方形銅扣)、扎堵子(為父母穿孝,戴的白布縫的帽子)等。
(7)人體類“子”字尾詞語
例如:臉子(不愉快的面容)、嘴茬子(口才)、嘴巴子(① 臉頰②嘴)、奶子(乳房)、坯子(比喻身材)、撇子(拳頭)、腦瓜子(頭)、脖梗子(脖子)、牙花子(牙齦)、哈喇子(口水)、眼珠子、耳底子(中耳炎)、腳脖子(腳腕)、腳丫子(腳)、腿掖子(大腿與腹部相連處)、牙床子(牙齦)、牙花子(牙齦—)、指蓋子(指甲)等。
(8)人物類“子”字尾詞語
例如:“卷子”,本指分層面食,比喻丑陋凌亂,多指女性,帶調(diào)侃意味。如:“新娘三四天衣不解帶,把一身梅紅洋縐襖褲穿得皺褶不堪,于是留下話把:辛莊聘閨女,卷子樣了。” 另有:雙子suànɡzi(雙胞胎)、扯子(言行出格的女性)、軸子(性情執(zhí)拗的人)、楞子(比喻不諳世故、不通情理、不知進退的人)、油子(行為圓滑的人)、羔子(喻指豪門闊少,紈绔子弟)、嘎雜子(不務正業(yè)的小流氓)、病秧子(久病體弱的人)、碎嘴子(喋喋不休的人)、帶犢子(指隨娘改嫁的孩子)、茶膩子(指在茶館以飲茶為名消磨時光的人)、憷窩子(膽小、窩囊的人)、二愣子(愣頭愣腦,缺心眼兒的人)、二尾子(不男不女的陰陽人)、老幫子(對老年人的蔑稱或戲稱,含久經(jīng)敲打之意)、老毛子(舊時對俄國人的稱呼)、 二毛子(舊時對信奉洋教的中國教民的蔑稱)、混星子(即混混兒,舊社會的無賴、游民)、藥罐子(指經(jīng)常生病的人)、老頭子(舊指黑社會老大)、練家子(習武之人)、硌楞鏰子(不識時務或標新立異的另類人物)、丫頭片子(女孩的蔑稱)、黑心眼子(以損人騙人坑人害人為樂的人)等。
(9)建筑類“子”字尾詞語
例如:澡塘子、戲園子、地窨子(地下室)、草甸子(長滿野草的低濕地)、雨廈子(為防雨雪而在門窗上方搭的斜坡式篷子)等。
(10)氣候類“子”字尾詞語
例如:大咧子(猛烈的西北風)、雨星子(小雨點兒)等。
(11)表情動作類“子”字尾詞語
天津方言“嘬癟子”,比喻遇困難,遭挫折,處境尷尬。如:“我的英語是二把刀,你讓我當翻譯,非~不可!”再如:欺鼻子(鼻子往上皺,表示討厭的神情)、甩臉子(面露怒容)、壓虎子(夢魘,做惡夢胸口被重物壓住而驚醒)、扎猛子(游泳時頭往水里扎)、抄攤子(散伙)、吵秧子(吵鬧不休)、掉蒿子(玩笑說法:流淚)、撣碼子(給錢)、出門子(出嫁)、過門子(出嫁)、結梁子(結怨成仇)、架秧子(用哄騙、慫恿、哄抬等手段使未經(jīng)世面的人上當)、泡塘子(經(jīng)常在澡塘洗澡休息)、開方子(原指開藥方,舊時喻指妓女借故向迷戀自己的嫖客索要財物)、炸毛子(虛驚)、認式子(指識相、識時務)、鑿死鉚子(固執(zhí)死板,不知變通)等。
(12)其他類“子”字尾詞語
例如:行子hángzi(貶義,稱不喜歡的人或東西)、會子huǐzi(量詞,指一段時間)、門子(量詞,用于親戚、親事等)、兩下子(本領)、老鼻子(指數(shù)量極大,極多)、半刬子(事情只做了一半,并沒完成)、抽冷子(副詞,突然,猛然)等。
(二)結構特點
1.天津方言“子”字尾詞語,詞義適應性寬,詞性活躍,構詞能力強
A.豆子
普通話“豆子”指豆類作物或豆類作物的種子。天津話“豆子”可構成某些固定短語,指某種類型的人。如“精豆子”聰明機靈的人(多指孩子)。例如:“你斗不過她這個小精豆子!”“山藥豆子”指性情怪僻、不知好歹的人。例如:“這個山藥豆子,一時半會兒也明白不了?!薄案掳投棺印敝感『ⅰ@纾骸澳銈€小嘎巴豆子,懂得個屁!”“財迷豆子”,指吝嗇的人。例如:“老丈人是廠里有名的財迷豆子?!?/p>
B. 匣子
普通話“匣子”指方形盛物器具。天津話“匣子”卻可組成一組固定短語,如“電匣子”,指收音機。例如:“老爺子每天話匣子不離手。”可簡略為“匣子”?!霸捪蛔印?,原指留聲機,后泛指喜歡說話的人。例如:“正好,話匣子也在這兒,您二位就開聊吧。”“相匣子”,舊指照相機。例如:“他也是愛擺弄相匣子的主兒。”
C. 簍子
普通話“簍子”指用竹子或柳條等編成的盛物的器具,比較深,容量較大。天津話“簍子”,卻可喻指某一類人。如“戲簍子”,①熟悉許多戲曲劇目的行家。②指會的戲極多,又能扮多種角色的演員?!八幒t子”,指經(jīng)常生病的人?!霸捄t子”,指口若懸河,漫無邊際、滔滔不絕的人?!捌êt子”,愛放屁的人?!俺羝搴t子”,指酷愛下棋,而棋藝低下的人“瞎話簍子”,愛說謊話的人。“笑話簍子”,指愛講笑話的人。
D. 蟲子
普通話“蟲子”指昆蟲,天津話“蟲子”卻喻指熟悉某行業(yè)規(guī)則并從中活動以獲利的人。如“房蟲子”,比喻熟悉房屋買賣或置換的規(guī)則,從中活動以獲利的人。“車蟲子”,比喻熟悉汽車買賣規(guī)則,從中活動以獲利的人?!八幭x子”,比喻熟悉醫(yī)藥經(jīng)銷規(guī)則,從中活動以獲利的人。
2.天津方言“子”字尾詞語,比喻色彩濃烈
“屎盆子”,比喻過失、罪名等。例如:“到了,還是把屎盆子往部下腦袋上扣!”
“石杵子”,杵,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木棒,舂米或洗衣的工具。比喻不識時務,不諳時事,缺乏靈性和悟性,一條道跑到黑的人。例如:“我們家這位石杵子,認死門,嚼死理兒,鑿死鉚子,一說話就抬杠?!?/p>
“捋葉子”,比喻偷藝,即偷學別人的技藝。例如:“舊時不甚熟悉的藝人,不輕易看別人的演出。對同行不打招呼擅來聽節(jié)目的行為,稱為捋葉子。”
“眼珠子”,比喻最珍惜的東西或最珍愛的人。例如“老哥仨就這么一個眼珠子?!?/p>
“秋傻子”,對立秋后炎熱天氣的俗稱。將天氣喻為不識時務,不會變通的傻子,傻乎乎地沒完沒了地熱。也稱“秋老虎”。
“軟柿子”,比喻軟弱可欺。例如:“你是不是拿我當軟柿子,好捏咕???”
“菜包子”,比喻懦弱無能的人。例如:“這個菜包子,還沒上陣就嚇尿褲啦!”
“彈弦子”,喻指偏癱、半身不遂,因患者手腕無力,動作類似彈三弦樂器,故稱。
“棲底子”,蒸熟的面食和屜布粘在一起。比喻總呆在一個地方不活動?!拔宜闶菞鬃恿?,在這兒一干就是三十年。”
“繞脖子”,比喻說話辦事不直截了當。例如:“說痛快話,到底怎么回事,別跟我繞脖子。”
“玩黏子”,比喻借故生事,糾纏不休。例如:“你少跟我玩黏子,我還真不在乎你!”
“偎窩子”,喻指睡懶覺,賴床。例如:“晚上夜貓子,早晨偎窩子?!?/p>
“裝孫子”,比喻假裝不懂、不會、不敢或不知情。例如:“別演戲了,少跟我裝孫子!”
“落道幫子”,原指丟棄于地的白菜幫子,后喻指游手好閑、行為不端的二流子,著眼于其潦倒落魄,低劣無能,一文不值。
(一)語義分類
1.稱謂類“的”字尾詞語
“少的”,指兒子。例如:“七爺?shù)膬蓚€少的趕緊叫人在院子里挖防空壕?!爱敿业摹?,舊時妻子對別人稱自己的丈夫。例如:“我們當家的不在家,您改日再來吧?!拔堇锏摹保f指妻子。例如:“我屋里的也是天津人,原先是老街坊?!罢乒竦摹?,①舊時一些家庭婦女稱自己的丈夫。②稱商店老板或負責人?!皫О褍旱摹保改泻?。例如:“老娘就盼著我媳婦兒生個帶把兒的?!袄喜凰赖摹?,對老年人的詈稱。例如:”這個老不死的,又來挑事兒了?!?/p>
2.情境類“的”字尾詞語
“大節(jié)下的”,指過節(jié)的時候。例如:“算了,別計較了,大節(jié)下的,都圖個素凈吧!“大年下的”,春節(jié),一般指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這段時間。例如:“好么,大年下的還看書寫作!您老快歇歇吧!“大忙忙的”,十分忙碌。例如:“這大忙忙的誰給你買去呀!我也沒吃飯哪,再等會兒吧。
3.行業(yè)類“的”字尾詞語
“吃紅白口兒的”,舊指專門從事為紅白事服務的人。“吃開口飯的”,舊指靠表演曲藝說唱為生的人?!按┠绢^裙子的”,舊指大商店的店員,因舊式商店是木制貨柜,遮住店員腿部。舊時大商家的學徒,在嚴格店規(guī)、嚴密專業(yè)技能的歷練下,經(jīng)優(yōu)勝劣汰和多年實踐,在進銷調(diào)存各流通環(huán)節(jié),業(yè)務純熟,技能高超;待人接物,文明禮貌;道德誠信,中規(guī)中矩。這種人被稱為“穿過木頭裙子”的,相當于商業(yè)科班出身。
4.職業(yè)類“的”字尾詞語
“瞭高兒的”,舊時金銀首飾店、綢緞皮貨店等,站在高凳上指揮售貨員打點顧客,監(jiān)視營業(yè)中偷竊私弊行為的專職人員。
“端盆兒的”,把剛撈上來的小魚放在小木盆里叫賣的流動小販。
“墩兒上的”,“墩兒”菜墩,砧板。指負責切菜、配菜的廚師。與“灶上的”相對。
“灶兒上的”,指上灶烹調(diào)的廚師。與“墩兒上的”相對。
“焊銅錫的”,指焊銅器、焊錫器的小爐匠?!颁|碗兒的”,走街串巷專門修補瓷、陶制品的手藝人。
“喝雜銀兒的”,走街串巷吆喝收購各類銀器及古玩玉器、舊家具、舊鐘表、舊皮貨等貴重物品的人。
“拾毛襤的”,舊指衣衫襤褸,手持前端裝一鋼針的短竹竿,背筐沿街揀廢品以謀生的貧苦少年。
“拾煤繭兒的”,舊時手拿小耙子,從鍋爐房或住家附近傾倒的爐渣里,拾取尚未燒盡的小煤塊兒窮人家的老人或孩子?!梆B(yǎng)大船的”,指經(jīng)營海運的船主。
“扛大個兒”舊指在碼頭、車站用人力裝貨卸貨的工人。
“撿場的”,舊時劇場負責舞臺道具擺放、撤換以及伺候演員飲場(演唱間歇飲水)的專門人員。
“叫街的”,沿街高聲乞討的乞丐。
“看廂的”,舊指澡塘服務員。
“看座的”,舊指戲園子的服務員。
“磕灰的”,舊指到各居民院子收集運走糞便的工人。
“撂地的”,指街頭賣藝、擺地攤兒賣藥者。
“推頭的,“舊稱理發(fā)師。(注:舊時推頭的用推子,稱為理發(fā)師;剃頭的用剃刀,稱剃頭匠。)
“站口的”,舊時在某一地段,為商號、住戶包辦勤雜事務兼維護地面秩序的人。站口的為這一街區(qū)商號和住戶效力,如婚喪嫁娶張羅,協(xié)助搬運貨物,維持治安,驅趕乞丐等。由大小商號和住戶共同湊錢供給其生活。
5.其他類“的”字尾詞語
“帶出來的”,指無意中順口說出來的(臟話)。例如:“哎,同志!我給證明一下啊,他沒罵街。他那叫口頭語,帶出來的!“倒霉催的”指自找倒霉。例如:“星期天去逛商場,丟了新買的自行車,真是倒霉催的!”“充熟的”指不懂裝懂,含蓄地譏諷其人為生瓜蛋子。
(二)結構與語義
1.天津方言“的”字尾詞語,居于“的”子之前的詞語多數(shù)為動賓結構
“的”字尾詞語,居于“的”子之前的詞語多數(shù)為動賓結構,如“撿場、叫街、看廂、看座、磕灰、撂地、推頭”等。
2.天津方言“的”字尾詞語的語義反映業(yè)已消失的歷史風貌
業(yè)已消失的歷史風貌,在天津方言“的”字尾詞語中還可留存下來。例如“養(yǎng)人兒的”“吃人兒的”“拍花的”“了事兒的”等詞語,當代讀者可能茫然不解。
“養(yǎng)人兒的”,指舊時從人販子手中買來有姿色的幼女做“養(yǎng)女”以求將來從中得利的人。“養(yǎng)人兒的”延請師父培訓養(yǎng)女習得文化和戲曲表演。將女孩養(yǎng)到十三、四歲后或送到劇團演唱,或送到妓院做清倌(賣藝不賣身),其全部收入均歸其養(yǎng)父母。如女孩后來唱紅了,其養(yǎng)父母則如獲得一棵“搖錢樹”,隨之大富大貴。
“吃人兒的”,舊指以色相騙取別人錢財?shù)呐恕?/p>
“拍花的”,舊指用迷魂誘拐兒童的歹徒。
“了事兒的”,居于糾紛雙方的調(diào)解者。天津舊俗,遇到難崴的爭端和對峙,在大打出手,甚至頭破血流后,由第三方出面從中調(diào)停。
對天津方言詞語,尤其對反映業(yè)已消失事物的歷史詞語進行挖掘和研究,其意義在于保存歷史文化和語言文化遺產(chǎn),留下我們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
天津話將某種類型的人,稱之為“~鬼”“~精”或“~小兒”等。
“~鬼”類
“機靈鬼”,指聰明靈活,善于隨機應變的人。例如:“這個機靈鬼,光沾便宜,不吃虧兒?!薄凹な鹿怼?,指挑撥矛盾、搬弄是非、慫恿爭斗的人。例如:“自從這個激事鬼調(diào)走后,整個大院清凈了。”“勾事鬼”,指引誘別人走邪道的人。例如:“全是那倆兒勾事鬼造的孽。”“討債鬼”,多指不肖子弟。例如:“不知我上輩子做了嘛缺德事,要不怎么養(yǎng)你這么個討債鬼!”“冤死鬼”,指遭誣陷受冤屈的人。例如:“哪個廟里沒有冤死鬼?”“催命鬼”,指不停催促的人。例如:“行了!我現(xiàn)在就弄,你這個小催命鬼?!?/p>
“~精”類
“哭不精”,指愛哭的孩子。例如:“這個哭不精,一早晨就哭了好幾抱兒。”還有“瞎話精”“馬屁精”等。
“~小兒”類
“~小兒”,是對某一類年輕男子的戲稱。例如:“瓦小兒”,對年輕瓦匠的戲稱。“糞小兒”,對年輕掏糞工的戲稱?!岸骸保倥芘茴嶎?,忙前忙后伺候別人的人。②開玩笑時遭奚落的虛擬人物。③天津民間俏皮話的主要人物之一?!岸捍┐蠊印?guī)規(guī)矩矩”,“ 二小兒放鴿子——又回來了”等。另如“壞小兒”“嘎小兒”“傻小兒”等等。
H07
A
1673-7725(2017)10-0051-05
2017-08-15
譚汝為(1945-),男,廣東新會人,教授,主要從事漢語詞匯學、修辭學、民俗語言學及天津城市文化研究。